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水浇地)

山东省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水浇地)

山东省齐河县整县建制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田 品种济麦22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山东省水浇地小麦高产和超高产栽培的品种选用、种子处理、土壤肥力、秸秆还田、耕地耙地、播种、施肥、浇水、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配套技术规范。

本规程适用于山东省水浇地高产和超高产小麦生产。

2 术语和定义

高产:常年产量达到每亩400~500kg。

超高产:产量达到每亩600kg左右。

大穗型品种:单穗粒重1.9g及以上,高产麦田每亩成穗数25万~30万,超高产麦田每亩成穗数31万~35万。如临麦4号、泰农18号等。

中穗型品种:单穗粒重1.2~1.8g,高产麦田每亩成穗数36万~40万,超高产麦田每亩成穗数41万~50万。如济麦22、良星66、山农22等。

节水:与常规技术相比,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左右。

高效:与常规技术相比,产量提高5%~10%,生产成本不增加。

优质:种植的强筋或中筋小麦品种,品质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山东省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水浇地)

山东省牟平区整县建制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田 品种烟农5158

3 群体和产量结构指标

3.1 群体动态指标

高产麦田: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每亩基本苗15万~18万,冬前总茎数70万~80万,春季最大总茎数75万~90万;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每亩基本苗12万~18万,冬前总茎数60万~80万,春季最大总茎数70万~90万。

超高产麦田: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每亩基本苗15万~18万,冬前总茎数75万~90万,春季最大总茎数80万~95万;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每亩基本苗12万~16万,冬前总茎数70万~80万,春季最大总茎数80万~95万。

山东省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水浇地)

山东省诸城市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田 品种济麦22

3.2 产量结构指标

高产麦田: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每亩穗数25万~30万,每穗粒数45粒左右,千粒重45g左右;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每亩穗数36万~40万,每穗粒数30~35粒,千粒重40~43g。

超高产麦田: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每亩穗数31万~35万,每穗粒数45~50粒,千粒重45~50g;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每亩穗数41万~50万,每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40~45g。

山东省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水浇地)

山东省博兴县整县建制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田 品种黑马2号

4 栽培技术

4.1 播前准备

(1)选用良种:选用通过国家或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当地试验、示范,适应当地生产条件,单株生产力高、抗倒伏、抗病、抗逆性强、株型较紧凑、光合能力强、经济系数高、不早衰的冬性或半冬性高产小麦品种。

(2)种子质量和种子处理:选用经过提纯复壮的种子,纯度不低于99%,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含量不高于13%。播种前用高效低毒的专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按照本规程5.1规定执行。

(3)土壤处理: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块,选用药剂进行土壤处理,按照本规程5.2规定执行。

山东省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水浇地)

山东省陵县整县建制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田 品种济麦22

(4)土壤肥力与合理施肥:小麦高产和超高产栽培必须注意保持土壤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平衡。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因土壤肥力基础精确施肥。高产田的土壤肥力基础: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2%及以上,全氮0.09%,碱解氮80mg/kg,速效磷20mg/kg,速效钾90mg/kg,有效硫12mg/kg及以上。超高产田的土壤肥力基础: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4%以上,全氮0.1%,碱解氮90mg/kg,速效磷25mg/kg,速效钾100mg/kg,有效硫12mg/kg及以上。

每亩生产小麦400—500—600kg,每亩总施肥量:纯氮(N)12—14—16kg,磷(P2O5)5.0—6.2—7.5kg,钾(K2O)5.0—6.2—7.5kg,硫酸锌1.5—1.5—2.0kg,提倡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中量和微量元素肥料。上述总施肥量中,高产麦田全部有机肥、磷肥、钾肥、微肥作底肥,氮肥的50%作底肥,第二年春季小麦起身期或拔节期再施余下的50%氮肥;超高产麦田全部有机肥、磷肥、微肥作底肥,氮肥和钾肥的50%作底肥,第二年春季小麦拔节期再施余下的50%的氮肥和钾肥。施用的化肥质量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山东省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水浇地)

山东省茌平县整县建制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田 品种济麦22

4.2 整地

(1)秸秆还田:前茬是玉米的麦田,用玉米秸秆还田机粉碎2~3遍,秸秆长度5cm左右。

(2)造墒:小麦出苗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如果土壤墒情达到这个标准,播前不需要造墒。如果土壤墒情很差、难以保证出苗,要浇水造墒,每亩浇水40m3。

(3)深耕与耙地:可采用深耕或深松的方法进行土壤耕作,两者选一。

采用耕翻的麦田,应耕深25cm,破除犁底层,掩埋前茬秸秆。耕翻后及时耙地或镇压,破除土块,耕层土壤不过暄,无明暗坷垃,无架空暗垡,达到上松下实,保墒抗旱,避免表层土壤疏松导致播种过深,形成深播弱苗。2~3年深耕一次即可。

(4)深松:也可采用深松少免耕(旋耕)镇压技术,用震动式深松机深松,深松深度30cm,破除犁底层。震动式深松机需要90马力的拖拉机牵引,每小时作业7~10亩,不能行走太快,以保证深松质量。深松不用每年进行,2~3年深松一次即可。

深松后,采用旋耕机旋耕2遍,旋耕深度15cm,将粉碎的秸秆与耕层土壤充分混匀。

旋耕后及时用钉齿耙耙压2遍,或用镇压器镇压2遍,以踏实塇松土壤,达到地面平整、上松下实、保墒抗旱。

(5)畦面规格:畦宽2.0~2.5m,畦长60~80m,畦埂宽40cm,畦面要平整,利于节水灌溉,保证灌溉均匀。

山东省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水浇地)

山东省宁阳县整县建制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田 品种济麦22

4.3 播种

(1)播种期:从播种至越冬开始,有0℃以上积温600~650℃为宜。鲁东、鲁中、鲁北的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1日~10日,其中最佳播期为10月3日~8日;鲁西的适宜播期为10月3日~12日,其中最佳播期为10月5日~10日;鲁南、鲁西南为10月5日~15日,其中最佳播期为10月7日~12日。

(2)播种量:在适宜播种期内,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每亩基本苗15万~20万;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每亩基本苗12万~18万。在适宜播种期内的前几天,地力水平高的取下限基本苗;在适宜播期的后几天,地力水平一般的取上限基本苗。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播种量:

(3)播种方式、行距、深度:用小麦精播机或宽幅精播机播种,行距21~25cm,播种深度3~5cm。播种机不能行走太快,每小时5km,保证下种均匀、深浅一致、行距一致,不漏播、不重播,地头地边播种整齐。

(4)播种后镇压:用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机械,在播种时随种随压;未带镇压装置的要在小麦播种后用镇压器镇压。播种后镇压才能保证小麦正常出苗及根系正常生长,提高抗旱能力。

山东省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水浇地)

山东省郯城县整县建制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田 品种济麦22

4.4 田间管理

(1)冬前管理:

①出苗后及时查苗。对有缺苗断垄的地块,选择与该地块相同品种的种子,开沟补种,墒情差的开沟浇水补种。

②划锄。出苗后遇雨或土壤板结,及时划锄,破除板结,有利于保墒。

③防除杂草。于11月上中旬,小麦3~4叶期,日平均气温在10℃时防除麦田杂草,按照本规程5.5规定执行。

④浇冬水。于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降至3~5℃时开始浇冬水,每亩浇水40m3,夜冻昼消时结束浇水。浇过冬水,墒情适宜时要及时划锄。此时,0~40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以上,可以不浇冬水。

⑤禁止麦田放牧。山东冬小麦在麦田放羊啃青的较多,啃青会减少叶片光合面积,植株受伤,呼吸消耗增大,造成小麦减产,应严格禁止。

(2)春季管理:

①划锄镇压。小麦返青期及早进行划锄,增温保墒。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可以在返青期到起身期之前的晴好天气午后镇压,抑制旺长。春季坷垃较多的麦田及冬季冻融造成表层疏松的麦田,应先镇压提墒,再浅划锄,以保墒提温。

②防除杂草。冬前没防除杂草或春季杂草较多的麦田,应于小麦返青期,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时防除麦田杂草,按照本规程5.5规定执行。

③化控防倒。旺长麦田或株高偏高的品种,于起身期每亩用壮丰安30~40ml,兑水30kg喷施,抑制小麦基部第一节间伸长,使节间短、粗、壮,提高抗倒伏能力。

④拔节期追肥浇水。施拔节肥、浇拔节水的具体时间要根据品种、地力、墒情和苗情掌握。一是依据两种穗型的品种决定施肥浇水时间: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在起身后期(幼穗分化至二棱后期)或拔节初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追肥浇水。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地力水平较高、群体适宜的麦田,宜在拔节初期或中期(药隔期)追肥浇水;地力水平高、群体适宜或较大的麦田,宜在拔节后期(旗叶露尖)追肥浇水,灌水量每亩40m3左右。二是依据春季苗情决定施肥浇水时期,三类苗在返青期追肥浇水,以促进春季分蘖生长和提高分蘖成穗率;二类苗在起身期追肥浇水,以提高分蘖成穗率;一类苗在拔节期追肥浇水,以抑制春季分蘖增生,提高分蘖成穗率,促进穗大粒多。

⑤防治病虫害。纹枯病、红蜘蛛等是春季麦田常发生的病虫害,按照本规程5.3和5.4的规定,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防治。

⑥早春冻害的补救。山东省4月初常发生早春冻害,夜间发生0℃以下低温4~5h就可冻死主茎和大蘖的幼穗;4月中下旬夜间发生0~4℃的低温4~5h就可冻死麦穗的部分小穗。发生冻害后要立即每亩施用5kg尿素并浇水,调节植株水分平衡,促进低位分蘖生长发育,还能获得较好的收成。

(3)后期管理:

①浇水。小麦开花期至灌浆初期浇水,浇水量每亩40m3。要避免浇麦黄水,麦黄水会降低小麦粒重和品质。

②防治病虫害。白粉病、赤霉病、锈病、蚜虫等是小麦后期常发生的病虫害,按照本规程5.3和5.4的规定,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防治。

③叶面喷肥或“一喷三防”。灌浆期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1%~2%尿素,延长小麦功能叶片光合高值持续期,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防止早衰。

为减少田间作业次数,提高工效,在孕穗期至灌浆期将杀虫剂、杀菌剂与磷酸二氢钾(或其他的预防干热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混配,叶面喷施,称为“一喷三防”,一次施药可达到防虫、防病、防干热风的目的。

④收获。蜡熟末期收获,蜡熟末期子粒的千粒重最高,子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也最优。蜡熟末期的长相为植株茎秆全部黄色,叶片枯黄,茎秆尚有弹性,子粒颜色接近本品种固有色泽,子粒较为坚硬,子粒含水率20%左右;用联合收割机可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收割。提倡麦秸还田。实行单收、单打、单储。

山东省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水浇地)

山东省曹县整县建制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田 品种泰农18 

5 有害生物防治

5.1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具杀虫和杀菌作用的高效低毒的小麦专用种衣剂,如14%纹枯灵等进行种子包衣。

没有包衣的种子要用药剂拌种,根病发生较重的地块,选用2%戊唑醇(立克秀)按种子量的0.1%~0.15%拌种,或20%三唑酮(粉锈宁)按种子量的0.15%拌种;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35%甲基硫环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病虫混发地块,用以上杀菌剂+杀虫剂混合拌种。

5.2 土壤处理

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块,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0.3kg,兑水1~2kg,拌细土25kg制成毒土,耕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耕地翻入土中。

5.3 主要病害的防治

(1)小麦条锈病:当地菌源病叶率5%,外来菌源病叶率1%时,每亩用2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或40%戊唑双可湿性粉剂60g,加水50kg喷雾防治。

(2)小麦赤霉病:小麦抽穗后开花前,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g,加水稀释1000~1500倍,对穗喷雾防治。如抽穗至开花期遇阴雨,7d之后再喷一次药。

(3)小麦白粉病:当病情指数1.83,病叶率10%时,每亩用40%戊唑双可湿性粉剂30g,或20%三唑酮乳油30ml,加水50kg稀释喷雾防治。

(4)小麦纹枯病:当病株率15%~20%,病情指数6%~7%时,每亩用40%戊唑双可湿性粉剂60g,或5%井冈霉素水剂100ml,加水50kg稀释喷雾防治。

5.4 主要害虫的防治

(1)麦蚜:当出苗至拔节期百株蚜量30~50头,小麦开花末期至灌浆初期百穗蚜量500头,或蚜株率达70%时,每亩用2%蚜必杀乳油30ml,或2.5%蚜虱立克乳油30ml,或3%吡蚜灵乳油30ml,加水30kg稀释喷雾防治。

(2)黏虫:在麦田幼虫达15头/m2时,每亩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20ml,或90%敌百虫原粉30g,或40%辛·敌乳油30ml,加水30kg稀释喷雾防治。

(3)麦红蜘蛛:在小麦红蜘蛛发生时,每亩用20%甲氰菊酯乳油30ml,或40%马拉硫磷乳油30ml,或20%双甲脒乳油30ml,加水30kg稀释喷雾防治。

5.5 杂草防治

于冬前小麦分蘖期,或越冬后小麦返青期,双子叶杂草可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等,单子叶杂草每亩用3%世玛乳油30ml,加水30kg稀释喷雾防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