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最是書香能致遠 閱讀點亮童心引領成長

初秋時節,走進莆田市各中小學校園,不僅能感受到清晨的陽光和走廊外的花香,還有教室裡的朗朗讀書聲。這學期開始,莆田市各中小學校加大校園“書香校園智慧閱讀”推進力度,建設導讀員隊伍,引領學生一起朗誦經典文學作品。就在不久前,市教育局組織舉行導讀員培訓,全市不少資深名師和年輕教師同臺學習,群策群力提煉閱讀反思。這是莆田市創新課堂教學的一次“大練兵”,也是打造“智慧型”“書香型”校園的一個縮影。

一個城市最美麗的風景應該是閱讀的風景,一個文明的城市應該是學習型的城市。去年以來,莆田市持續加大力度,在全市中小學深入開展閱讀工作,著力營造書香校園氛圍,在校園中掀起“愛讀書、讀好書”的閱讀熱潮。

集思廣益 全面推廣

記者瞭解到,早在2017年,市教育局多次出臺相關通知,積極推進“書香校園智慧閱讀”工作,在全市中小學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引導學生不斷形成愛閱讀、多閱讀、善閱讀的良好習慣。2017年8月28日,《莆田市教育局關於加強中小學校閱讀工作的通知》出臺,公佈中小學閱讀基本書目,拉開“書香校園智慧閱讀”的序幕。

經多方多地調研取經,去年12月22日,莆田市成立閱讀領導小組和中心指導組,進一步推進閱讀工作。今年3月2日,《莆田市書香校園智慧閱讀實施方案》出臺,分工落實閱讀書目命題,10所閱讀試點校正式啟動。根據部署,全市整體規劃中小學校閱讀實施內容,構建閱讀書單,落實閱讀數量,保證閱讀時間,注重閱讀效率,並開展多樣化閱讀活動。市教育局組織全市中小學老師進行推薦目錄閱讀題庫命制的培訓和建設,今年6月底前完成第一期小學、初中、高中共450多本書目閱讀晉級命題和審核入庫工作。

今年5月,全市師生閱讀平臺賬號全面發放使用,同時增補審題老師進一步推進審題工作。市教育局組織全市語文教師編寫課外閱讀指導教材,並在“書香校園智慧閱讀”平臺植入必讀書目、主題閱讀、經典閱讀、閱讀闖關機制,有效引導和督促有效閱讀。今年7月,成立市“書香校園智慧閱讀”導讀員隊伍,通過制定年度閱讀計劃、組織閱讀專題活動、校際閱讀交流等形式,進一步整合全市優秀教育資源,實現城鄉共讀。與此同時,以提供紙質圖書閱讀為主,將按每個班級50本的標準,各學校每學年從公用經費中列支生均不低於15元用於購買圖書,配齊更新圖書角。

閱讀成風 書香滿園

昨日下午2時許,記者來到市第二實驗小學,教學樓裡不時傳出稚嫩而有力的讀書聲。“同學們,現在開始誦讀……”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跟著教學一體化機上的視頻大聲朗讀,書聲此起彼伏,氣氛濃烈。

學校老師朱冰華介紹,此前該校已探索推廣校園“書香校園智慧閱讀”,經過幾年的實踐,並在市教育局的統籌指導下,今年引入導讀員制度。每天早上課前10分鐘以及語文課前3分鐘,通過教室裡的教學一體機播放,學生集體大聲誦讀。與此同時,學校積極營造紙質閱讀氛圍,目前圖書館藏書量達到5萬冊左右。

記者瞭解到,目前全市已有1024所學校,包括中小學、幼兒園、中職學校等,全面開通“書香校園智慧閱讀”網上平臺賬號,根據學校特色打造多功能智慧閱讀區域平臺,近50萬名學生、4.5萬多名教師參加閱讀活動,師生閱讀量為98萬多本次,教師評價閱讀出題近7萬條。閱讀正逐漸成為師生的一種習慣。

就在9月10日,莆田市小學經典誦讀一、二、五年段已在智慧閱讀平臺上線,完成所有小學年段的上線。同時,所有初中階段的音視頻錄製完成,確保本月底前上線。“莆田市‘書香校園智慧閱讀’平臺,將有5萬本電子書籍和各類各學科課程資源,並每年更新。”市教育局相關人員介紹,接下來將通過活動推進閱讀,如小學一至三年級學生,用繪畫表達閱讀感受,四到六年級通過“8分鐘講述”說出讀後感,初中生則採取徵文形式,高中生舉行主題閱讀,出發點都重在閱讀本真,讓校園閱讀迴歸本真。

採訪中,學生們對這種多渠道閱讀的方式頗感興趣。“在孩子們無憂的年華,剛好有個充滿書香的校園,是件幸福的事。”不少家長表示,現在是信息社會,校園也呈現新時代的新特色,對家校都提出新要求。這種立體式閱讀的方式,適應當前數字校園的時代特點,也符合孩子們多渠道探知世界的需求。在推進閱讀時,老師和家長共同加以引導,以紙質閱讀為主,通過平臺為輔,杜絕手機閱讀,避免學生沉迷手機網絡,才能更有效地讓孩子們愛上閱讀。

“下一步,我們將與市文廣局、博物館、圖書館以及新華書店等各部門商談,同時通過設立閱讀工作坊等,充分有效地調動社會資源,通過師生閱讀帶動家長閱讀、全民閱讀。”市教育局相關人員告訴記者,今後,市教育局每年還將推選“百佳學生閱讀之星”“百佳教師閱讀之星”“百佳書香家庭”“十佳書香校園”,舉辦閱讀論壇等,打造全市書香特色校園文化。(湄洲日報記者 許愛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