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黑夜就爲逮一隻蟋蟀,一隻賣了11萬,在外打工的人都回家了


在山東寧陽泗店鎮和周邊幾個小鎮上,立秋過後每年的8月份,在外打工的人們會成群結隊的返回家鄉寧陽泗店,夜出早歸奔波在田間地頭就為了逮一隻小小的蟋蟀。這是今年8月15日晚,一位“蟲農”每天凌晨兩點下地抓蟋蟀。蟋蟀的身價少則幾十元到幾百元,多則能達到上千上萬元。家裡的主婦則用特製的工具將抓到的蟋蟀裝好拿到蟋蟀集市進行交易。

每年立秋前後至9月中旬,期間吸引了來自北京、天津、上海、西安、瀋陽等二十多個城市的近2萬名蟋蟀愛好者前來收購,據統計蟋蟀愛好者僅收購蟋蟀的花費平均每人達2-3萬元,交易總額約為5億元。去年最貴一隻賣出16萬元天價。

寧陽蟋蟀歷史悠久,早在2500年前的《詩經》中就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記載。“鬥蟋”活動始於秦漢,興於唐宋,盛於明清,寧陽鬥蟋以個頭大、性情烈、彈跳力強、善鬥兇狠而馳名,古代被譽為“江北第一蟲”;其中又以泗店鬥蟋最為著名,歷代被奉為皇宮貢品。


寧陽鬥蟋品種繁多,有青、黃、紫、紅、黑、白等6大類260多個品種,載入古譜的名貴品種有大黑青牙、蟹殼青、青麻頭、鐵頭青背、琥珀青、黑頭金赤、紫黃等。“大蛐蛐叫的聲音很響亮,你隔著好幾十米就能聽到了。聲音粗、渾厚。”有經驗的“蟋蟀獵人”說。“蟋蟀從牙上分類就有老紅牙、黃板牙、掛線紅牙、血紅牙等,好的鬥蟋要“頭大、牙長、腿粗”,並不是叫得響,戰鬥力就強。”

秋天的時候,在曹家村一位農婦握著1600元現金,臉上樂開了花,而收蟲人則像覓得寶貝一樣將剛剛買來的蟋蟀藏到箱子底部。除了曹家村一村民將一隻蟋蟀賣出了1.5萬元的高價,還有的村民將捕來的蟋蟀賣出了5萬元的“天價”。有了這“天價”蟋蟀,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每到這個季節當地村民便一股腦地鑽進地裡捉蟋蟀。據說,這小小的蟋蟀每年能給當地帶來至少1個億的收入。

蟋蟀愛好者們說:“主要是看品相,再一個就是大小、個頭。要求頭大突出,脖子要寬。”“收過最貴一隻兩萬塊錢,一年在蟋蟀上最少投入七八萬塊錢。”“一天最起碼收1500個,每年要收幾萬只。”一個泗店鎮居民說這一季抓蟋蟀、賣蟋蟀少則能賺三四萬,多則能賺十幾萬。每年8月,這裡的居民幾乎陷入“抓蟋蟀、賣蟋蟀”的“瘋狂”狀態,甚至到白露過後,這種現象才會漸漸消失,人們開始投入到原本的工作中去。


因為鬥蟲的巨大需求,蛐蛐身價連年攀升。去年,在寧陽市場上最貴的一隻,據稱被天津商戶買走,價格是11萬元。被商人買走的蟋蟀會被人工養殖一段時日,而後流向全國各地,在一個個圓柱形小瓷罐中開始它們的“角鬥士”生涯。不論白天黑夜,幾乎整個寧陽縣的農地溝壑中,都會有捕蟲人的身影。與此同時,來自全國各地的玩家和商販都會聚集在此,收購蛐蛐。“寧陽的蛐蛐交易,其實說的就是泗店。”一位鎮裡工作人員說。

蟲王的傳奇,一般都是被送上用來賭區區使用,運氣好的會讓主人一夜暴富。2016年,有位上海玩家在寧陽花萬元買了一隻蛐蛐,回上海後“戰無不勝”為這玩家掙了300萬,蛐蛐死後,他特意火化並親自送它回山東“老家”入土為安。市場熱乎的背後,也有隱憂。更多圖集和深度人物故事,請點擊關注頭條號圖說江淮,帶給你有溫度的視覺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