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的價格真能到3400點?

  • 結合內外盤豆粕影響因素分析,國內豆粕中期邏輯主要體現為加稅引發的成本抬升和美國大豆產量高企的博弈,短期邏輯主要是USDA8月報告大幅上調單產引發利空情緒。

  • 中國7月6日起對美國大豆加徵25%的關稅,第四季度是美國大豆大面積上市和南美大豆情況不接的時期,中國大豆需求平穩推進的情況下,四季度或面臨需要進口高關稅美豆的可能

  • 據海關部門權威數據顯示:我國7月份大豆進口數量為 801萬噸,而此前6月份大豆進口數量為870萬噸,環比下降了70萬噸,與去年同期1008萬噸的進口量相比,更是下調了208萬噸,今年前七個月進口大豆總量為5287.8萬噸,同比下降了3.7%。這不僅側面反映出我國增加國內大豆種植面積和尋找飼料豆粕蛋白替代品的一系列措施取得成效,同時也直接表明了我國今年大豆進口數量呈現逐步減少的趨勢。

  • 由於現階段我國主要從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大量進口大豆以此來確保國內大豆的供需平衡,但是由於阿根廷此前由於天氣原因導致一定程度的減產,巴西大豆由於運輸的問題導致到港量有所下滑,這些此前發生過的事情都可能會成為大豆供應緊張的因素,大部分貿易商對於美國農業部即將公佈的8月份供需報告持“看空”心理,預計巴西和阿根廷大豆出口總和遠低於中國大豆進口需求總量,因此未來有可能中國還需直接或是間接進口美國大豆。

  • 短期來看,國內豆粕現貨情況相比前期或有所好轉,部分地區因限電停機有利於國內豆粕消化庫存以緩解高庫存局面,期價對於成本抬升已部分反應,而美豆單產大幅調高或衝擊國內市場,引發盤面的小幅回落,期價弱勢震盪。中期來看,國內豆粕面臨加稅引發的成本抬升與美豆今年產量高企的局面,國內豆粕期價大概率在3000-3400區間運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