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个朝代对历任皇帝的称呼都不一样?

一棵倔强的小韭菜


自秦始皇称帝以来,中国历史上大概有过四百多位皇帝。秦始皇把古代的“三皇五帝”称谓作了个总结,觉得“皇帝”是最高的称号,自称“朕、孤”,以示至高无上的权威。

秦亡汉兴,汉代君王沿袭了皇帝的称号。但是刘邦驾崩之后,却有了谥号、庙号。即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文帝刘恒崩后,谥号“孝文”,庙号太宗。景帝谥号“孝景”。以至于自刘恒以降,汉代帝王谥号都带一“孝”字。武帝刘彻即位后,始设年号。建元、元光……天汉、太始等等,遇到大喜或大悲时则爱更改年号,所以武帝在位期间有年号十几个。习惯上,我们称汉代皇帝的谥号而非庙号、年号。一是有的皇帝无庙号,二是有的皇帝年号太多,不方便称呼。而习惯性的把汉代皇帝谥号前的“孝”字不加入,便造成了今天我们熟知的汉武帝、汉献帝等。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大都沿袭了皇帝即位后即定年号,驾崩后则谥号、庙号的习惯。只是朝代更迭频繁,未世之君太多,无人给封谥号,更不用说庙号了,所以有许多“末帝、后主”的称谓。

到了唐代,李渊年号武德,死后谥号“光孝皇帝”,庙号高祖。李世民即位后改元贞观,死后谥号文皇帝,庙号太宗。李治即位后,年号多达十几个,无法祥述。谥号弘孝皇帝,庙号高宗。所以,后人称呼唐代帝王,多以简单易记的庙号作习惯称呼,而非冗长的谥号和诸多的年号。

宋代大抵如唐,皇帝们年号不一,谥号多为四字,庙号多为二字,所以我们习惯上称呼宋代皇帝的庙号太祖、太宗、真宗等。

朱元璋一统中原后,在应天称帝,改应天为南京,改元洪武。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朱允炆即位后,谥朱元璋“高皇帝”,庙号太祖。终明一朝,除英宗祁镇因被俘而两度坐朝,启用正统、天顺两个年号外,其余十五帝都是一个年号。由于年号比较顺口,又不象“太宗、高宗”似的诸朝皆有,年号也不会重复出现,所以自朱元璋起,明朝皇帝人们习惯上称其年号。例如“永乐、嘉靖、祟祯”等。清代亦是如此,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习惯上沿袭了明代的称呼,直称年号而非谥号、庙号。比如称乾隆皇帝而非称清高宗,称咸丰皇帝不习惯称清文宗等等。

另外,称呼年号为皇帝在位时即可称谓,不用避讳。比如皇帝在位时可以称“洪武爷”、“乾隆爷”等,至于皇帝死后,称呼已经在民间成刁惯了,所以流传了下来。


非空


怎么称呼皇帝,在古代是非常有讲究的,搞得不对就是大不敬的杀头之罪,儿戏不得,根据题主的意思,应该是后世怎么称以前皇帝的问题,即皇帝死后人们对皇帝的常用叫法或者今天人们谈历史对历朝皇帝的常用称呼。

掌心盘点了一下,称呼历任皇帝一般有称庙号的,也有称年号的,各朝各代都有不同,因为皇帝一词是秦始皇发明,也就是到了秦朝才的,所以我们就从秦朝讲起:

一、秦用主要世系称呼。后人对秦朝对皇帝的习惯称呼是按世系来的,因为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自称始皇帝,所以我们称之为秦始皇(开始的皇帝,第一皇帝),其子胡亥,则称为秦二世,往后由称三世,四世,等等,直至万世(制度设计是好的,可惜只传了二世)。

二、汉至隋用谥号或庙号称呼。谥号是继任皇帝对前任皇帝死后的评价,这个制度在周朝就存在。后人对历任周王都用谥号来称呼,比如周武王、周平王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谥号,到汉朝又恢复。并一直存续下去,比如,高皇帝刘邦、孝文皇帝刘恒、孝武皇帝刘彻、孝宣皇帝刘询,光武皇帝刘秀等,都是谥号。当然,个别帝王除了谥号外,也有习惯称呼庙号的(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中被祭祀时用的代称,原则上只有功绩高的皇帝才配享有)。汉朝皇帝里真正有庙号的只有五个:太祖刘邦、太宗刘恒、世宗刘彻、中宗刘询、世祖刘秀,所以我们一般不用庙号去称呼汉朝皇帝,而是采用几乎所有皇帝都有谥号。一般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在习惯上,我们对汉至隋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文帝,而不称庙号。

三、唐至元主要用庙号称呼。从唐朝开始,庙号取代谥号,成为皇帝的习惯称呼。比如,李世民我们习惯称作唐太宗,赵匡胤我们习惯称作宋太祖。这一时期,庙号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来说,太祖、高祖开国皇帝独享,世祖、太宗是第二代,世宗、高宗是有所作为的皇帝,这都是美号,仁宗、宣宗、孝宗、成宗、睿宗、哲宗等都是有中兴的好皇帝,光宗、熹宗、哀宗、思宗则不是昏君,就是亡国之君了。

四、明朝一般用庙号或年号称号。从明朝开始,除明英宗有两个年号(即“正统”和“天顺”)外,其他所有的明皇帝都只有一个年号,因此称呼起这些皇帝来通常都用年号代替。但也有用庙号称呼,由于年号比较顺口,又不象“太宗、高宗”似的诸朝皆有,年号也不会重复出现,一般说来,明朝习惯上称其年号,如“永乐、嘉靖、祟祯”等,但也有年号、庙号都常用,比如称呼朱元璋为明太祖,也称洪武帝,朱翊均称呼为明神宗,又称作万历皇帝。

 

五、清朝主要用年号称呼。只是在书面场合也用庙号,比如,康熙有时也用他的庙号清圣祖称呼,乾隆为清高宗。清朝皇帝从顺治开始都只使用一个年号,所以人们习惯上沿袭了明代的称呼,称年号而不称谥号、庙号。比如称乾隆皇帝而很少称清高宗,称咸丰皇帝不习惯称清文宗等等。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掌心读历史


秦始皇认为周朝给先王定谥号,是以子议父,是对先人的不敬,故废除了谥法谥号,自称始皇帝,后世称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

汉朝恢复了商周古制,皇帝都有谥号(被官方承认的皇帝),但严格控制庙号,西汉皇帝有庙号只有四位,其中汉宣帝的庙号还是几十年后由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追谥的。东汉多个皇帝有庙号,但除光武、明、章三帝外都被取消了。

三国两晋大致继承了汉朝,使用庙号相对而言比较严格。比如刘备都没有庙号。

南北朝的庙号就象乱世一样乱,甚至有"无人不祖"的说法。隋朝历史太短,亡国之君杨广庙号世祖,显然太过溢美,唐朝给了炀帝的谥号流传更广。

所以从西汉到隋朝,有时使用庙号太严格,很多皇帝没有庙号,有时使用庙号太混乱,故除汉高祖刘邦外,习惯上使用谥号代表皇帝。

唐朝以后,规范了庙号的使用,谥号又变得复杂起来,一方面谥号大致雷同,另一方面字数越来越多。故而唐至元朝,习惯上以庙号称呼皇帝。

明清两朝除明英宗和清太宗外,都只有一个年号,又出现了象嘉靖、万历、康熙、乾隆这样一用时间长达几十年的年号,于是人们称呼明清两朝皇帝除了少数几个皇帝外,习惯上用年号。

说到底,这都是习惯,因为在史书仍很容易找到皇帝庙号、谥号、年号。


羽书迟


称号这种东西向来是随着时间而改变的,很难有什么称呼千古不变,就以对皇帝的称呼,有叫陛下的,有称官家的,有叫皇上的,这只是一类,还有一类称呼用以称呼之前的皇帝,这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这一类称呼,无外乎在世系、谥号、庙号、总结以及年号之间流转,这些称呼相互之间有很长的重叠时期,只是盛行的时期不同。

世系

世系的盛行时间最短,只有一个秦朝,始皇帝和二世皇帝,秦三世都不知道是不是皇帝。谥号和庙号的盛行则最长,几乎涵盖了整个帝制时代,年号也横跨两千余年。

谥号

谥号是周朝流传下来的正式说法,其本来功能是用简短的数字概括一个人的一生,分美谥、平谥和恶谥,本来就是让人称呼的。谥号在秦朝被废除,汉初重新使用,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汉朝对谥法的公正还是很看重的,有美谥,也有恶谥,以示褒贬。此外汉朝皇帝除了汉高祖和汉光武帝以外,谥号都冠一个孝字,表示汉朝以孝立国,之后的就是汉朝皇帝的谥号,如汉武帝,其实是孝武皇帝。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皇帝的谥号逐渐泛滥,美谥大幅度增加,即便君主是个昏君,也很可能混上一个美谥,到唐朝时期,谥号彻底炸锅了,不仅全是美谥,而且越来越长。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最初的谥号是“文皇帝”,很正常,结果他儿子李治加谥“文武圣皇帝”,到唐玄宗时期更离谱,先后两次加谥,成了“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皇帝谥号太长了,再像从前以谥号称呼已经不太现实,而与谥号泛滥相适应的是庙号的泛滥,从前的稀缺货庙号现在几乎是人手一个,于是庙号就成为皇帝新的称呼。

庙号

庙号的起源比谥号还早,在商朝就已经出现,但周朝将之废弃,到了汉朝又重新启用。

庙号跟谥号性质不同,开始主要用在宗庙上,没有庙号的皇帝,其祀庙过了几代就要“亲尽宜毁”,只有功劳大的皇帝,拥有庙号,他的祀庙才可以一代一代保留着,直至王朝灭亡,甚至有时候王朝灭亡了祀庙还在。

汉朝对庙号的议定很谨慎,西汉只有四位皇帝混上了庙号,文景之治的景帝都没有资格获得庙号。但汉朝开始,庙号泛滥的苗头已现,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甚至出现了两位祖(太祖曹操不算)。

唐朝开始,庙号基本成为皇帝的标配,几乎每一个皇帝都获得了庙号,于是就以庙号称呼皇帝,如唐高祖、唐太宗、宋太祖、宋徽宗等等。

年号

年号由汉武帝始创,是用来纪年的,就跟现在的公元一个概念,但最初的年号更改很随意,皇帝心情不好,改;有流星出现,改;地震了,改。

一个皇帝有多个年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元朝,以年号狂人武则天为例,在她独自掌握实权的6年时间里,她用了3个年号;在她称帝的15年时间里,她使用了多达16个年号,共计19个年号,傲视所有皇帝。

到元朝,估计是皇帝不想折腾了,逐渐形成一个皇帝一个年号的惯例,到明朝彻底定型。明清时期,除了明英宗两次即位有两个年号以及皇太极改国号有两个年号以外,其他皇帝都只有一个年号,这为以年号称呼皇帝成为可能。

延续旧制,元朝几乎都以庙号称呼皇帝;明朝则庙号、年号兼而有之,如永乐帝、明成祖,都很常用;清朝则几乎都是用年号了,乾隆帝的出现频率完爆清高宗。

综合

这个是最没有时代特色的方式,几乎每个时代都有,一般用来代称那些谥号、庙号皆无,但是朝代又不实行世系和年号称呼的,一般这种皇帝都是被废或者被杀后没人管的,如汉少帝、汉废帝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