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未來的樂山竹公溪流域不要太漂亮!

多功能,未來的樂山竹公溪流域不要太漂亮!


多功能,未來的樂山竹公溪流域不要太漂亮!


日前,《樂山市竹公溪流域生態環境整治概念規劃及重要節點城市設計》(以下簡稱《規劃》),正式面向社會公佈,向大家展示了未來的竹公溪流域的“新模樣”。

根據《規劃》,竹公溪不僅會建設成為濱水休閒活力帶,還會成為流域生態整治帶動周邊產業功能提升的典型示範,成為樂山的城市名片。

此次規劃區域位於樂山中心城區,北側臨生態涵養帶,西側臨青衣江,東側眺望岷江,南側至樂山老城片區,是連接青衣江及岷江的水系通道,也是連接北部生態區域與城市建設區的生態紐帶。

生態修復

打造最佳候鳥棲息地

多功能,未來的樂山竹公溪流域不要太漂亮!


根據《規劃》,將在竹公溪流域打造候鳥棲息地生態環境,包括建設小型生態溼地、零散小型淺水塘、灌草地河漫灘。

沿主要河道構建一系列小型生態溼地,設計曲化河道,豐富水網密度,營造地形變化多樣的灘地、沼澤、灌叢生境,為遷徙水鳥以及喜溼動物營造棲息停留和覓食的場所。

在淺水區灘塗旁平地和河道內河灘中種植灌草,打造生態漫灘,並在水邊種植挺水植物水蔥、菖蒲、白茅、五節芒等,打造小型鳥類與水生動物的落腳地。

同時,竹公溪作為中心城市河道,需要保留和改建為生態的自然岸線佔岸線總長度的比例到2020年達到50%。在對竹公溪進行生態岸線改造時,採用自然生態式駁岸、草坪緩坡式駁岸,以及懸挑平臺駁岸等三種建設方式。

城市修補

提升濱水空間的人文體驗

多功能,未來的樂山竹公溪流域不要太漂亮!


《規劃》中,竹公溪流域將打造“一街、六展場、五園、十二景”的文化空間,依託現有的文化空間體系,將竹公溪流域打造成集中展示樂山歷史文化成就與自然文化的文化長廊,提升濱水空間的人文體驗。

“一街”為張公橋美食街;

“六展場”為樂山歷史成就展場、溼地文化展場、民俗文化展場、戲曲音樂場、手工技藝場、舞蹈雜技場;

“五園”指巴蜀主題園、秦漢主題園、唐宋主題園、明清主題園、民國主題園;

“十二景”分別為和夷懷古、青衣羌地、蜀王故治、鹽場記憶、鄧通廣場、絲路盛景、龍游古渡、茶酒風情、嘉定食坊、海棠香國、嘉州畫廊、武大別苑。

在規劃範圍內,還將沿竹公溪新建連續的騎行道、步行道以及人行橋,打造竹公溪沿岸完整的濱水慢行系統,貫通兩岸;同時,依託濱水步道、遊船航線等構成的慢行系統,將竹公溪的“一街、六展場、五園、十二景”的文化空間體系串聯一體,形成竹公溪一帶獨具特色生態人文走廊。

此外,將竹公溪周邊進行三段式分區打造,上游以溼地景觀為主,打造自然文化;中游以活力公園主題為主,打造現代休閒文化;下游以文化公園主體為主,打造美食民俗文化。

並通過一條濱水休閒遊憩廊道,充分整合竹公溪兩岸商業、 文化、體育、學校、餐飲等公共生活場所,豐富沿岸公共服務功能類型,打造一條沿竹公溪連續的多元活力城市公共生活走廊。

棉竹片區

建設“一核兩廊三區”

多功能,未來的樂山竹公溪流域不要太漂亮!


根據《規劃》,棉竹片區城市設計將規劃為“一核兩廊三區”的空間結構,其中“一核”為綜合商業核心,“兩廊”為竹公溪濱水廊道、金鷹山莊濱水廊道,“三區”為生態示範居住片區、遊憩商業綜合片區、高端品質居住片區。

規劃形成“一核引領、七心驅動、多點輝映,藍綠交融”的綠地景觀規劃結構。其中,“一核”指九百洞溼地公園;“七心”指溼地公園、竹溪公園、中心公園、文化公園、園林公園、水滴廣場、思源廣場等7個城市公園廣場;“多點”指組團主要節點空間的綠地景觀;“藍綠”指規劃區內的竹公溪水系、公園綠地、防護綠地及農林綠地共同構成的城市藍綠生態網絡。

蟠龍濱水公園片區

生態綠網串聯三個功能區

根據《規劃》,蟠龍濱水公園片區位於竹公溪中游地段,佔地面積約71公頃。該片區以綠為網,串聯三區。規劃以濱水綠地空間及城市綠脈作為片區內生態綠網,串聯片區內三大組團,主要包括北部及南部的公共、商業服務片區,中部生態示範居住片區。

規劃構建“一廊、一脈、多節點”的綠地景觀規劃結構,其中“一廊”指沿竹公溪濱水綠廊,“一脈”指片區內城市綠脈,“多節點”主要包括片區北部廣場綠地,及竹公溪兩側七處開場綠地空間。

此外,根據《規劃》,還會建設包括水質保障工程和岸線復綠工程,通過兩大工程共計10項建設項目恢復竹公溪流域水質環境與綠岸景觀,打造城市濱水岸線休閒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