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知州、知府的“知”是什么意思?

古代的一县之长,我们一般称之为“县太爷”,而管辖州城的我们称之为“知州”,管辖府城的我们称之为“知府”,其实,县太爷也称之为“知县”,那么,“知”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知”,就是主管的意思。


古代知州、知府的“知”是什么意思?

“知州”,是从宋朝开始的,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指民政。宋朝重文轻武,掌管一方军政的节度使反而没有知州权利大。明、清以知州为正式官名,为各州行政长官。


古代知州、知府的“知”是什么意思?

“知府”,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东汉末年,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州最高长官称“州牧”,以掌一州军民。隋代,州最高长官称“刺吏”或太守,唐宋时正式设立与知州平级的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明清两代为府级行政官吏的正式名称。


古代知州、知府的“知”是什么意思?

“知县”,知县,官名。秦汉以来县令为一县的主官。唐称佐官(县里的其他正式官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也就是“知县”一词的起源,宋代派京官统治一县的称“知某县事”,简称知县。明清两代为县级行政官吏的正式名称。明、清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