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房價3萬,上海房價5萬,北京房價6萬,這裡房價已突破10萬!

說起國內的住宅樓盤價格王,位於上海灘黃金地段的湯臣一品,恐怕是很多人首先想到的答案,而它的價格也總是牽動著人們的神經。

根據媒體公開報道,湯臣一品A棟35樓於2017年10月31日網籤,總價2.05億元,面積597平方米,單價達34.3萬元/平方米,破掉當年上海房價紀錄。

杭州房價3萬,上海房價5萬,北京房價6萬,這裡房價已突破10萬!

不過山外青山樓外樓,同年11月21日,據香港Knight Frank公司提供的數據,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買家買走了位於“香港之巔”的Mount Nicholson樓盤兩套相鄰的房子,總共支付了11.6億港元。

這兩套房子中較小一套賣出了5.6億港元,按照香港房價的計算方式,其單價為13.2萬港元每平方英尺。

按市場匯率折算,這相當於每平方米售價約122.4萬元!這相當於湯臣一品每平米價格的3.5倍之多!

香港房價到底恐怖到什麼地步?香港年輕人買房到底有多難?有個港片叫《維多利亞1號》為我們很好的詮釋了。

電影中,主人公為買房拼命工作,不但幹著多份兼職,甚至還偷賣公司資料,最後勒死生病的父親騙得保險賠償,才勉強湊夠首付。

然而2007年,香港樓市瘋狂颷升,業主坐地起價,她這才意識到,無論她怎麼努力賺錢,也趕不上香港飛漲的樓市。

杭州房價3萬,上海房價5萬,北京房價6萬,這裡房價已突破10萬!

最終,她精神崩潰,在維多利亞小區上演連環殺人案,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嚇得業主以原價賣給她房子!

雖然這只是一部電影,但卻真實反映了香港年輕人買房的艱辛。對於香港的房價,只有財富金字塔頂端的人能夠坦然,絕大部分都是揹著房子過活,形同蝸牛,不同的是,蝸牛的房子是天生的,香港人是被別人強加的!

也是在2017年,張智霖買房啦!不要懷疑,這是張智霖在香港的首套房!

2006年,袁詠儀懷孕的時候,張智霖在香港寶雲道租了一套面積220平方米的豪宅,月租是15萬。

2007年,一家三口又搬到306平米的山頂道花園臺豪宅,當時租金差不多每月是13萬。

2010年,他們又搬到了位於淺水灣道25號、面積約278平方米的福慧大廈豪宅,月租10萬左右。

總是拖著一家三口不買房,張智霖的原因就一個,覺得房價太貴了、不划算,“如果我用買房子的錢來租屋,我可以租到一百三十幾歲。”這話似乎挺有道理的...

不過2017年,張智霖終於被高房價掰彎了,以9180萬港幣在淺水灣區購入一個高層豪宅,約246平米。

除了明星我們來看看普通大眾。

同年2月,香港TVB連續播出5期《有房萬事足》,講述香港的年輕人是怎麼在房價飆升的情況下,奇招百出,用盡洪荒之力買房。

節目一開始TVB就吐槽香港房價:現在的香港房價,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癲”,房價高,人均住房面積又很低。

節目說,港人的平均居住面積每人只有150呎(約合14平方米);

杭州房價3萬,上海房價5萬,北京房價6萬,這裡房價已突破10萬!

劏房(tāng fáng,類似於內地的群租房)戶的人均面積更是隻有48呎(約合4.46平方米)。

香港的豬,每隻都有50呎到80呎(約合4.6-7.4平方米)的豬圈。

TVB感嘆:人不如豬啊……

21歲的Vivienna十分看重房子。

正在讀大四的她,人生格言不是知識改變命運,而是……買房改變命運。

為什麼?因為“有樓房在手,人家就當你是神”……

Vivienna定下了一個26歲前買房的宏偉目標,為此,她接了十幾份兼職,每月收入達到四五萬港幣。

她的擇偶目標也非常明確:年紀大的男人,因為三四十歲的男人大多事業有成,最重要的是:

他可能有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