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教很好,育不够!真是一针见血!

中国教育,教很好,育不够!真是一针见血!

马云谈中国教育:教很好,育不够!

他曾是一名有性格的英语老师,如今已是叱咤风云的商业大佬。有人爱他,有人恨他;有人羡慕他,也有人嫉妒他。然而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对教育,对教师这个职业,始终有一种割舍不断的使命与情结。

他说:“知识可以被传授,智慧可以被唤醒;知识可以被传授,但文化却是玩出来的。”我深以为然。这里的“玩”迸发出的是一种对未知领域源源不断的好奇心与好胜心;是一种对生命探索的热情与执着的信念。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不仅在于“教”,更在于“育”。为人父母,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等,在孩子的成长中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文化的传承,需要整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大智慧!

点燃别人心中的灯

优秀老师可唤醒孩子智慧

“老师最重要的职责是发现人,每位老师都有机会点燃别人心中的灯。”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人们讨论很久,辩论很久。人到底生下来是好的还是坏的?我想人生下来可能一半是好的,一半是坏的。但是由于教育,由于老师,由于整个文化环境,我们把人身上好的这一面不断地唤醒,不断地扩大,把善意和智慧唤醒,把恶意和坏的东西遏制。这是老师可以做到的,这是教育工作者可以做到的。

知识可以被传授,但是智慧可以被唤醒。如果说一个优秀的老师可以唤醒一个年轻人、一个孩子的智慧;而另一个优秀的老师只是把知识传授出去,这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老师这个职业不受人尊重,很多地方看不起老师,甚至对教师有误解。

其实天下没有一个职业是不会被人指责的。你自己对自己要有尊重,只有你真正热爱这个工作的时候,你是不太会在乎别人是怎么看的。我现在自己作为一个商人特别骄傲,当然我做老师的时候,我也特别以自己是老师而骄傲。

中国教育,教很好,育不够!真是一针见血!

老师最希望学生超过自己

这是老师的美德

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好的学生,也不是从一个很好的学校毕业的。但是我相信我当时的老师和我的学校根本没想到有一天有一个叫“马云”的学生,能够做成今天这个样子。

这个问题请大家一起思考一下:学校重要吗?学校的成绩很重要吗?应该怎么去衡量?有的时候,人家说我们当老板,当老板是什么?老就是老师,板就是规矩,老师加规矩。

我是从小自学的英文,我是在杭州西湖边上找老外练英文,一练就是九年。我自认为我的英文发音相当不错,我们杭州师范大学那年班里面也就二十几个学生,这二十几个学生,很多都是从农村过来的,这个英文发音是要多差有多差。我特别有自信,甚至认为我的英文发音比老师要好。但是问题就出来了,我那一年的英文语音考试是59分,我自认为最得意的一门功课,语音考试居然只有59分,我特别生气,觉得凭什么——我比你还好,我比所有同学好。其他同学都听不清楚他在讲什么,但是他怎么就给我不及格呢?老师说,“你就是不及格,你必须补考。”

当然我后来去补考,补考以后62分。我后来闹到系主任这儿,凭什么?我们系主任很好奇,你念念看,我听听看。我说我是跟老外学的,怎么不及格。系主任也觉得有问题,找那个老师,那个老师说就是不及格。十多年过去了,我知道老师的用心,那个时候我的自傲,觉得自己牛逼大了,没有人点醒我。但是这个大学里面唯一的不及格一直记到现在,如果老师当时没有这么做,我以后还是这样的狂傲。他教我做人,什么事情必须遏止住。

今天的我可能跟中国其他老板、企业家不一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我是老师出身。老师有一个很重要的品德,这个品德是其它职业无法有的,老师最希望学生超过自己,老师最希望学生越来越好。我当这个公司的经理的时候,我比谁都希望进入我们公司的员工比我做的好,他们做得比我更成功,这是当老师最大的素质。

中国教育,教很好,育不够!真是一针见血!

中国教很好,但育不够

知识是可以传授的,但文化是玩出来的

今天大家对于教育问题的看法不一,有些人说中国的教育很糟糕。我个人认为这需要一分为二来看:中国的“教”相当好,但中国的“育”相当不够。

我们说教育有两个维度:

我们到全世界各个大学去看,中国学生在中国的学校里面,即使初高中都是属于比较差的学生,到欧美都是会成为最好的学生。这跟我们老师的教育水平,学生的勤奋,以及老师的教育方法有关系。

但是中国的育实在太差,体育、音乐、美术,这些东西基本上我们的中小学就没有重视过。

音乐、体育、美术这些东西,可以让一个孩子真正成为一个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

其实老师让学生一辈子最容易记住你的,是从音乐、美术、体育里面告诉他做人的道理。现在的孩子读书很好,但是做人的道理各方面差了很多。知识是可以传授的,是需要勤奋努力学习的,但文化是玩出来的,现在孩子玩的时间实在太少,我们老师玩的时间也很少。

教和育是两个概念,当然我们现在对于老师、对于学校的期望值太大。教的主体是老师、学校;但育的主体却是家庭,家长得参与进来。“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一点都没有说错。

中国教育,教很好,育不够!真是一针见血!

有出息的年轻人,都特别会玩

会读书的孩子也会成功

我特别鼓励孩子要会玩。最聪明的孩子,既会玩,也会读书;其次是会玩,未必会读书;只会读书不会玩很麻烦。

我招几万名年轻人,招聘下来发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些孩子,有出息的年轻人,年轻的时候都特别会玩,都特调皮,调皮的孩子容易成功,但是调皮的孩子不讨老师喜欢,这个孩子怎么这么调皮,一顿骂,活活把他的天性扼杀掉。有的孩子天性会读书,把我活活气死,因为我怎么努力都努力不过他。

同样一堂课,这种学生好像上辈子就读过书似的,所以说会玩的孩子会成功,会读书的孩子也会成功。我招聘的时候,不太喜欢那种在班里面从小到大是前三名的“好”学生,前三名的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失败概率实在太大,因为他觉得我就是最好的,我出来也得是最好的,遇到一点挫折他就掉下去了,然而社会上不吃这一套。

而往往最好的学生是什么样的呢?十名左右,读书不是很用功,他搞来搞去就是十名左右。花时间跟别人玩,学到更多。

我经常跟年轻人讲,他说我现在很迷茫,我说我比你迷茫的事情多得去了。我五十岁了,现在还在迷茫呢,把这些东西跟他讲一讲,他觉得我跟他是同类。谁没有迷茫过?谁没有犯过错误?谁对未来永远是充满自信的?别瞎扯。

中国的教不差,我们说文化的核心原因是在育上面薄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