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去与排队去死,楼市打破刚兑,中国式房闹该结束了

曾经万科活下去的标语,在整个互联网刷屏了,而今天又一则消息则开始到处传开了。

那就是在某个城市,因为万科的房地产项目大幅度降价,导致了前期业主抗议。

其实,这种人很多,也就是所谓的房闹,这类人要求房价只能涨,不能下跌,一旦下跌,就起来闹,要求退房,要求补偿。

之前的碧桂园就遇到比较极端的房闹,还有十年前,次贷危机后,房价大跌,也发生了很多房闹事件。

但今天的传闻是,万科将对前期业主进行补偿,补偿金额高达100万,这个消息一传出,互联网上又是哗然。

有人甚至说,万科一旦带了这个头,以后其它房地产商怎么办?尤其是中小房地产商,没有实力进行补偿,那么是否会被潜在客户抛弃?

到了今天晚上,万科则公开回应称,网上的传言并非真实,属于误传,真实的补偿费用并没有这么多。

万科称,整个补偿费用是20万,大大低于之前传闻的100万,而且还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客户必须接受产品的变更。

其实,接受产品变更后,才补偿20万,这个就不多了,聊胜于无,和传闻中相差甚远。

那为什么会有补偿100万这样的不实传闻出来呢?不排除有房产投机客故意为之。

这些人想拿到高额赔偿,于是先入为主,在互联网上故意造势,让大家认可100万的赔偿,让万科在舆论面前接受这个条件。

这不可谓不用心良苦,甚至可以说是狡猾,中国的房产投机客里面,很多人都是嗜血之徒,高杠杆、高投机,多张信用卡套现,为了钱,他们是什么都干得出来,何况造个谣?

为什么中国的房闹会这么厉害,只允许房价上涨,不允许下跌呢?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中国人的契约精神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契约精神是现代商业文明社会的基石,没有契约精神,就没有信用,但是中国的信用体系建设还任重道远。

一旦房价下跌,很多炒房的人就开始闹,不惜撕毁合同,要求赔偿,要求退房,经常上演匪夷所思的打砸的行为,但据说很多都是请来群众演员。

一旦涉及到利益,每个人都奋不顾身,上涨的时候,没有见这些人出来说一句感谢,一旦下跌,就都出来了。

2、炒房的人把房子当成了金融产品。

这些投机客,只允许房价上涨,不允许房价下跌,也就是说,房子成了金融产品。

而金融产品,这些年最流行的一个词就是刚兑,喊了这么多年打破刚兑,非常不容易。

要是买了银行理财,表面上和合同里都说自负盈亏,但实际上银行承担了刚性兑付,一旦不承担,很多人也会去银行闹。

中国这些年为了打破金融产品的刚兑可谓煞费苦心,不断进行投资人教育,目前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

但是,匪夷所思的是,在房地产领域,很多人把房产当成了金融产品,大量的杠杆资金进入了房地产市场炒房。

这些资金有来自银行的贷款、信用卡套现,还有其它金融融资渠道,因此金融的属性非常强,投机性也非常强。

因为过去金融领域的思维惯性,一旦出现问题,就要求金融机构进行刚兑,现在好了,这种不良行为已经蔓延到了房地产领域,甚至比金融体系更严重。

但是,房子是一种商品,而不是金融产品,商品的价格有涨有跌,买者自负,哪里能一跌,就要求退房、赔偿的。

况且,中国金融领域的刚兑也在打破,何况房地产这种商品领域,刚兑更应该打破。

现在这则消息在网上一传,万科一辟谣,反而会让房地产商减轻压力,因为这种赔偿机制,激起了除炒房投机客外所有人的气愤,在民意的支持下,开发商完全可以打破房子只涨不跌的刚兑。

炒房客想通过制造100万高额赔偿的不实传闻绑架开发商,开发商及时澄清,获得广泛的民意支持打破刚兑,炒房客很可能适得其反。

在这一点上,炒房的真的应该向炒股的学习,这么多年来,股市一直跌跌不休,没有哪个股民要求退股的吧?

股民与炒房的相比,难怪炒股的看不起炒房的,说炒房最没有技术含量,炒股毕竟是技术活,只有天才才能盈利,技术含量最高。

可以说,这些年在金融领域,风险教育工作做得最好的就是股市了,每个人都愿赌服输。

无论开发商怎么高喊活下去,无论房闹怎么高呼要求刚兑,不可否认的是,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更有夸张的是,中原地产一封信,里面形容现在房地产中介是排队去死,看谁有实力排在最后。

这封信里的内容可以说是夸大了,但也说明了现在房地产行业形势的严峻性,这封内部信流传出来后,也是到处在议论。

其实,中国的房地产不会崩盘,只会调整,不至于产生房地产危机,如日本的房地产崩盘、美国的次贷危机。

因为,中国仍然是资本管制的国家,中国庞大的货币总量还在国内打转,而房地产是货币最大的一个去处,除非中国放开资本管制,但短期、中期这是不可能的。

而且商业银行都有三成首付甚至更高首付作为安全垫,银行不出事,流动性就不会被动紧缩,就不会发生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

但是习惯了十多年房价上涨的炒房客,恐怕无法接受房价的调整,这就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了,一旦这种惯性思维被打破,他们也就能接受房价的调整了。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既然房地产不是用来炒的,就应该去金融属性,打破房地产的刚兑是时候了,中国式房闹,该结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