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醜聞,意外砸出了一個入場機會

疫苗醜聞,意外砸出了一個入場機會

“那些殺不死我的,只會令我更強大”,尼采的這句話,對照現實來看,簡直是真理。

比如疫苗,本來就是用細菌、病毒、腫瘤細胞等可怕的東西製成的。正常的疫苗注入人體後,反而能讓接種者獲得更強大的免疫力。

但有問題的疫苗,可能會直接殺死人。

這幾天上市公司“長生生物”引發的疫苗事件,到處刷屏,還驚動了最高領導層,相信財迷們也都知曉了。對這起超越人性底線醜惡事件的罪魁禍首,就像劉強東說的,“罰他個傾家蕩產”,菜雞完全認同!

51億身價的長生生物董事長等高管已被抓捕,相信刑罰將隨之而來。但是,這樣就能“殺死”這類罪惡,今後不會再出現嗎?

在菜雞看來,疫苗生產管理的相關體制弊病,不借此機會厲行革除,那麼可能非但殺不死這類罪惡,還會令其更強大!

這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和之後無數科學證明的真理。

疫苗醜聞,意外砸出了一個入場機會

菜雞今天也要把尼采這個金句,送給買了醫藥板塊基金的財迷們——知道你們這兩天被黑心疫苗企業害得無辜虧了錢,心情非常鬱悶。

菜雞想跟你們說,別太擔心醫藥板塊的後續走勢,尼采的這句話在投資上照樣有用。

有些基本面很好的資產,可能一時被某種意外傷害,導致大眾在恐慌情緒下拋售、價格短期暴跌。但只要這種意外不傷及根本,這類資產就是更好的投資標的,可能會讓你賺到更多錢。

比如,這兩天被疫苗事件殃及的醫藥板塊。

醫藥板塊本來是我們看好中長期前景的少數板塊之一,2018年A股所有板塊跌成狗,醫藥板塊是極少數還能賺錢的板塊。

今年大熊市的環境下,很多財迷本來就想靠醫藥板塊來過冬了。可誰想到醫藥板塊最近開始有回調的苗頭,疫苗事件爆發後,幾顆微不足道的老鼠屎,更是害得整個醫藥板塊暴跌,幾百億市值灰飛煙滅。造假的長生生物在上週已經連續5個跌停板,而醫藥板塊受累於週末消息的大規模發酵,昨天直接下挫3.57%。

菜雞一看盤,全指醫藥指數今年以來的漲幅,到現在幾乎都快跌沒了——從12000點頂峰,跌到了10000點左右。

醫藥這個今年看起來唯一能賺錢的板塊,現在貌似也涼涼了,也就難怪群裡好多財迷都跑來問菜雞,醫藥板塊還能繼續投嗎?

我的基本判斷是:這是一次典型的傷及無辜的事件,也是一次不錯的撿漏機會;或者至少,如果你之前在定投醫藥板塊基金,這次事件中完全可以不必在意,可以繼續定投。

為什麼這麼說?菜雞覺得有幾點理由。

首先,醫藥板塊在中國的長期發展機會沒有變。人口老齡化和收入增長後對醫藥的需求,仍在繼續擴大,醫藥板塊的盈利業績也在持續走好,政策上也在持續加大支持,基本面長期仍然利好。

加上熊市本來就有“吃藥喝酒”的慣性,資金面在大盤不樂觀時,會相對集中在醫藥和消費這類週期性不強的產業上。

經過此次事件影響後,醫藥製造板塊今年的漲幅也快歸零,這就為我們進行長期價值投資,留下了足夠大的空間。最近幾個主要醫藥行業指數的估值,也處於近五年內相對較低的位置,上車還算是比較安全的。

疫苗醜聞,意外砸出了一個入場機會

5年分位點,指5年來的價格從低到高排序的相對位置,越低越安全

其次,所有疫苗企業佔醫藥板塊份額很小,不到1%的份額,實質影響極有限。這次是幾顆老鼠屎作孽,害得整個醫藥板塊背鍋。

菜雞查了下相關數據,2016年,涉事企業長生生物銷售額,佔整個中國疫苗市場不到10%;2017年,疫苗銷售額為15.39億元。

而截止2016年,而疫苗所歸屬的生物藥品製造,又僅佔總的醫藥工業總產值(31749.56億)的11%。

最後,從歷史經驗能看出,如果發生醜聞的行業本身有著強大的市場需求,那麼醜聞之後往往是利好。

因為這種風波出來,結果一般是監管更嚴格,幹盡壞事的公司不但要受到鉅額處罰,更會不受大眾信任,很難生存下去,而同行業質量更好的公司將會受益,整個行業會更健康。

股市歷史上發生過多起類似事件,像奶粉行業的三聚氰胺事件、食品行業的瘦肉精事件、白酒行業的塑化劑事件等,風波過後整個行業發展得更好,在低點進場的投資者,也賺得盤滿缽滿。

三聚氰胺事件後,大家以為中國奶粉行業會全軍覆沒,蒙牛暴跌73%,伊利暴跌54%。之後,三聚氰胺事件促使行業大洗牌,小公司退出市場,行業標準越來越嚴格,行業龍頭伊利蒙牛的優勢反而越來越大。

又如2012年的白酒塑化劑超標事件,加上之後中央禁酒令的頒佈,對白酒行業造成巨大沖擊。但白酒行業這幾年大有斬獲,龍頭貴州茅臺在經歷風波以後,開啟了長達4年的上漲,至今估值已翻4倍。

疫苗醜聞,意外砸出了一個入場機會

當然,受事件影響,相關企業可能會經歷較長的時間,股價才會反彈恢復。比如蒙牛熬了14個月,伊利熬了8個月。(茅臺時間更長,但主要是受中央禁酒令而非塑化劑影響)

如果你不是做長期價值投資,短期內也是可以考慮撤出來,等待新的時機到來。

說了這麼多,關鍵的一點就是,財迷們千萬別被短期的恐慌或貪婪等情緒矇蔽,一定要看投資標的的基本面。基本面良好的,在恐慌情緒瀰漫時,反而可能是買入或繼續持有的良機。

當然,這樣做的風險也是可能存在的,比如,大家對當前整體形勢依然不看好,短期內可能還會下跌;又或者,萬一哪天又爆出哪家醫藥企業出醜聞,繼續引發下跌。

所以,操作上更穩妥的做法,是菜雞一直說的基金定投——不是買個別股票,而是買整個醫藥板塊的指數;不是一次性買入,而是分期持續定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