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工作,我跟老板说我是不婚主义,不结婚,不生小孩……

今天,我想讲一件有点沉重的事。

女生在职场上,越来越被歧视了。

以前只要你已婚已育,企业还是愿意招的。

现在,就算你已经生了孩子了,企业也会很戒备——他们担心的是,万一你接下来就开始生二胎,那该怎么办啊。

很多企业宁愿要没经验的男生,也不愿意要有经验的女生了。

傅莹在两会期间说了,二胎政策本身是好的,然而从现实效果看,女性在职场上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了。

有个做HR的朋友说:他们公司的招聘启事上,绝对不标注“男生优先”,怕引起争议,但是收到简历,直接按性别筛。

女生的基本不看,尤其是25岁以上的女生,“感觉她们不是在生一胎的路上,就是在生二胎的路上”。

另一个HR说,他们公司还是会招女生,只是给女生的薪资会开得更低,特别是接近育龄的女生,底薪一再下降,他的原话是,“不然就要白白承担女员工生育期间几年的薪资,公司会肉痛啊”。

更不公平的是,招聘的时候,不是同等条件下更倾向于招男生,而是同一个岗位,哪怕男生比女生条件差、能力差,还是首选男生——因为他是男生,上来就加10分。

除非女性应聘者具备碾压性优势,否则,她们找不到工作,通常只有一个原因:性别不合。


为了工作,我跟老板说我是不婚主义,不结婚,不生小孩……


企业们很坏吗?

坦白说,也不能这么说。企业毕竟不是慈善机构啊。

做老板的朋友们都说,每天压力太大了,分分钟有可能倒闭。

如果对女员工特别关怀,给很长的产假,交齐各种保险,要找人顶替她们的工作,等她们回来,还要创造条件让她们顺利重返职场,这对每天处于生死存亡的公司来说,要求有点太高了。

一个老板朋友讲了他的经历:

2015年1月8日,新员工入职,招了一个90后小美女,感觉赞赞的。

3月1日,参加小美女婚礼,作为老板,包个2000是起步价。

2015年5月28日,接到小美女邮件,已经怀孕两个月,医生建议静养,作为老板,含泪发了个祝福。

2016年3月17日,小美女产假结束,终于回公司了,第一件事就是发了满月酒请帖,作为老板,再包个1000吧。

8月31日,小美女在群里发了个红包,告诉大家她怀了二胎,要继续在家养胎。作为老板,飙泪发了个祝福。

2017年3月,接到小美女邮件,说老公事业成功,准备辞职回家,做全职妈妈,感谢2年多来的关心,在这家公司学到了很多。

时光回到2015年1月8日,他作为老板,感觉自己招了个假员工……


为了工作,我跟老板说我是不婚主义,不结婚,不生小孩……


正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职场女性,都不敢生孩子了。

宁波妈妈深夜被解雇

看到一则新闻,一位宁波准妈妈,已经怀孕,是个需要被照顾的弱势群体。

7月份的时候,公司负责人在微信群里发布消息,要求上报当月营业额,并且强调10分钟之内上报。

当时是10点23分,已经深夜了,这位母亲早已经入睡,未能及时回复。

10分钟之后,负责人在微信群里通知她:“你已经被解雇了。”

她醒来之后一脸懵,怎么睡个觉醒来,突然就被解雇了?

知道事情之后,她非常愤怒。

10点23分,早就已经下班,员工已经从工作状态调整为生活状态,时间不属于公司,而属于个人。你凭什么要求我在深夜,10分钟之内回复你的工作安排?

事情最后的处理结果是:这位妈妈把公司起诉到法院,获得18000块钱赔偿。

赔偿是拿到了,工作也丢了。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根本不能构成辞退一个员工的理由。

辞退王小姐,很有可能不是因为企业口中的“怠慢工作”,而是因为王小姐是孕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但是一些企业又怕孕妇影响工作,于是便变相来辞退孕妇。

如果你怀孕后企业给你加大数倍任务量,下调车间或者转移办公地点。或者培训新的助手,并把你调到一个无关轻重的岗位,不要怀疑,可能就是在逼迫你主动提出辞职。

工作真的不敢丢!

朋友的朋友,从她的朋友圈看,一切都似乎很顺利,前不久她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完成了一个大工程,把出名挑剔的客户搞定了,老板还发给她们团队一大笔奖金。

我跟她提到这事,笑着说,你真厉害,简直是人生赢家。

她听到这个,却忽然红了眼眶。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她掉眼泪。

平时,她总是以女强人的形象示人,面对任何事情,她都能妥善地处理好,从来没有喊过苦、流过泪。

但这一次,不知怎么,她坚强的面具却被卸了下来。

半晌,她稍微平复了下情绪,这才告诉我,其实,那段时间正是她最煎熬的时光。

那几天,公司忽然派了任务给她,她临时组建起了工作团队,各种状况频发,事无巨细都需要她去解决,她忙前忙后,操碎了心。

偏巧的是,她刚满三岁的儿子在那时生起了病,高烧烧到快40度,久久不退。

她工作抽不开身,丈夫也在外地出差,赶不回来,于是她只好让自己年迈的父母从乡下赶来照顾孩子。

工作上的重担和孩子的病像两块巨石一样压在她心上,她几次觉得自己快到了崩溃的边缘,想丢下工作,赶去医院抱着孩子大哭一场。

但是她的责任感使她不能这样做,她逼着自己打起精神,在团队的同事面前,不露出一丝一毫动摇的情绪。

她问我:“你说,我是不是真的是个很不称职的妈妈?每次想起来,就觉得对不起宝宝,很想哭。”

听完她的诉说,我忍不住感慨:“你真的太坚强,也太不容易了。”

她忍不住苦笑一声:不坚强,又能怎么办呢?工作真的不敢丢!

不敢嫁!不敢生!

一个朋友说,她的同事怀孕之前月薪1万多,生完孩子回来,岗位上已经有人了,而且干得比她之前好多了,她直接被打入冷宫,调到莫名其妙的部门。

目睹这一切的她,完全不敢生孩子了,怕被边缘化。

之前还有一个粉丝说,她的部门要提拔一个总监,她和另一个男生都是候选人,她业绩更好一点。

老板找她谈话,假装不经意地问她,有没有这两年就生孩子的打算。

她瞬间秒懂了,只要她说“有”,升职这件事就与她无关了。

所以她当场表态,三年之内坚决不生!

她说,隔壁部门还有个女生,为了升职加薪,直接跟老板保证,自己是不婚主义,不结婚,不生小孩,老板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为了工作,我跟老板说我是不婚主义,不结婚,不生小孩……


“这个时代,对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职业女性,就会有人说你不顾家庭,是个糟糕的母亲;如果选择成为全职妈妈,又有人会说,生儿育女是女人应尽的责任,这不算一份职业。”

那么,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是什么呢?是事业与家庭完美兼顾。

当地时间2018年9月24日,美国纽约,曼德拉和平峰会在联合国总部举行,新西兰女总理杰辛达-阿德恩抱着她的女儿出席活动。


为了工作,我跟老板说我是不婚主义,不结婚,不生小孩……


每每看到一些生完孩子之后立刻返回职场的女性,就觉得这已经是女性最强大的巅峰了,但是她们也没能得到网友们的理解和善待,反而被网络上的喷子喷成筛子。

比如边哺乳边走秀的超模马丁、一边做头发、涂指甲一边哺乳的超模吉赛邦辰、亦或者是边哺乳边演讲的冰岛议员温努尔·布劳·孔劳兹多蒂尔。

不都被网友唾骂,骂她们不知廉耻,在公开场合哺乳吗?


为了工作,我跟老板说我是不婚主义,不结婚,不生小孩……


那么,现状摆在这儿了,我们该怎么办?

呼吁国家政策扶持?说实话,短期内,没什么卵用。

呼吁企业良心发现?那更不可能。

这个社会就是这么残酷,不是什么童话。

真正有用的事就是,把你自己变得强大,在职场上才有议价权。否则你就会被选择、被淘汰、被边缘。

生育之前,就要在职场上,建立你的不可替代性。

老板和上司都不傻,你要建立他们对你的依赖性。

怎么样才算是安全的呢?你要足够专业、足够牛X。

要么,培养代替你的新人的周期,比你的生育假期长;

要么,培养代替你的新人的成本,比等你回来的成本更高。

那么,老板就拿你完全没办法,只能乖乖含泪等你回来。你要做的,就是把竞争壁垒抬高,换了你,短时间内,谁都替代不了。

比如一个朋友,她生孩子之前,在一家智能电子公司当品牌经理,只花了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市场总监的位置,之后两三年,她越来越强,谈了很多大单,手里有很多客户资源。

她生孩子才两个月,公司的CEO就开始追着她,坚持不懈地问,“孩子都满百天了,还不回来么?”“孩子该断奶了吧?还不回来么?”

其实啊,职场上也一样,你强,你就是攻啊。

提醒大家,一定要早早做好职业规划,眼光要放得更长远。

不要以为你现在22岁,还年轻,就可以随便应付工作。

你如果不从现在开始积累技能和资源,想生孩子之后再去积累,就来不及了。

你现在一切的努力,都是将来跟老板谈判的筹码。

生孩子期间,一定要保持学习的状态,不要与社会脱节。

一个粉丝,之前在化妆品行业,怀孕期间,因为先兆流产,辞职在家养胎了。

因为不能出门,她每天更是专心研究化妆品行业的最新知识了。

她甚至去国外的网站,啃英文的资料——以前没有大量时间系统学习新知识,现在刚好可以了。

然后她开了个公号,每天把自己对行业的最新认知,写下来。

这个号由于太专业,大众看不太懂,但是成功地引起了某个化妆品公司的注意。

对方就直接邀请她去做品牌总监,收入比她生孩子之前,高3倍。

千万不要让自己有职业空白期,哪怕你在家当全职妈妈,也不要完全断绝和职场的联系,不要停止对专业技能的学习。

重返职场的时候,要找好定位,放下自尊。

如果你生孩之前,在职场的地位还不够稳固,那么,重返职场之后,就要接受从头开始。

别忘了,企业是为你的能力和价值付费,不是为你的年龄付费。

你还得接受,要和比你小几岁的新人竞争,甚至被比你小几岁的人管理。

你现在要思考的,不是什么所谓的自尊,而是怎么重新确立自己的价值。

有一个女生,她当了三年全职妈妈,决定回到职场的时候,立马就进入了高考状态。

她把应聘当成一个项目来操作。先看大量行业资料,更新知识储备;再去一些一般的公司面试,当做试验,找到自己的问题,每次进行复盘,然后进行知识和技能补足;最后再去应聘目标公司,一举成功。

是的,重返职场真的很难,非常难。但是也不用压力太大,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因为每个妈妈都是一个优秀的项目操盘手。

连熊孩子这么难搞的项目都能搞定,还有什么工作做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