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篇|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爲守望在瑪布日山腳

拉薩篇|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守望在瑪布日山腳

興致沖沖去西藏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拉薩篇|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守望在瑪布日山腳

拉薩篇|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守望在瑪布日山腳

拉薩篇|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守望在瑪布日山腳

情懷最後總是淚。

但是前赴後繼衝向布達拉宮,去轉經祈願的人又怎會因此放棄呢。

臉哪有夢想重要?

川藏地區海拔較其他地區高

氣候更是變幻莫測

乍到的人很容易生病感冒

好的休息是很重要的。

前往藏區除了洗滌心靈

藏式風情不可錯過

拉薩篇|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守望在瑪布日山腳

聖承書苑

位置:拉薩城關區八朗學二巷38號 ,北京東路八廓商城

拉薩篇|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守望在瑪布日山腳

客棧位於拉薩古城區,緊臨大昭寺附近,步行至八廓街只需要5分鐘左右,離拉薩網紅餐廳瑪吉阿米也非常近,就是要走小巷子,客棧旁邊100米左右還有兩家網紅藏餐廳,一家是央卿倉,一家是安多諾增。

拉薩篇|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守望在瑪布日山腳

一家集民宿、酒吧、書吧、私房菜於一體的主題精品民宿,精緻的裝修,巧妙的設計讓這裡成為全拉薩最好的主題客棧,來到這裡不僅是感官上的享受,更是心靈的洗滌。

拉薩篇|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守望在瑪布日山腳

書——是這裡最大的特色,一走進屋子,便會被巨大的藏書量驚到,從大廳到房間,各個角落都有書,天文地理,只要你能想到,彷彿一座小型圖書館。也是主人給遊子打造的靈魂棲所,來到這裡,生命只剩下寧靜。

拉薩篇|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守望在瑪布日山腳

頂樓是露天的陽臺,可以喝茶聊天,在有陽光的日子躺在遮陽傘下,帶上一兩本閒書,看看又高又遠的藍天,靜聽不遠處大昭寺傳來的鐘聲和誦經聲,這便是此生追尋的歸處吧。

拉薩篇|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守望在瑪布日山腳

提供的都是拉薩特色食物,裝修極具民族風格。

既可以是一個人的狂歡,也可以是一群人的寂靜。

梵世古藏

地址:位於八角街老城區內

拉薩篇|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守望在瑪布日山腳

據說是某位活佛的舊居,經過重新裝修,以純古藏式老工藝風格打造。

拉薩篇|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守望在瑪布日山腳

到處都是復古的大紅色和暖黃,燈火明媚,鋪出一片豔麗卻又莊重的氣氛,大量藏式元素的應用,即使在藏區也顯得別具一格。

拉薩篇|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守望在瑪布日山腳

拉薩篇|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守望在瑪布日山腳

拉薩篇|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守望在瑪布日山腳

最原汁原味的藏族風情,絕對不可錯過~

吉日卓康

地址: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城關區吉日三巷二號

拉薩篇|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守望在瑪布日山腳

“吉日卓康”是建國後的首批西藏市級文物保護大院,由於絕佳的地理位置,百年間這裡曾任政府核心部門的辦公場所,也作過一時權貴的宅邸,坊間更有傳這裡是一位得道高僧靜心研習佛理之所,然而現在這裡是一處僅有的保存完好的藏式古宅精品民宿。

拉薩篇|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守望在瑪布日山腳

古宅本身就是一件集大成的藝術品,大到房屋的承重結構,小到裝飾繪畫的金色描邊,無不沿襲了藏區千年的文化精髓。

拉薩篇|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守望在瑪布日山腳

一杯甜茶、一碗藏面,藏式早茶是當地人習以為常卻又無法割捨的味道,飲食特色歷來就是文化紐帶中最具喚醒性質的一環。一樓的藏茶館裡每日高朋滿座,斟上一杯熱氣升騰的甜茶,聽一聽街坊鄰居的侃侃而談,感受一下最為原生態的環境,這才是真正的旅行。

觀星三號

地址:拉薩北面,靠近扎基寺(財神寺),色拉寺倆大著名寺院

拉薩篇|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守望在瑪布日山腳

全玻璃屋頂,半面用竹子做遮擋,有陽光的時候會有非常戲劇性的光影;半面是可伸縮布簾,拉開就是全玻璃,可以看星,賞月,看下雨。

拉薩篇|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守望在瑪布日山腳

獨立衛生間也是全玻璃頂,並用竹子做遮擋,精心設計過的角度,完全不用擔心走光,給人極具科技感和美感的獨特體驗。

拉薩篇|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守望在瑪布日山腳

拉薩篇|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守望在瑪布日山腳

朝聖之路道阻且長,無論選擇何時開始,都是一種勇氣,決定了要追尋的方向,就請堅定不移地向前邁進。


文章部分圖文摘抄自網絡,意在文化宣傳無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拉薩篇|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守望在瑪布日山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