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巷子,一幅美妙絕倫的鄉村畫卷……

老巷子,一幅美妙绝伦的乡村画卷……

老巷子,一幅美妙绝伦的乡村画卷……

暑假我帶著孩子回老家探親,終於有機會走進嚮往已久的紅崖村老巷子,感受那古老的鄉土民俗氣息。

老巷子,一幅美妙绝伦的乡村画卷……

寧夏隆德紅崖村的“老巷子”,被譽為寧夏最美的老巷子,它東靠巍巍六盤山,依山傍水,綠樹環繞,古樸靈秀。這個很普通的小村莊,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主巷子雖只有200餘米,但房屋依山一層一層,錯落有致,那些別具一格,古香古色的建築風格,就是一幅美妙絕倫的鄉村畫卷。

老巷子,一幅美妙绝伦的乡村画卷……

每個古村落,都會有關於它的一段故事,在這個古建築裡,不僅體現著豐富的民俗文化,還會有它獨特的精神價值,凝固了我們中華民族頑強的生命力和偉大的創造力,更承載著厚重的鄉土文化。

我們去的那日午後,剛下過一場陣雨,空氣清新,花草樹木都被雨水沖洗得鮮嫩而亮澤。車停下來後走了不遠,高大的石門上“老巷子”三個字便映入眼簾,讓人的內心一下子湧起一股激動與興奮,那種古老誘惑著人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邁進這條幽深的老巷子裡。踩著被雨水沖洗得潔淨、刻著歷史年輪的石板道路,似乎有種虛幻的鏡頭定格在腦海裡,又似乎有種穿越的感覺。那種質樸,粗狂的美觸動了我的意念,偶爾一個轉身,彷彿回到了幾百年前的故事裡。望著老巷子,不由得想起了戴望舒的詩,似乎看到一個撐著油紙傘,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忽然又消失在了巷子那頭。再往前走,忽而又像進入了一個世外桃源,空靈幽靜,也會使人的內心變得平靜而柔軟,不覺陶醉在其中。

老巷子,一幅美妙绝伦的乡村画卷……

老巷子裡蔥蘢的老樹,蒼老的古井,皺紋深陷的老石磨以及長滿野草的牆頭等古鄉村建築,在現代文明建設的浪潮中,敲擊著優美的旋律,吟唱著歷史的歌謠。

當踩著古石階靜靜地,一步一步漫遊在處處煥發出農耕文化獨特魅力與勃勃生機的百年老巷子裡,看一磚一瓦下面隱藏著的關於村莊的歷史,一陣涼風撫過臉頰,漂泊的心似乎找到了歸宿。撫摸著那些被歲月的風雨浸蝕過的土牆,石磨渾厚與凝重的皺紋,我感到摸到了鄉愁的脈搏,“突突”地跳動著往事的滄桑,那一刻,感覺時間的無情和鋒利,正劃破歷史的長河,涓涓地往前奔赴,再不復返 。那些古磚古瓦,木格窗戶,還有那古石雕,把遠去的影子都重疊在光陰的皺褶裡,勾勒出一輩輩的村民在年復一年的春種秋收裡的喜怒哀樂,講述著艱苦歲月裡的百態人生。

老巷子,一幅美妙绝伦的乡村画卷……

我們順著巷子左側狹窄的石階上去 ,一座拱形的,完全用大小不一的石塊壘砌的石門吸引著眼球,頂端有一杆酒字旌旗隨風搖曳,似乎在歡迎著遊客。穿過拱形的石門,有杯子那麼粗的一股清澈的流水順著青灰色的石崖面飛瀉而下,流在下面另一塊大石頭上,發出“嘩嘩”的、悅耳的響聲,像鋼琴彈奏出美妙的音樂。這股吟歌跳躍的流水,就是源自紅崖村的一口百年老井,建築師用幾塊石頭改變了它的脈搏,也就賦予了這口老井的藝術生命。崖面上草木碧綠,青苔蔓延,不遠處的一口老井上,轆轤,井繩和木桶依然還在,我們好奇地探頭向井裡望,井裡還有水,女兒不由自主地搖著轆轤打水,轆轤發出“咯吱咯吱”悠揚的伴奏,把老舊的時光纏繞在井繩上,解讀老村過往的煙火日子。行走在這裡,是那麼的幽靜閒適,聽著潺潺的流水聲,身上的疲憊與煩惱也似乎被沖洗掉了,感到身心輕鬆愉快,有種進入古園林夢幻般美的享受。

老巷子,一幅美妙绝伦的乡村画卷……

老巷子的黃土牆上,老樹根上,隨處可見綠油油如絨毛一樣的苔蘚,它們飽含著雨水,瑩瑩發亮,讓人忍不住隨手摘一簇衣葉,用手指頭輕輕地擠一下,瓊漿般的綠汁就流滿了指縫間,溫潤而爽滑。青苔沿著雨的足跡,纏來繞去,張起時光蒙塵的網,堆積著孤寂生活的高深禪境。苔蘚吸附了塵世裡的喧囂,用極致寧靜的心,蔓延著人間緣聚緣散的古老傳奇。

老巷子,一幅美妙绝伦的乡村画卷……老巷子,一幅美妙绝伦的乡村画卷……

老巷子是歷史遊走的血脈,行走在幽靜的巷子裡,看著馬槽里長出的雜草,倍感親切,使身心立刻會得到放鬆。還有那些石桌石凳,會使人浮躁的心緒一下子沉穩下來。悠長的巷子裡,紅軍牆,百家姓,蜂窩,羊圈,無不彰顯著舊日的痕跡,嗅聞著古味濃濃的老宅院,有種想住進去,體驗那久違的鄉土農家原始生活的衝動。那些沐浴著時代風雨的老舊的原色木頭,老戲臺,磚雕照壁,古牆畫,都刻著歲月蒼老的痕跡,讓人看到了民俗文化的淵遠流長與博大精深。望著關著的大門,彷彿仍然能聽到門環清脆的咣噹聲。當走進農家小院,會使人聯想到,毛上炕上,曾經住著一個痴情的女子,她每天都會站在石門外,在朝霞和夕陽裡,如水的眼眸向遠方眺望,痴痴地等待她遠行的愛人。她在老巷子土牆的木條上,刻下了“我在老巷子等你”的精典愛情語錄,這句話演繹著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也成了忠貞不渝的愛的象徵。“我等你等你等你……我會把前世裡打開的一扇門/在油燈耗盡之前/輕輕地輕輕地合上”,當讀著本土詩人郭靜的《我在老巷子等你》這首詩時,我被一個女子的柔情和執著的等待所感動,那苦苦地深情期盼,讓人感到有些心酸和敬佩,我想,那個多情的女子,一定用她堅韌的痴等,換來了她甜蜜幸福的生活。

老巷子,一幅美妙绝伦的乡村画卷……老巷子,一幅美妙绝伦的乡村画卷……

老巷子裡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座高聳的烽火臺,那色彩斑斕的古畫,那掉了泥皮露出碎石塊的牆壁,那堅固的木頭支架,都靜靜地在夕陽的烘托下,彷彿在敘述著那些人們並不知道的人文歷史。當沿著木頭的階梯拾級而上,恐高的我有種眩暈的感覺,心也似乎被提了起來,飄在半空中。站到頂部瞭望,視野開闊,不止是老巷子的美景,就連山這邊半個隆德城的輪廓也盡收眼底,這真是一架天然的“望遠鏡”,讓人領略更美的山水風光。一陣微風吹過,眼前似乎閃現出往昔的刀光劍影,耳邊響起了鼓角聲聲,馬嘶槍鳴,那些馳騁的腳步,似乎穿越了時光隧道,仍然在這古老的村落裡迴響,是那麼的厚重而清晰。

老巷子,一幅美妙绝伦的乡村画卷……

這裡曾無數次成為爭奪隆德縣城的指揮中心。發生在隆德境內的戰役不計其數,其中重大的戰事,如宋金奪德順軍之戰,成吉思汗拔德順州,李自成攻佔隆德城等,都曾在紅崖村安營紮寨,運籌帷幄,指揮戰事。1935年秋,紅軍二十五軍長征途經隆德,其先遣部隊宿營在紅崖村,召開黨委擴大會議,研究部署工作,為該村留下了鮮明的紅色革命文化印記。老巷子崖壁上依稀可見紅軍長征路過時留下的紅漆標語:“參加紅軍,北上抗日”的字跡,記錄著鐵流二萬五千裡的征程。

老巷子,一幅美妙绝伦的乡村画卷……

儘管現代文明建讓石磨,木犁,連枷等農具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但它們的品質和精神,就像漸遠的村莊一樣,永遠烙印在老巷子的骨頭裡。這裡現仍然傳承和弘揚著濃厚的鄉土文化氣息,已成為中國書法之鄉,繪畫之鄉,明間文化藝術之鄉,據說當地的村民,人人都能寫繪畫,多才多藝。展覽館裡,那遒勁有力的書法,細膩多姿的剪紙,精美的磚雕,栩栩如生的農民畫等明間藝術品,技藝精湛,巧奪天工,無不凝結著老巷子人的智慧與藝術細胞。

老巷子,一幅美妙绝伦的乡村画卷……老巷子,一幅美妙绝伦的乡村画卷……

如今的老巷子,早已從山溝溝裡走了出來,向世人展現著它不凡的魅力,已發展為農家樂餐飲,家庭客棧,茶館,酒吧等經營活動,是一家集綠色生態、養生度假,觀光娛樂,休閒健身為一體的旅遊度假村。當你遊得累了,餓了時,走進農家小院,坐在木凳上,看著眼前的青瓦石牆,飛簷翹角,古樸典雅的古建築,拋卻了城市的吵鬧與爭鳴,呼吸著山野清新甜潤的空氣,聆聽著鳥兒的鳴叫,細細品嚐著當地特色的風味小吃,那是一種多麼愜意的享受!

老巷子,一幅美妙绝伦的乡村画卷……

老巷子,以它的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和現代文明,吸引著人們絡繹不絕地靠近它。朋友,當你煩了,倦了的時候,就來老巷子轉轉吧,“我在老巷子等你”,你來或者不來,老巷子都在含情脈脈地靜候著,這裡一定會讓你忘掉煩惱,滌去疲憊,讓你身心愉悅,精神舒暢,留戀忘返。

老巷子,一幅美妙绝伦的乡村画卷……

田靜瑋,農民,出生於寧夏六盤鎮,現居內蒙,有散文,詩歌發表在《巴彥淖爾晚報》、日報,系杭錦後旗作協會員。

老巷子,一幅美妙绝伦的乡村画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