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我在基層做信訪:立足崗位 甘於奉獻

我叫孔祥林,是平陰縣安城鎮信訪辦主任。回顧這半年多以來的經歷,在最基層的信訪工作崗位上,我見的最多的是群眾的激動、無助和期盼的眼神,聽得最多的是群眾的怨聲和罵聲,遇到最多的是群眾的煩事和難事。在工作中,我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和一名基層信訪幹部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一顆愛心和對群眾深厚的感情,架起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

信訪工作是黨和政府聯繫廣大群眾的主渠道,是維護社會穩定的“橋頭堡”,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在工作中,我堅持求真務實,心裡時時刻刻裝著人民群眾。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力求做到件件有結果、事事有迴音,對一些疑難案件,不推不拖。在遇到特殊困難群眾時,除全力解決他們信訪訴求外,還常常為他們捐款捐物。

「原創」我在基層做信訪:立足崗位 甘於奉獻

信訪工作雖然艱辛、清苦,但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工作做得好不好,群眾滿意不滿意,關係到黨和政府的形象,關係到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大局。近年來,群眾上訪增多,工作量有所增加,我一直懷著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責任感,愛崗敬業,恪盡職守,嚴格按照《信訪條例》規定辦理各項案件,不怕苦不怕累,時時刻刻把群眾問題當家事,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旺盛的精力投入工作,經常早上班、晚下班,工作忙了甚至就不下班。

「原創」我在基層做信訪:立足崗位 甘於奉獻

作為一名信訪幹部,每天都要接待上訪群眾,信訪接待廳是鎮機關最“熱鬧”的窗口之一。來訪群眾中,有哭哭啼啼的,有撒潑罵人的,每天與來訪群眾面對面,不僅要協調解決一個個棘手的信訪問題,同時還要承受日復一日的“精神轟炸”。儘管如此,看到通過自己辛勤努力化解了一個個疑難棘手的信訪問題,換來信訪人信任感恩的目光後,我從內心深處感受到了從事信訪工作的成就感。我鎮老上訪戶張某某,甚至曾去北京上訪。我向鎮領導建議通過信訪救助使其息訪罷訴,徹底解決他的問題。通過耐心細緻苦口婆心的勸解,終於取得了上訪人的同意。看到一位老上訪戶流露出的感激目光,聽到他肯定的話語,一種幸福感、成就感由然而生,那一刻,我覺得所有的壓力、忙碌和辛勞都無足輕重了。

「原創」我在基層做信訪:立足崗位 甘於奉獻

有人說,信訪工作是“天下第一難事”,我卻認為千難萬難,有感情就不難。半年來,儘管感受著信訪工作的苦和累、酸與痛,但更多的卻是收穫後的欣慰與甜美。看著一件件信訪“老大難”問題得以化解,看著一觸即發的矛盾化干戈為玉帛,看著懸而未決的難題迎刃而解,我便從這苦澀的工作中體驗到了生活的充實與快樂!風雨過後是彩虹,我堅信,只要能為黨分憂,為民解難,吃點苦頭,值!受點委屈,值!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繼續履行一名基層信訪幹部的應盡職責,書寫對人民群眾的無限忠誠。

安城鎮信訪辦主任 孔祥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