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打篮球能当饭吃吗”伤害了多少孩子的心!

一句看似平常的质问,不知伤害了多少人的心。没错,如果从总体上看,打好篮球的人不多,依靠篮球最后养活自己的人也不多。除此之外,打篮球还带给我们伤病、耽误我们文化课的学习、阻碍我们挣钱养家等等。所以呢?某些人就可以有资格让我们放弃篮球吗?

这句话从家长嘴里说出来的次数应该是最多的,特别是在中学时代,很多不懂篮球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篮球这项运动上,心中的忧虑不知从何而来。于是,他们与班主任、任课老师联合起来,一起抵制孩子们走向球场。有些家长一放学就去球场逮孩子回家学习。不知道在看的各位有多少人经历了类似的事情。

首先我们得搞清一个逻辑:打篮球、弹钢琴、学美术等等与学习文化课一样,它们本应该是平等的,如果一个孩子热爱篮球,可您非得逼着孩子去学习文化课,那么文化课同样不能当饭吃。同样的,如果一个孩子在美术素描方面天赋很好,但您非得让他打篮球,那显然也是不合适的。

一句“打篮球能当饭吃吗”伤害了多少孩子的心!

另外一点需要纠正:对同一位孩子来说,打好篮球与学好文化课的难度是不同的。但是因着很多家长、老师带有歧视的眼光,他们总认为即使一个人把篮球打得很好、就算可以靠它维持、满足正常生活,那这个孩子也是没有什么出息的。在他们眼中,孩子们学好文科课的可能性要远远高于其他任何事情,而且前途无限好。

其实,打好篮球与做好其它事情之间并不总是矛盾的,因为我接触过很多队员,他们在学习、品行等方面,同样可以做的很好。如果你不让自己的孩子尽情的挥洒汗水,那很可能他在上课的时候满脑子都是篮球场上的进球画面,再加上逆反心理作怪,孩子们很可能根本无心学习。

在我接触的队员当中,大多分为两种情况:一部分孩子篮球打的特别好,最后通过篮球高水平考试(或普招、单招)进入了一所理想大学,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有的最后从事了体育篮球方面的工作,有的选择了其他行业。另外一部分孩子,篮球打的好,但因为家长不支持(放弃了)或自己文化课不好,最终没有走这条路。

在这里我想提醒以后想凭借篮球考大学的孩子们,虽然文化课的分数线要比普通考生低很多,但从我考学时起,大部分没能成功考走的队员都是因为文化课分数太低导致的。因为有很多队员是真的一点也不学,不是自己学不会,而是放纵了自己不想学。只有一种情况除外:你的篮球水平特别高,有些学校直接把你招走(但这种情况的名额是非常非常少的,而且竞争很激烈)。

一句“打篮球能当饭吃吗”伤害了多少孩子的心!

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即使篮球打得不够好,也同样可以当饭吃。从高中到硕士毕业,我一直学的是与篮球相关的体育专业。虽然在每个阶段的校队我都不是打的最好的,但对篮球的热爱却一直没有衰减。最后来到一所高校当体育老师、当教练。自始至终,我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保持对篮球的热爱(其实是更加热爱了)。

给学生上篮球选修课、带校队训练、写有关篮球方面的文章以及制定篮球私人训练计划等等,这些都是与篮球有关的事情,也是我的兴趣所在。同时,做这些事情也带给我稳定的收入,让我可以养活自己,所以我说:即使篮球打得不够好,也同样可以当饭吃。

随着我们国家对体育事业、篮球运动的支持、重视、普及,与篮球相关的行业越来越能养活我们。各种青少年篮球训练营、体育教师、篮球教练、篮球方面的自媒体、体育记者、篮球评论员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今后不错的就业选择,关键在于我们到底对什么感兴趣。

很多家长,其实并不知道孩子的兴趣所在。如果孩子可以从篮球这项运动中获得满足感、幸福感以及充实感,那么我们到底有什么理由去剥夺他们享受这一过程的权利呢?哪怕这项运动并不能带来任何收益、利润。那么,仅仅让孩子从中获得快乐不也是值得我们去鼓励的一件事情吗?

一句“打篮球能当饭吃吗”伤害了多少孩子的心!

最后,我想谈一谈打篮球到底有哪些实际好处(与最后是否从事这个行业无关)。首先,几乎所有适量的体育运动,都可以帮助我们消除疲劳,提高学习的效率,篮球运动也不例外。它与睡眠、小憩不同,篮球运动是一种主动的休息,我还清楚记得自己上初中那会儿,每当学习学的头疼时,去操场打一会篮球就会马上好起来,屡试不爽。

第二点,篮球运动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心流体验。在打篮球的过程中,我们所有的注意力都完完全全集中在球场的每一个回合上。此时,学习的压力、工作中的烦恼、生活上的不愉快全都抛之脑后。这一刻我们才是真实的自己,每一个进球、每一次抢断等都让我们欣喜若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烦恼、没有焦虑,只有满满的幸福感、充实感。而一个人活着,不就是为了获得更多这样的机会吗?!

第三点,塑造性格、建立友谊。篮球是一项集体运动,每当我训练青少年队伍时,总会碰到性格腼腆、不爱说话的孩子。然而奇迹就在于:当孩子们在一起时间久了,一起经历了一些“磨难、困难”后,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往往都会变得开朗活泼很多。请大家注意,内向、缅甸绝对没有什么不好,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篮球这项运动可以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同样的,篮球运动中需要每个人真诚的交流、配合、互助,而这一过程又恰巧帮助我们建立更多新的友谊。无论处于哪个年龄阶段,通过打篮球我们都会认识很多不错的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些是让我们获取幸福感的一个途径,我们每个人都乐在其中。

一句“打篮球能当饭吃吗”伤害了多少孩子的心!

“打篮球能当饭吃吗?”这种思维方式太过功利性,因为我们热爱篮球的原因与能否当饭吃一点关系也没有。我们仅仅靠着对篮球纯真的爱,它不知在何时早已与我们的心灵融为一体。而物质、权利等又怎能与至高无上的精神层面作比较。我们永远也不知道打篮球到底能否带来物质上的收获(当饭吃),但我们可以确定一点:我们要坚持的打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