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七句警世之言,古人智慧,通達古今!

《二十四史》是我國紀傳體史學文獻的合稱,從西漢司馬遷的《史記》至清朝張廷玉主編的《明史》總計二十四部典籍,故得名《二十四史》,上啟上古黃帝時期一直到明朝滅亡共計兩千餘年,是各朝各代史學大家編纂的前朝史錄。

《二十四史》對我國的歷史貢獻意義非凡,後世對歷史研究多以此二十四部著作為正史典讀,它的存在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其對中國悠長的文明傳承功不可沒,史學文獻價值放置全球也無出其右,是我國古人智慧的結晶,是我國史料中的瑰寶!此篇節選《史記》(西漢司馬遷著)《漢書》(東漢班固著)中的七句警世之言與君賞讀。

《二十四史》七句警世之言,古人智慧,通達古今!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記》

釋義:一千張羊皮不及一隻狐狸腋下的皮毛貴重。比喻再多的愚鈍之人也不及一個賢能的人。也比作少而珍貴的東西。

《二十四史》七句警世之言,古人智慧,通達古今!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

釋義:再心思縝密聰慧機敏的人考慮問題上也會有疏漏的地方,再愚鈍木訥的人只要肯動腦筋思考,也會有有一些精妙心得。比喻,人不管聰明還是愚鈍在遇到問題時候都要勤加思考,不可盲目而為。

《二十四史》七句警世之言,古人智慧,通達古今!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漢書》

釋義:水如果清澈到極致是養不活魚的,人過度的精明則沒有朋友。比喻,做人不可太過刻薄精明。

《二十四史》七句警世之言,古人智慧,通達古今!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史記》

釋義:德行賢明的人如高山一般讓人仰視,令世學習他們的精神,仿效他們的作為而行事。比喻,人心中要有一個精神目標去加以追求。

《二十四史》七句警世之言,古人智慧,通達古今!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史記》

釋義:應當做決斷的時候沒有決斷,以後一定會為此付出代價。比喻,人一定要當機立斷,不能拖延誤事。

《二十四史》七句警世之言,古人智慧,通達古今!

夫眾喣漂山,聚蚊成雷——《漢書》

釋義:人多了吹氣能把山吹動,蚊子多了其聚集發出的聲音能如同雷聲一樣響亮!比喻,人多力量大。即使再不起眼的東西積攢到一定程度其力量也是不可忽視的。

《二十四史》七句警世之言,古人智慧,通達古今!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漢書》

釋義:明示天下,倘若有膽敢冒犯我大中華者,即使離得再遠也一定誅殺!反映出一個國家的氣魄與子民愛國的精神,忠於國家是人民信仰所在,不畏強敵是昭示天下的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