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鐵男腐敗門

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在2013年的落馬,對於中國汽車業是一件幸事。

落馬原因如所有其他貪官無有二致——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本人及其親屬收受鉅額錢物;違規為其親屬經營活動謀取利益;收受禮金禮品;道德敗壞。目前已經查明的非法所得超過1.5億元。

劉鐵男腐敗門

劉鐵男在原國家計委工作近15年,2008年3月被任命為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分管經濟運行調節局、產業協調司、財政金融司。2010年12月接替張國寶任國家能源局第二任局長。

他的具體受賄方式主要是利用手中的行政審批權向審批企業吃拿卡要,“工作到位”的企業能在三個月內通過審批,反之則三五年無法通過。

劉鐵男是如何影響中國汽車業的?

以汽車合資項目為例,汽車合資一般需要經過三個部委的審批:環保部對項目的“環評”程序,國家發改委對項目整體情況進行核准,工信部對具體產品准入審批。

2008年機構改革將“信息產業部”變為“工業與信息化部”,工業口的具體政策主管部門是工信部,汽車產業也不例外。工信部的產業政策司主管汽車產品目錄發佈和監管汽車行業整體運行等日常事務。

但是,汽車產業由於集中度高、產值巨大有利益、監管風險小,加之原發改委工業司設有車船處的歷史淵源,發改委至今仍保有對汽車行業投資項目審批備案,以及重大產業政策制定和修改的職能。

因此,國家發改委的核準仍是關鍵。具體負責核准汽車合資項目的部門是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而產業協調司多年來由劉鐵男分管,他點頭與否,直接關乎項目能否落地。

在業界,某車企與李鐵男關係密切、合資項目三個月就能通過審批已經是公開的秘密,而吉利2010年就完成了對沃爾沃的全資收購,國產落地項目卻一拖三年,全憑劉鐵男的個人好惡。

項目審批從辦事科員到處長、司長、副部長都參與把關,只要劉鐵男不點頭,下面層層工作人員就不會執行,整個項目審批流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催生出權力尋租的空間。

而審批中的各種不透明,核准不核准?什麼時候核准?誰核准?企業完全吃不準,所有懸念都被劉一人控制,政府規章制度只存在於牆上。

一款車型的生命週期一般為5年,因一個人的腐敗瀆職讓整個項目延遲三五年,對企業來說可能是一款全球同步最新車型淪為退市車型,也可能是錯失市場井噴的黃金期,這樣的損失是任何企業都無法承擔的。

《汽車商業評論》認為,劉鐵男案是中國汽車界的一件幸事,並非說我們抓住了一個貪官,相關的汽車政策就能夠得到貫徹,而是通過此事讓外界對包括髮改委在內的諸多工業管理部門的公正性、嚴肅性理所當然地受到質疑。

眾所周知,國家權力集中到一個部門,再畸形集中到一個人的手中,權力尋租會成為必然。如果制度不改,扳倒一個劉鐵男,還會有千千萬萬個李鐵男、張鐵男前仆後繼。我們希望通過劉鐵男的落馬,讓相關的制度能夠得到變革的契機。這是此案的積極意義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