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未来的乐山竹公溪流域不要太漂亮!

多功能,未来的乐山竹公溪流域不要太漂亮!


多功能,未来的乐山竹公溪流域不要太漂亮!


日前,《乐山市竹公溪流域生态环境整治概念规划及重要节点城市设计》(以下简称《规划》),正式面向社会公布,向大家展示了未来的竹公溪流域的“新模样”。

根据《规划》,竹公溪不仅会建设成为滨水休闲活力带,还会成为流域生态整治带动周边产业功能提升的典型示范,成为乐山的城市名片。

此次规划区域位于乐山中心城区,北侧临生态涵养带,西侧临青衣江,东侧眺望岷江,南侧至乐山老城片区,是连接青衣江及岷江的水系通道,也是连接北部生态区域与城市建设区的生态纽带。

生态修复

打造最佳候鸟栖息地

多功能,未来的乐山竹公溪流域不要太漂亮!


根据《规划》,将在竹公溪流域打造候鸟栖息地生态环境,包括建设小型生态湿地、零散小型浅水塘、灌草地河漫滩。

沿主要河道构建一系列小型生态湿地,设计曲化河道,丰富水网密度,营造地形变化多样的滩地、沼泽、灌丛生境,为迁徙水鸟以及喜湿动物营造栖息停留和觅食的场所。

在浅水区滩涂旁平地和河道内河滩中种植灌草,打造生态漫滩,并在水边种植挺水植物水葱、菖蒲、白茅、五节芒等,打造小型鸟类与水生动物的落脚地。

同时,竹公溪作为中心城市河道,需要保留和改建为生态的自然岸线占岸线总长度的比例到2020年达到50%。在对竹公溪进行生态岸线改造时,采用自然生态式驳岸、草坪缓坡式驳岸,以及悬挑平台驳岸等三种建设方式。

城市修补

提升滨水空间的人文体验

多功能,未来的乐山竹公溪流域不要太漂亮!


《规划》中,竹公溪流域将打造“一街、六展场、五园、十二景”的文化空间,依托现有的文化空间体系,将竹公溪流域打造成集中展示乐山历史文化成就与自然文化的文化长廊,提升滨水空间的人文体验。

“一街”为张公桥美食街;

“六展场”为乐山历史成就展场、湿地文化展场、民俗文化展场、戏曲音乐场、手工技艺场、舞蹈杂技场;

“五园”指巴蜀主题园、秦汉主题园、唐宋主题园、明清主题园、民国主题园;

“十二景”分别为和夷怀古、青衣羌地、蜀王故治、盐场记忆、邓通广场、丝路盛景、龙游古渡、茶酒风情、嘉定食坊、海棠香国、嘉州画廊、武大别苑。

在规划范围内,还将沿竹公溪新建连续的骑行道、步行道以及人行桥,打造竹公溪沿岸完整的滨水慢行系统,贯通两岸;同时,依托滨水步道、游船航线等构成的慢行系统,将竹公溪的“一街、六展场、五园、十二景”的文化空间体系串联一体,形成竹公溪一带独具特色生态人文走廊。

此外,将竹公溪周边进行三段式分区打造,上游以湿地景观为主,打造自然文化;中游以活力公园主题为主,打造现代休闲文化;下游以文化公园主体为主,打造美食民俗文化。

并通过一条滨水休闲游憩廊道,充分整合竹公溪两岸商业、 文化、体育、学校、餐饮等公共生活场所,丰富沿岸公共服务功能类型,打造一条沿竹公溪连续的多元活力城市公共生活走廊。

棉竹片区

建设“一核两廊三区”

多功能,未来的乐山竹公溪流域不要太漂亮!


根据《规划》,棉竹片区城市设计将规划为“一核两廊三区”的空间结构,其中“一核”为综合商业核心,“两廊”为竹公溪滨水廊道、金鹰山庄滨水廊道,“三区”为生态示范居住片区、游憩商业综合片区、高端品质居住片区。

规划形成“一核引领、七心驱动、多点辉映,蓝绿交融”的绿地景观规划结构。其中,“一核”指九百洞湿地公园;“七心”指湿地公园、竹溪公园、中心公园、文化公园、园林公园、水滴广场、思源广场等7个城市公园广场;“多点”指组团主要节点空间的绿地景观;“蓝绿”指规划区内的竹公溪水系、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及农林绿地共同构成的城市蓝绿生态网络。

蟠龙滨水公园片区

生态绿网串联三个功能区

根据《规划》,蟠龙滨水公园片区位于竹公溪中游地段,占地面积约71公顷。该片区以绿为网,串联三区。规划以滨水绿地空间及城市绿脉作为片区内生态绿网,串联片区内三大组团,主要包括北部及南部的公共、商业服务片区,中部生态示范居住片区。

规划构建“一廊、一脉、多节点”的绿地景观规划结构,其中“一廊”指沿竹公溪滨水绿廊,“一脉”指片区内城市绿脉,“多节点”主要包括片区北部广场绿地,及竹公溪两侧七处开场绿地空间。

此外,根据《规划》,还会建设包括水质保障工程和岸线复绿工程,通过两大工程共计10项建设项目恢复竹公溪流域水质环境与绿岸景观,打造城市滨水岸线休闲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