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的泡椒鳳爪公司:這雞爪4元一袋,中國人卻能每年吃掉2億袋

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其實並不是子虛烏有,食物才是人生存的根本。說起吃,想必許多人都十分的在行,甚至可以說已經挑剔“成精了”,但有一種食品估計口味再刁鑽的吃貨都不會拒絕,它就是泡椒鳳爪。國內有一家機構曾做過調查,在風靡世界的所有小吃中,中國有3種小吃在全球範圍都十分受歡迎,它們按照知名度來排名的話分別是衛龍辣條、有友泡椒鳳爪和蔥油餅。而在這其中,泡椒鳳爪能夠成為風靡世界的小吃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有友這個品牌對於許多人來說或許還是不怎麼熟悉,但對於熟悉它的人來說,便會知道有友就是國內泡椒鳳爪行業裡面的佼佼者。

低調的泡椒鳳爪公司:這雞爪4元一袋,中國人卻能每年吃掉2億袋

昨天,證監會發布消息稱,有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IPO申請成功通過發審委審核,即將走向資本市場的舞臺。這也就是說,我們如今每天休閒時所食用的泡腳鳳爪竟然將要成為上市公司的產品,實在是出人意料!據有友食品公司本次的招股書顯示,有友公司從2014年開始到2017年上半年泡椒鳳爪所佔的營收比例均高達75%以上,這就意味著有友公司其實能夠上市靠的就是賣泡椒鳳爪這一單一的產品。

其實也正是因為這一原因,有友食品所生產出來的泡椒鳳爪即使在國內擁有大量的消費群體,但卻仍舊不被人看好。而這也就直接導致有友公司在2015年首次開啟上市之路的時候,就直接被人攔截在半路上,不得不終止上市之旅。本次的上市,有友其實早在2017年12月份的時候就已經提交申請,這已經是第二次衝擊A股市場。可儘管說這次有友成功通過了審核,但許多的投資者還是不看好這家被稱為國內的“泡椒鳳爪第一股”,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其產品過於單一。

低調的泡椒鳳爪公司:這雞爪4元一袋,中國人卻能每年吃掉2億袋

不過當我們回過頭來看有友這次的上市事件的話,便會發現有友其實這次也是在利用資本市場的資金作為雄厚的支持,來為自己擴寬產品線,進而達到打破產品單一這一不知不覺間就被投資者所戴的帽子。其實除了有友以外,在資本市場上還有兩家公司與它扮演著近乎同樣的角色,這兩家公司就是絕味鴨脖和周黑鴨。2016年11月,周黑鴨登陸香港聯交所;2017年年初,絕味鴨脖登陸國內的A股市場。其實在上市之前,這兩家公司的產品也十分單一,只不過這兩家公司與有友公司存在著一個極大的不同點,那就是這兩家公司均在線下擁有大量的門店,即使產品單一也可以支撐其每年高達數十億的高業績。

反觀有友公司,其絕大部分的銷量其實都不是來自於門店,而是來自於商超等平臺的零售業務,這也就導致了其“產品過於單一”的說法。此外從整體上看,其實泡椒鳳爪業務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大家都沒注意到,那就是每包泡椒鳳爪的利潤率較低。不過這一缺點在有友看來恰好是它的優點,甚至可以說它正是靠著這一在別人看來是缺點的因素,將其變成了自己的優點,所以才能夠打敗其他的競爭對手,獨佔市場的鰲頭。

低調的泡椒鳳爪公司:這雞爪4元一袋,中國人卻能每年吃掉2億袋

據本次公佈的招股書資料顯示,2017年僅僅用了半年的時間,有友食品就靠泡椒鳳爪業務營收超過3.85億元,其中平均銷售的價格為28.84元每公斤。按照這一數據來推算的話,其實2017年上半年有友食品總共銷售了多達1335萬公斤的泡椒鳳爪。而如果我們按照市面上常見的批發價為4元左右一袋,100克規格的泡椒鳳爪來計算的話,2017年上半年僅僅用了半年的時間,中國的消費者們就消費掉了1.34億袋,中國人平均每年消費的泡椒鳳爪數字則為2.2億袋!在如此大的數據面前,這也就是為什麼說有友食品能夠將其他人的缺點轉化成自己的優點了。

此外,本次有友食品還公佈了其近幾年來的營收狀況。據資料顯示,從2014年到2016年,有友食品這3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8億元、7.52億元和8.27億元。雖然說去年全年有友食品的營收也是在8億元左右,這一看似十分穩定的業績其實包含了巨大的風險。就以國內食品行業中的領軍者娃哈哈集團為例,從2011年開始,娃哈哈的營收就已經高達678億。但它卻在2012年的時候出現業績首次下滑,全年營收只有636億元,其後兩年的營收分別為783億元和728億元。可以這麼說,正是因為娃哈哈的業績不斷下滑,一直強調自己“不差錢”的宗慶後也不得不在最近這兩年裡改口,稱將會考慮將娃哈哈集團上市。其實有友現在存在的危機和娃哈哈是一樣的,都是企業發展到了一定的高位後,需要一定的刺激才能幫助企業繼續走向更高的平臺,而上市,就是最佳的選擇。

低調的泡椒鳳爪公司:這雞爪4元一袋,中國人卻能每年吃掉2億袋

其實除了這些商業上的分析大家並不是十分清楚外,還有一點許多人到現在還是“被矇在鼓裡”,那就是許多吃貨們竟然不知道,其實他們每天聲稱“要吃5包泡椒鳳爪才能有動力上班”的有友泡椒鳳爪,其實是具有國家發明專利的食品!而申請這一發明專利的人,其實就是有友食品的創始人鹿有忠。

其實要說鹿有忠發明泡椒鳳爪的話,完全就是一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事件。早在1994年的時候,鹿有忠就已經開了四家酒樓,年營收超過500萬,有一次,鹿有忠在自己的餐廳閒逛的時候,發現一盤滷菜中漏掉了幾個雞爪,向來節省的他便直接將其直接丟進了自己家裡的泡菜罈子裡。幾天之後,鹿有忠突然想到了這些雞爪,撈出來一吃後,發現這經過泡椒泡過之後的雞爪又脆又酸爽,口味十分不錯。一個人的口感畢竟不能代表大眾,於是鹿有忠向許多的顧客都推薦了這道泡椒雞爪,結果發現絕大多數的顧客吃了都十分滿意,而且還打包帶走了許多。靈機一動下,鹿有忠便將自己所“發明”的泡椒雞爪申請了專利,泡椒雞爪也由此有了一個更加文藝的名詞,也就是“泡椒鳳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