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现在不拼命 国家选我这个最年轻的院士有什么意义”

“如果我现在不拼命,国家选我这个最年轻的院士有什么意义”2001年,41岁的马伟明当选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我们这代年轻教授赶上了国家科技创新的好时候,但谁也无法抗拒生命短暂的自然规律,只要稍为歇口气,别人就会跑到我们前面去,必须趁我们现在还干得动,再拼个10年、20年,出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培养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马伟明在挖掘自己生命潜能的同时,也在向生命的极限挑战。为了攻克技术难关,他曾说:“就算少活10年,也要攻破技术难关”。

“如果我现在不拼命 国家选我这个最年轻的院士有什么意义”

2006年6月,马伟明在带病坚持工作。

2007年5月,马伟明的父亲患癌症从江苏老家到武汉动手术。一周后,父亲见儿子每天忙得连跟自己说话的时间都没有,就直接来到马伟明办公室。忙得不可开交的马伟明一见父亲:“爸,我下午出差,有事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再说。”父亲火了:“我老了,命不值钱。可你还年轻,你看看自己的脸色比我这个癌症病人还难看,谁给了你多大好处让你这样玩命?”马伟明也火了:“谁也没有让我这样干,我干得是自己喜欢干、愿意干、也必须干的事!”20年来,每年都有马伟明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每次鉴定会,专家们都为马伟明的身体担忧。马伟明的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郑逢时教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不担心你在学术上超过我,只担心你的身体还能坚持多久?!”“如果我们不能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那国家还要我们这些院士有什么用?”马伟明说,“如果我现在不拼命,国家选我这个最年轻的院士又有什么意义?!”“如果我不拼命,美国人会停下来等着我们吗?”这就是我们可爱可敬的中国精神中国军魂!很多像马伟明院士这样的军工科技精英们,他们不停下来休息为的是什么?那就是为了自己祖国不受欺负!为了民族的尊严!科学院的院士那一个不是为了祖国拼命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郭永怀院士在机毁人亡的为难关头,与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保护了国家核机密参数文件,在坠机现场看到这一幕的工作人员都感动的痛哭。他去世22天后,我国的原子弹实验成功了!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用十年时间完成了毛主席“核潜艇一万年也要造出来”的誓言!钱学森 邓稼先 于敏 黄大年 钱三强夫妇等等这些我们民族的脊梁,朋友们!我们大家伙是不是都该跟他们说一声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