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蘭花的莖腐和軟腐

在蘭花栽培養植的過程中,應該說絕大多數蘭友都會遇到莖腐或是軟腐的病害侵擾,每年少則兩三苗,多則上十苗因此而“駕鶴西去”!如果遇到的是普通草,那還少些心痛,若是價格較為昂貴的稀缺品,高檔品,甚至是絕品,那就真的是“痛不欲生”了。筆者在多年的蘭花養植中,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在不斷總結慘痛的事例中,總結出如下經驗,與諸君分享,希望能幫助到您。

小議蘭花的莖腐和軟腐

蘭花莖腐和軟腐,所謂的什麼什麼病菌,其分子結構等等,我們是不必理會的,因為例如我和絕大多數蘭友都是看不明白的,也無須清楚其構成。竊以為:防治兩腐,關鍵是防,治是治不好的,一旦發現問題,終究無力迴天!

小議蘭花的莖腐和軟腐

那該如何判斷如何防呢?

無論是莖腐還是軟腐,初發時,是沒有任何徵兆的,是無法用肉眼判斷其是否攜帶病菌的。病發的症狀為蘭葉呈明顯脫水狀,甚至收縮捲曲,短時間內散失生命力,直至倒苗死亡。這個時候你若輕輕用手掰一掰患病蘭苗,蘭苗明顯散失挺拔性狀,扯開夾腳,葉基部發褐、發黑,即是軟腐。一般來說軟腐的蘭苗,只要將其剪去,不另行處理也是可以的,一般不會影響到其它健康的蘭苗,出現軟腐,十之八九是澆水時不注意,夾心積水或是水中的淤泥積累而導致腐死。最把穩的處理方法就是,取出整株蘭苗,剪去腐苗,清理假鱗莖附近的枯萎苞膜,在甲基託布津、多菌靈、高錳酸鉀(三種藥隨便選一種即可)兌水溶液中浸泡15-30分鐘後取出陰乾,處理好傷口後重新栽植。傷口的處理有多種,最常見的是用傷口塗抹劑或是滴蠟封口。

莖腐病就嚴重了,筆者嘗試過多種方案,暫未找到有效的治癒方法,一經發現莖腐,無力迴天。莖腐,是病毒從假鱗莖內部或某個面爆發,造成假鱗莖迅速腐死,因其是從蘭株內部發病,所以更加難以判斷。葉面短時內沒有明顯脫水性狀,但有部分葉會出現褐色細密斑點,後斑點逐漸蔓延至大部分頁面甚至全葉,整苗枯死。

小議蘭花的莖腐和軟腐

筆者認為較為穩妥的預防措施是:

1、保持引種蘭苗的健壯度,不要貪圖便宜,購買老弱殘苗;

2、移栽時先進行蘭株和土壤的消毒;可採取整株浸泡在藥液中的方式,或是整盆移栽後浸泡藥液的方式。整株浸泡15-30分鐘左右,取出,自然晾乾後再移栽。(藥液:甲基託布津、多菌靈或者高錳酸鉀兌水1000-3000倍)

3、定期對蘭株進行葉面消毒操作(藥液:甲基託布津、多菌靈或者高錳酸鉀兌水2000-5000倍)。

4、酷暑時節(4-9月),儘量避免分株操作,不得不進行的分株,要處理好傷口。

5、儘量避免連株整盆浸泡或者劈頭蓋臉似的澆水方式,儘量讓水珠不在夾心葉內滯留,盆面噴水,澆透,排除盆內汙漬、廢氣。(俗話說的上吐下洩式澆水法)。夏季澆水要選擇在太陽落山以後,溫度稍降的時間段,一般在6-10點內為佳,水源要清澈乾淨。

6、植料要選用充分殺毒和發酵過的,高溼度及重水養植環境,要保證植料顆粒的粗放,便於透氣濾水。

一般來說,自然養植環境的蘭草,抗病能力強,適應能力也強。只要我們稍加註意,是不容易引發大面積病蟲害的。養蘭並不難,只要肯走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