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的“意大利炮”其实不叫意大利炮?

李云龙的“意大利炮”其实不叫意大利炮?

李云龙让二营长拉上来的这门“意大利炮”并不是真正的意大利货,而是法制1897式75mm野战炮。1897式顾名思义就是法国在1897年研制成功的火炮。由于这是世界第一款装有反后座装置的火炮,火炮射速高达15发每分钟,远超过同时代其他火炮,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放异彩,产销量高达20000门以上。据史料记载,一战时期意大利曾经从法国进口了一批这样的火炮,战争结束淘汰下来的旧货又被卖到了中国,最终在抗战战场上露面。

李云龙的“意大利炮”其实不叫意大利炮?

由于炮身上刻有意大利文,所以在一些记载中便有了“意大利炮”的称呼

小说《亮剑》一直被业内评价为较真实地还原了八路军敌后抗战的历史,但实际上距史实也还是有一定差异的。比如,小说中说李云龙的独立团在晋西北作战,可实际上八路军129师386旅,地盘应该在太行山脉的河北山西交界处,属于晋东地区。这一地区面朝平原背靠太行山,经济富庶、人口众多,所以一直是敌我争夺的重点地区。在当时,日军采取铁壁合围战术,以沿着公路铁道线修建了的大量炮楼对这一区域进行封锁控制,而八路军要打破封锁则必须得拔掉炮楼。

李云龙的“意大利炮”其实不叫意大利炮?

炮楼是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常常采用的堡垒建筑,一般采用两层的水泥砖木结构,实际上防护能力很差,大部分仅仅可以抗击普通枪弹的攻击,而用火炮则可以轻松攻克。这样的防御,放在二战中任何一支中等强国的军队面前,就是送上门的菜。但可惜的是,由于八路军的火炮极度匮乏,因此在很长时间内因炮楼封锁而陷入被动。

李云龙的“意大利炮”其实不叫意大利炮?

当时,如果八路军哪个团有一门火炮,那就能在突破封锁中极大减少伤亡,成为八路军中的头等主力。《亮剑》中李云龙自称“富的流油”,敢叫板上级并敢打平安县城,很大程度上依仗的资本就是这门火炮。当然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八路军火炮的匮乏程度。

李云龙的“意大利炮”其实不叫意大利炮?

火炮是战争中必备的武器,二战中一次出动数千乃至上万门以上火炮的战役司空见惯。然而在中国战场上,不仅仅是在敌后抗战的八路军,整个中国军队的火炮也缺少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1935年,国民政府统一整编预备炮兵部队,发现全国可用于野战的火炮仅有456门,而实际上,抗战期间能够发挥作用的火炮数量长期仅仅维持在两百门左右

,在日军强大的火力面前自然相形见绌。

李云龙的“意大利炮”其实不叫意大利炮?

曾经有这样两段关于中国军队使用“意大利炮”的记录,其中一段是1944年日军进攻洛阳,国民党第一战区炮团的一个营在洛阳坚守10余天后撤退时因日军袭击和道路原因把12门“意大利炮”遗失,结果因丢失贵重的火炮,炮兵营长被押解到重庆军事法庭判刑。而另一次则是一位叫做白修德的美国记者在1944年湖南战场的战地记录,他写道,“当发起进攻时,他们(中国军队)得到了2门大炮负责支援,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生产的75毫米炮。只有200发炮弹,所以用起炮弹来好像一个守财奴数金币一样。中国士兵步行上山,死在太阳里,他们没有掩护,没有空军,大炮。8月底,日军发动进攻,5天后,这支中国军队完全消失了”。根据上面两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到火炮在中国军队的匮乏程度,

一个战区火炮能力甚至不如日军一个师团,一个军的炮火能力还不如日军1个大队。

李云龙的“意大利炮”其实不叫意大利炮?

由于火炮数量与日军差距巨大导致战场火力处于绝对劣势,所以中国军人在抗战战场上往往只能付出更多的流血和牺牲,以视死如归的勇敢迎着炮火冲锋或者在猛烈的炮火下坚守成了无数战斗中最常态的画面,以至于我们今天国歌中都是“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这样的歌词。然而,血肉和鲜血在与炸药和弹片的对抗中是要付出大得多的代价的。我们翻阅抗战史发现,几乎每一场战役,中国死伤都要远远大于日军。可以说,整个抗战史是一部中国军人用血肉之躯对抗日军飞机大炮的历史,这种悲壮、落后及痛苦,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刻骨铭心。

李云龙的“意大利炮”其实不叫意大利炮?

“意大利炮”是法国在1897年研制的火炮,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的时候,这款火炮已经问世40年了,设计已经落伍,科技含量不高,假如当时整合全国之力,中国能不能大量制造出来呢?

李云龙的“意大利炮”其实不叫意大利炮?

答案其实是肯定的。实际上,从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开始,在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精英的主导之下,中国的大地上就逐渐建立起了一批炼钢厂、机械厂、化工厂甚至兵工厂……这些工厂企业和那批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一起构成了生产火炮的基础。其实,早在20世纪初,上海的江南制造局炮厂的生产技术水平,就已经能够生产同口径同技术水平的火炮了,1905年仿制成功的克虏伯式14倍75毫米山炮,基本实现了零件全国产,累计生产了近500门。甚至一些有远见的地方军阀主导的兵工厂也制造出更大口径更先进的火炮,如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沈阳兵工厂,生产过100毫米、105毫米甚至240毫米重型榴弹炮,山西军阀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也生产过75毫米、88毫米山炮野炮。

李云龙的“意大利炮”其实不叫意大利炮?

这些产品表明,中国人其实在当时是完全有能力制造出自己的火炮的。尤其是当年受到日本严重的军事威胁,按照正常的逻辑,中国当时应该举全国之力维持并增强这种能力,如果能在即将爆发的反侵略战争中实现火炮的大规模量产,那么中国军队实力将有一个质的跃升,牺牲则会大大降低。

然而,事实却是令人失望的。实际上,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中国自产火炮的能力不是在提升,而是在萎缩甚至最终丧失,原因令人唏嘘。

李云龙的“意大利炮”其实不叫意大利炮?

江南制造局大门

民国时期由江南制造局发展而来的上海兵工厂,一直深受资金不足、管理落后、政治干扰以及内部腐败等问题的困扰,75毫米野炮产量每月只有一门,甚至比不上清末时期同规格火炮的产量。

李云龙的“意大利炮”其实不叫意大利炮?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这个厂被肢解撤迁,从此再也没有制造出同类火炮。而两军阀建立的沈阳兵工厂和太原兵工厂的命运更是令人唏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拥有亚洲先进工艺水平的沈阳兵工厂完整落入日寇手中,并在其后十四年的侵华战争中为日军生产了大量轻重武器。七七事变爆发后太原兵工厂也很快陷落,大部分机器设备被日军抢走运走,以战养战。至此,中国几乎完全丧失了火炮制造能力。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参战国的武器产量统计数据,整个二战期间,美苏德英日等国家的中大口径火炮年产量数以万计,而中国的这个数据居然是少到可以忽略不计(迫击炮除外)。

李云龙的“意大利炮”其实不叫意大利炮?

在沈阳兵工厂与240毫米重大炮炮弹生产线合影

李云龙的“意大利炮”其实不叫意大利炮?

太原兵工厂

兵工厂的悲剧只是缩影,这背后其实是国民政府对自身重工业军事工业的忽视。战前,国民政府曾花费巨额的外汇从西方工业强国进口了大量武器装备,也曾装裱起一支貌似强大的军队。但这些武器装备一旦在战争中损失,又被敌方进行了封锁,就成为了永久损失,无法再补充。而如果当时把这些宝贵的外汇投入到建设厂房、购买设备、发展重工业、培养人才上,使中国具有设计和大批量生产火炮的能力,那抗战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