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拒绝,才能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学会拒绝,才能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1

我曾经因为不懂得拒绝,让自己陷入一场苦战。

那是一年前,年底,每年中工作最繁忙的时间段。就在这个节骨眼,阿姨打电话,说有一事相求。

阿姨小时候待我不薄,这个忙肯定要帮。还没等她说出下文,我就答应下来。

很快,就为自己的豪爽付出代价。

深夜11点,邮箱内躺着一封电子邮件。几天后,阿姨要去国外参加一个学术交流会,需要递交一篇几千字的音乐学论文。既然是国际性学术会议,论文肯定要以英文形式提交。我大学毕业时考出高级口译证书,阿姨觉得将这篇论文翻译成英语应该不成问题。

哪里是不成问题?简直是鸭梨山大。

工作这几年,接触外籍人士的机会少得可怜,几乎把英语词汇和语法都还给了老师。此外,论文中满是一些专业词汇,不是一般英汉大词典能查询到的。

只能挑灯夜战。从第一句开始,就嗅觉到这次翻译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奋战了几个昼夜,把自己熬成黑眼圈,总算勉强把译文交给阿姨。

由于是“仓促应战”,译文的质量可想而知。为此,阿姨好一阵子和我不开心,还说我在敷衍她、没有拿出真才实学。

我简直比窦娥还冤。

早知道是这个结果,真该在一开始就委婉拒绝。

别人有求于自己,如果在能力范围内,伸出援手是应该的。但如果勉为其难呢?是拒绝、还是忍辱负重?大多数人愿意选择后者。然而不懂得去拒绝,常常会适得其反,让自己陷入极其被动的境地。

超出能力范围的要求,我们应该尽早说“不”。与其到最后原形毕露,不如在一开始就远离这个烫手山芋。

学会拒绝,才能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2

如果说亲友的请求,拒绝起来还想对容易些。一旦老板或上司对你提出不合理要求,该如何应对?

我的同学晓莉是一家连锁超市的店长,为人谦和、工作踏实、肯干。她带领的团队,每年销售业绩位居总公司第一。老板对晓莉的工作表现很满意,经常邀请她去家里用餐。

晓莉觉得这是和老板套近乎的好机会,每次无论再累,都欣然赴约。时间一长,晓莉和老板的关系很熟。

有一次,老板没法去送孩子参加培训班。他很自然地想到晓莉,让她代自己送孩子。本来,晓莉还以为老板只是临时让自己当救火队员,可事情远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简单。后来老板一有什么事情,就会找上她。接送老板孩子、辅导孩子功课、订购私人旅行飞机票、送一些重要物品等。

尽管内心颇有微词,但为了所谓的前途,晓莉只好继续充当老板的“私人保姆”。正因为这样,她的老公一直颇有微词。

晓莉一开始就没有处理好与老板间的关系尺度。原本想拉近彼此私人关系,没想到却陷入对方的生活琐事中不能自拔。虽然表面上被老板“器重”,实则是被无偿榨取她的“剩余价值”。

老板要求办理的私事不可全盘接受,那些完全超过工作范畴的琐事,就应当理性地拒绝,否则就会影响自己的生活。

不要因为他是你的老板或上司,就丧失拒绝的底气。其实这就是一场博弈,老板也不一定指望你会答应。而像晓莉这样大包大揽,老板乐得做甩手掌柜。

永远记住,老扳更看着你的核心竞争力。当你有说不的底气,请不要放弃这项宝贵的权利。

学会拒绝,才能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3

这是一个荒诞的故事。

在一座小县城内,夜间赶路会遇到一个怪人。他从后面猛冲上来,一把抢走手上的包或其他东西。如果去追,他会边跑边喊:“跑啊,来追我啊!”似乎没人能追上他,自然没人看见过他的容貌。

小A在夜里遇到这个怪人,新买的手机被一把抢走。他没跑几步就气喘吁吁,眼见抢劫者的身影越飘越远。

仅仅一天后,抢劫者的尸体被发现,手中还握着小A的手机。据法医鉴定,死因是过度跑步导致心肺器官衰竭。谁会这么傻?明知不行,还要拼尽全力跑下去?最终查出的幕后黑手,原是一名长跑运动员,一场车祸让他不得不提前退役。他不知从哪里习来魔法,让别人的双腿不受大脑控制,奔跑到死也不会停歇。

“恶魔”终于被制服,却冷冰冰地说出这番话:“人一辈子都在努力向前奔跑,为了前面的目标、名利、金钱或者尊严。只要开始跑,就很难再停下来,只要开始跑,腿和身体就不属于你,停下似乎意味着死,可是一直跑人也会死……”

故事的情节是假的,但是用了极具夸张、讽喻的手法,把当代人的生存状况描摹出来。

每个人的面前,有一个个物化的目标——名利、金钱或者尊严。要攫取他们,唯有不断工作,不断压榨自己。一旦停下来,似乎就是一场灾难,一个不能饶恕的错误。只有不停奔跑,才能心安理得。

可生理和心理终有极限,过度透支,终会让我们不堪重负。

这个时候,我们是否该拒绝内心过度膨胀的欲望?

学会拒绝,才能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4

亚健康乃至过劳死,正成为年轻人身体健康的杀手。“年轻时拿命赚钱,年老时拿钱养命”、“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不经意间在身边上演。

我的高中同学丽娜,读书时是学霸,工作后是“三高”(高学历、高职务、高收入)女性。光鲜背后,却是鲜为人知的辛酸。进入外企工作六年,她每个月只休息两三天。作为完美主义者,不允许工作中有一点点瑕疵。她从行政助理,一直做到市场总监。

然而她开始失眠。好多事要她操心,根本静不下心。头发开始大把脱落,哪怕用了很多护发素也无济于事。脾气越来越坏、情绪越来越糟,常因一些琐事大动肝火。心里更是一阵阵恐慌,总觉得无法完成既定目标。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让她在工作中老是出差错、开小差,这在她以前的工作学习中很少发生。

她开始抱怨自己,暗自发誓要更加努力、要集中精力,不过这种心理暗示却毫无效果……

事情发展到最后,她吞下了一整瓶安眠药,好在父母早有提防,她没有过早香消玉殒。

加班、超时工作……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其奉为一种企业文化。还有大量成功学书籍,对此大加赞许。年轻时应该拼搏、不该贪图安逸,然而要取得成就,一定要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吗?

相比“活下去”这个终极目的,任何名利都只是手段和途径,不该本末倒置。

一旦你的工作开始对身体产生严重伤害,我们应该毫不犹豫的挥起“奥卡姆剃刀”,坚决地加以拒斥。

牺牲一点眼前的名利、放缓一些前行的脚步、拒绝一些不合理的加班熬夜要求,是在为你的未来蓄力,更是人生的终极意义。

拒绝,会让别人不高兴、不舒畅。不过相比内心的委屈,宁愿产生这种暂时的副作用。毕竟,你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只有学会拒绝,你才能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