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敵當前,後秦卻接連發生毫無意義的自相殘殺,國家不亡簡直沒天理

祝各位大胸弟中秋快樂,闔家幸福!

「連載」閒話兩晉之五胡亂華——北伐、北伐(3)

後秦叛亂;第一次的主角兒是姚泓的二弟,徵東將軍、幷州牧姚懿。

姚懿在之前姚泓和姚弼的爭鬥中其實是站在姚泓一邊兒的,屬於太子黨,但這個太子黨當的可不那麼死心塌地。

姚泓上位,劉裕北伐,關中派出援軍增援洛陽;讓一個人看到了機會,此人是姚懿的司馬,名叫孫暢。

這貨可以說是個大投機分子,他向姚懿建議,立即率軍西進,趁著長安空虛,誅殺姚泓自立為王。偏偏這位姚懿是個耙耳朵,一說就通,想也不想便帶兵向長安開來。

姚懿的左常侍張敞、侍郎左雅看到苗頭不對,便來勸阻姚懿,此二人說,殿下乃是皇上的一母同胞,位高權重,安危休慼,與國家存亡緊密相連。西漢有七國之亂,全靠景帝的弟弟梁王鼎力相助,最終才將叛亂平定。如今,晉國大舉入侵,關東四州(豫州、荊州、徐州、兗州)已經淪陷,西秦、夏國騷擾國境,秦州、涼州落入他人之手,朝廷危若累卵,這正是諸侯勤王之日。大王可千萬不能幹這親者痛仇者快的事兒啊!

結果您猜怎麼著?

金玉良言,姚懿聽不進去,反倒下令將二人亂棍打死。

長安的姚泓很快就得知了事情的原委,立即下詔平叛;那邊兒,姚懿遂自立為帝,向後秦各地發佈檄文,公開發動叛亂。

大敵當前,後秦卻接連發生毫無意義的自相殘殺,國家不亡簡直沒天理

不過姚懿這個除了野心大點兒外,兵力、後勤、個人能力都不靈,所以僅幾個月,叛亂就被平息了。

但是,經過這一場反叛和平叛,後秦僅有的一點兒國力又被消耗了不少。

摁下葫蘆起來瓢,姚泓這邊兒暗自慶幸把姚懿的叛亂鎮壓了,公元417年正月剛過,消息傳來,鎮守北疆安定城(今甘肅省涇川縣)的鎮北將軍姚恢率領安定軍民三萬八千戶,放棄安定,打著清君側的名義,向長安殺來!

姚泓當時就傻逼了;這可真是屋漏偏逢連陰雨。再看看手邊兒, 已經沒有機動兵力了。

怎麼辦呢?

只好拆東牆補西牆吧,姚泓下令從潼關抽調部隊,西進平叛。兩軍再靈臺(長安縣西)相遇。一場大戰下來,叛軍被破,姚恢以及跟著他造反的三個弟弟被殺;潼關軍也損失不小。

大敵當前,後秦內部卻接連發生毫無價值和意義的自相殘殺,國家不亡,簡直沒天理了。

後秦如此,北魏也好不到哪去。

先後爆發了劉虎叛亂,丁零翟猛雀叛亂等一系列事件。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叛亂平息;可是平叛剛結束,北魏國內有爆發了大面積的饑荒;拓跋嗣只得又埋下頭去領著朝廷救災。

就在後秦內訌不斷,北魏餓殍遍地的時候,公元417年2月,劉裕下達了總攻後秦的命令,在彭城一直觀察了5個月之久的他,終於率領十萬大軍離開彭城西進,正式拉開了滅亡後秦的大幕。

而隨著劉裕命令的傳達,在洛陽休整了3個月的晉軍將士,如狼似虎的朝著潼關方向撲來!

此時,由於姚泓把潼關的部隊調去平叛,潼關空虛,就只能收縮防線把關前的部隊收攏進關,因此從澠池到潼關這一線,後秦軍已經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晉軍先頭部隊如刀劈竹,一路順風順水的打到了陝城(河南省陝縣)。

在陝城,晉軍一分為二,王鎮惡率領本部人馬繼續朝潼關挺進,而檀道濟、沈林子則率領人馬從陝城北渡黃河,進攻襄邑堡(山西省芮城縣以北)。

這是自古以來由東向西攻擊關中的老套路:以一部正面進攻潼關,以另一部渡過黃河佔領蒲阪,再又蒲阪西渡黃河,躍入關中,讓潼關天險失去作用。

不過這兩路晉軍雙雙告負,王鎮惡打到潼關,面對堅城,幾次強攻均為奏效。而北渡黃河進攻蒲阪(今山西省永濟縣)的檀道濟、沈林子所部也受挫於蒲阪城下。

不得已,檀、沈二人只得再次渡過黃河,向王鎮惡靠攏,三人合兵,猛攻潼關。

大敵當前,後秦卻接連發生毫無意義的自相殘殺,國家不亡簡直沒天理

客觀的說,此時王、檀、沈三將率領的晉軍別看還在猛攻,但其實已經陷於十分危險的境地了。

從全局上看,劉裕的大軍此時剛剛離開彭城,原本對中原進攻的幾路大軍,因為拿下了洛陽而失去了原有的層次,整個晉軍戰線此時已經成了一字長蛇陣。這條長蛇,自西而東是洛陽、滎陽、石門、滑臺等若干個孤立的據點,且在這些孤立的據點向南則毫無縱深。如今,王鎮惡等人又離開了長蛇的一端洛陽西去,讓這一薄弱的長蛇戰線更顯兇險。

從局部看,晉軍前鋒的三位主將顯然輕敵了。因為前期屢戰屢勝,推進神速,不論是王鎮惡還是檀道濟、沈林子都低估了後秦軍的實力,他們以為關中之敵也會象關東一樣,遇到晉軍要麼望風潰散,要麼棄城投降。殊不知,由於後秦常年和赫連勃勃的夏軍作戰,後秦的主力和精銳全部都在關內,晉軍前期遇到的後秦軍說難聽點兒要麼是地方武裝,要麼就是雜牌兒。也正是基於輕敵,王、檀、沈三人又將本來就不多的前鋒部隊,一再分兵,結果哪路都不佔優勢,以至於雙雙告負。

其三,從晉軍的一字長蛇陣上看,此時晉軍沿黃河的防線其實已經在鮮卑騎兵隊的壓力下,出現了鬆動;417年2月29日,滎陽的晉軍守將傅洪突然獻出了虎牢關,投降了北魏;一旦拓跋嗣決定突破黃河防線,救援後秦,鮮卑騎兵隊隨時可以突入洛陽,將王鎮惡等人的軍隊和後面的劉裕主力一分為二,不說是一一吃掉吧,起碼可以和潼關的後秦軍協同,東西夾擊王鎮惡等人。萬幸的是,拓跋嗣既不是其父拓跋珪,也不是他的兒子拓跋燾,這夥計一直在搖擺不定,否則潼關城下的王鎮惡等人啥後果,可就難說了。

再說潼關戰場,晉軍猛攻潼關,姚泓這次到沒有猶豫,立即做出反應。他加封姚紹為太宰、大將軍、大都督、都督中外諸軍事、假黃鋮,改封魯公;出兵五萬,增援潼關,阻擋王鎮惡率領的晉軍。

姚紹,姚萇的弟弟,絕對的老革命,當年在前秦時那是跟慕容垂當過同事的;您就知道,這老爺子的資歷有多老了。

大敵當前,後秦卻接連發生毫無意義的自相殘殺,國家不亡簡直沒天理

姚紹來到潼關,觀敵瞭陣之後,下令先試探試探,派出一哨人馬出關迎敵;哪知這一試探,試探出一幫瘋子來;王鎮惡等人頓兵潼關之下正束手無策呢,一看關門打開,後秦軍出來了,立即給磕了藥一樣瘋狂進攻,一口氣斬殺了上千顆腦袋。

姚紹一看,硬拼不成,便又縮進關內,閉門不出。

不過姚紹可沒閒著,這老爺子天天爬山頭兒,觀察晉軍大營,看了數日,姚紹突然發現,晉軍兵臨城下,卻不攻關,嗯?這是為何?他又仔細觀察了一段時日,明白了,王鎮惡、檀道濟、沈林子三人兵力不足。

好辦了,姚紹叫過手下將領姚鸞,對他說,你看,晉軍沒後勁兒,這分明是在等主力,一旦他們主力到達,潼關危矣,現在給你個任務,悄悄摸出去,佔領險要,斷其糧道,晉軍糧道受阻,必然退兵,那時咱們開關掩殺,晉軍可破。

姚鸞一聽,有理!馬上率軍出關,找了自以為是晉軍糧道的道路紮下大營,隨後又安排手下準備偷襲晉軍糧道。誰知這支準備打悶棍的後秦軍一去不回,等到天黑,也沒見人回來報個信兒。

姚鸞也沒多想,安排完紮營的事兒,自己也累夠嗆,便洗洗睡了。

睡到半夜,我去,人喊馬嘶,後秦營中火光沖天。

怎麼回事兒?

敢情他睡覺了,晉軍可沒睡;沈林子率領部隊深夜銜枚,偷襲來了。

後秦軍個個兒趕了一天路,又幹了一天體力活兒,睡得比豬都死,晉軍來襲,不費吹灰之力便把姚鸞給抓住了;沈林子下令將秦將姚鸞鼻子割掉後斬殺,將俘虜的數千秦軍全部活埋。

一計不成,姚紹又生出一計。

他又派手下將領姚贊率軍屯駐在黃河河中的小島之上(“河上”,有的說是黃河岸邊的意思),以切斷晉軍的水路,結果這一路更黴,姚贊率領的秦軍營壘都還沒構築完畢,沈林子就來了,一個突襲,後秦軍扔下刀槍落荒而逃;姚贊很沒有職業道德,自己先騎馬跑了。

接連失利,老革命遇到了新問題,姚紹也沒咒唸了;只得如實上報戰況;長安的姚泓一籌莫展。

晉軍先頭部隊在潼關附近死中求生跟後秦軍反覆拉鋸的時候,姚泓和劉裕這兩位統帥都在幹嘛呢?

巧了,這二位,幹了同樣的事兒,寫信,收信人同是北魏的拓跋嗣。

姚泓的信很簡單,夥計,咱可是聯了親的,你不能見死不救吧?

劉裕的信就複雜了,拜年話一大車,中心思想就是咱沒仇,我打後秦,希望您高抬貴手,別在後面黑我。

兩封信幾乎同時擺在了拓跋嗣的案頭,拓跋嗣有點兒頭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