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現在不拚命 國家選我這個最年輕的院士有什麼意義」

“如果我現在不拼命,國家選我這個最年輕的院士有什麼意義”2001年,41歲的馬偉明當選中國工程院最年輕的院士。“我們這代年輕教授趕上了國家科技創新的好時候,但誰也無法抗拒生命短暫的自然規律,只要稍為歇口氣,別人就會跑到我們前面去,必須趁我們現在還幹得動,再拼個10年、20年,出一批世界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培養一批在國內有影響的學科帶頭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馬偉明在挖掘自己生命潛能的同時,也在向生命的極限挑戰。為了攻克技術難關,他曾說:“就算少活10年,也要攻破技術難關”。

“如果我現在不拼命 國家選我這個最年輕的院士有什麼意義”

2006年6月,馬偉明在帶病堅持工作。

2007年5月,馬偉明的父親患癌症從江蘇老家到武漢動手術。一週後,父親見兒子每天忙得連跟自己說話的時間都沒有,就直接來到馬偉明辦公室。忙得不可開交的馬偉明一見父親:“爸,我下午出差,有事中午回家吃飯的時候再說。”父親火了:“我老了,命不值錢。可你還年輕,你看看自己的臉色比我這個癌症病人還難看,誰給了你多大好處讓你這樣玩命?”馬偉明也火了:“誰也沒有讓我這樣幹,我幹得是自己喜歡幹、願意幹、也必須乾的事!”20年來,每年都有馬偉明的科研成果鑑定會。每次鑑定會,專家們都為馬偉明的身體擔憂。馬偉明的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鄭逢時教授語重心長地對他說:“我不擔心你在學術上超過我,只擔心你的身體還能堅持多久?!”“如果我們不能在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那國家還要我們這些院士有什麼用?”馬偉明說,“如果我現在不拼命,國家選我這個最年輕的院士又有什麼意義?!”“如果我不拼命,美國人會停下來等著我們嗎?”這就是我們可愛可敬的中國精神中國軍魂!很多像馬偉明院士這樣的軍工科技精英們,他們不停下來休息為的是什麼?那就是為了自己祖國不受欺負!為了民族的尊嚴!科學院的院士那一個不是為了祖國拼命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郭永懷院士在機毀人亡的為難關頭,與警衛員緊緊抱在一起保護了國家核機密參數文件,在墜機現場看到這一幕的工作人員都感動的痛哭。他去世22天后,我國的原子彈實驗成功了!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用十年時間完成了毛主席“核潛艇一萬年也要造出來”的誓言!錢學森 鄧稼先 于敏 黃大年 錢三強夫婦等等這些我們民族的脊樑,朋友們!我們大傢伙是不是都該跟他們說一聲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