太行山上現采「茶」女:行唐小村莊采葉制茶走上致富路

太行山上现采“茶”女:行唐小村庄采叶制茶走上致富路

太行山上现采“茶”女:行唐小村庄采叶制茶走上致富路
太行山上现采“茶”女:行唐小村庄采叶制茶走上致富路太行山上现采“茶”女:行唐小村庄采叶制茶走上致富路

當地丘陵地形,揹著竹簍採紅薯葉好似在江南。

太行山上现采“茶”女:行唐小村庄采叶制茶走上致富路

村民正在紅薯地裡採紅薯葉。

太行山上现采“茶”女:行唐小村庄采叶制茶走上致富路

清洗乾淨。

太行山上现采“茶”女:行唐小村庄采叶制茶走上致富路

炒制。

太行山上现采“茶”女:行唐小村庄采叶制茶走上致富路

炒制前,還要進行最後篩選。

太行山上现采“茶”女:行唐小村庄采叶制茶走上致富路

將炒好的茶搓成條狀。

行唐縣上方鄉貧困村西城仔村村民的製茶過程

行唐縣上方鄉貧困村西城仔村,在石家莊市稅務局駐村工作組幫助下,開發出了紅薯葉茶。

紅薯葉還能製茶?行唐縣上方鄉貧困村西城仔村,在石家莊市稅務局駐村工作組幫助下,開發出了紅薯葉茶,把紅薯葉經濟價值提升,村民採葉、搓茶每人每天可獲得70-100元不等的收入,六七十歲具有低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也可參與;成品茶外銷,截至目前,該產業已為村民帶來近10萬元的經濟收益,幫助農民增收脫貧。

7月29日,記者來到西城仔村,跟隨當地村民體驗了一把採茶、炒茶、搓茶的製茶過程。炎炎夏日,工作組成員們一會兒紮在悶熱的灶臺前琢磨紅薯葉炒制火候,一會兒跑到屋頂翻曬半成品。

談起研發紅薯葉茶的經歷,工作組成員孫會峰感慨很多,“炒茶沒有溫度計,不能戴手套,全靠茶葉與掌心的接觸來感知把握炒茶火候。”他說:“一不小心,手就會被燙個水泡,7斤溼紅薯葉可以製作成1斤紅薯葉茶,長在地裡的紅薯葉每4天可以採摘一次,一個人一天大約可以採80斤。”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時間的摸索,孫會峰綜合借鑑武夷山岩茶、雲南普洱茶、西湖龍井茶的製作工藝,研製開發出具有北方特色的紅薯葉製茶工藝。他們還運用雲南少數民族傳統的製茶工藝進行改良,解決了紅薯葉香氣不夠、容易碎散等問題。

上方鄉鄉長高俊英介紹,紅薯產業是行唐縣的特色產業,紅薯葉茶的開發利用收益遠高於紅薯,一旦形成規模,不僅能有效帶動西城仔村百姓脫貧致富,而且對周圍村、乃至全縣發展壯大特色農業產業都具有帶動示範效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可估量。“石市稅務局駐村工作組的同志們很辛苦、很敬業,我為他們為扶貧工作作出的努力和貢獻點贊。”高俊英說。

太行山上現採“茶”女:行唐小村莊採葉製茶走上致富路點進入招聘丨求職丨租房丨售房丨二手交易丨順風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