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大学生求职时,常会遇到哪些骗局,注意了!

应届大学生求职时,常会遇到哪些骗局,注意了!

9月各高校开学季已经过去,10月底至11月开始乃是各高校大学生毕业季。不少学生在10月开始基本没有了课程,开始在外奔波,寻求工作,但可能因为社会经验的不足,在应聘中,或者是实习期中,不少大学生遇到各种各样的骗局,不仅伤财、浪费时间,最后到头来两头空。

应届大学生求职时,常会遇到哪些骗局,注意了!

在这里,为了能帮助到面临毕业大学生以及刚出社会的朋友们,小编整理些常见的求职骗局,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虚假招聘会

此类招聘会一般表现为:参加招聘会时,发现会场不是招聘单位数量严重缩水,就是招聘单位“出工不出力”,甚至有的单位收了简历之后便从此消失。国家规定,只有高校主管部门才能组织或批准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毕业生就业专场。因此毕业生在参加招聘会时,一看组织者,二看票价。通常来说,面向毕业生的就业专场要么免费,要么票价很低。

应届大学生求职时,常会遇到哪些骗局,注意了!

2、试用骗局

毕业生上岗后一般都会有三个月到六个月的试用期。有些单位利用这一条款,要么在这一期间少付工资,要么到期后蓄意辞退。毕业生就成为了公司免费的劳动力,浪费了时间,还侵害了毕业生的权益。

3、中介骗局

 这类中介往往是当求职者交纳数目不菲的中介费后,他们就会列出一堆要么不要人、要么不招大学生的单位名单,甚至有的单位根本不存在。专家提醒,学生在找中介求职时一定要弄清该中介是否合法。

应届大学生求职时,常会遇到哪些骗局,注意了!

4、承诺骗局

有些单位为了招聘到优秀人才,有时会口头许诺一些工资、住房等方面的优厚待遇。当毕业生到岗后发现这些待遇根本不能兑现而找单位领导理论时,得到的答复往往是 谁承诺你找谁去,公司没有这样的规定 !因此毕业生一定要注意:口说无凭,合同为据,关键还是签好合同。

应届大学生求职时,常会遇到哪些骗局,注意了!

5、合同骗局

磨刀不误砍柴工 ,许多毕业生忽视合同细节,导致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有些合同可能会在工资薪酬、试用期转正期、就岗分配等方面不详细,或者字眼问题有手脚,或者是其他类型的合同;所以毕业生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必要时咨询学校和老师的意见。

应届大学生求职时,常会遇到哪些骗局,注意了!

6、培训费骗局

 以录取作为诱饵骗取培训费已是屡见不鲜了,但仍有毕业生求职心切,掉入此类陷阱。有的毕业生为争取能留在公司工作,起早贪黑地干了近一个月,结果却被告知:你干得不错,但专业知识不足,公司需要对你进行培训,请先交 300元培训费。当毕业生对此进行质疑时,公司却说,不交培训费可以走人,但此前工作一个月的薪水免谈。

一般正规公司会向求职毕业生说明试用期,即使求职毕业生在试用期没有通过,也会得到相应报酬。至于培训费,一般由公司担负。

应届大学生求职时,常会遇到哪些骗局,注意了!

7、皮包公司骗局

有的毕业生没有向某公司投送过简历,却被通知去面试。为安全起见,决定上网先查一下。让人惊讶的是,当他用百度或者 GOOGLE搜索后发现,该公司居然用同一个电话、地址注册了 4个公司,涉及医药、保险、建材等不同领域。后经向工商部门了解得知,该公司已不存在。在此,再次提醒求职的毕业生们,如果接到一些自己并不熟知或者并未投放简历的公司的面试通知,应该事先向有关部门查询、核实该公司的真实情况,并上网搜索一下该公司的网站,确定其规模与用人需求,然后再去进行面试。

8、地点骗局

很多大企业在全国许多地方有分部,而参加招聘会的往往是总部的人力资源部门。因此,毕业生在应聘时容易产生错觉,以为工作地点就在总部所在的大城市,结果上岗后被分到偏远地区。对此,毕业生在面谈时必须咨询清楚,必要时在合同上写明相关条款。

应届大学生求职时,常会遇到哪些骗局,注意了!

9、网络陷阱

网络陷阱主要为非法企业在网络发布招聘信息,而这些企业有可能是传销组织,也可能是骗子组织;其次,一些企业根本不需招聘人员,但也利用招聘网发布自身招聘职位,利用招聘网对企业自身进行宣传推广,若求职者应聘基本不会被聘用。有些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便将一些过时的招聘信息也发布在网上,使得求职者常常看到大量过时失效的信息。不少网络求职者经常会接到一些莫名电话的骚扰,还有人发现自己用来求职的照片被上载到不法网站。

应届大学生求职时,常会遇到哪些骗局,注意了!

10、传销陷阱

目前中国传销分为南北,南方主要以连锁销售为主,北方以人际网络为主。传销模式尤以 拉人头 的异地邀约传销(简称 异地传销 )危害最为严重,通过人身、精神、资金等达到控制的目的。当新人刚被骗到异地后,不让打电话、断绝其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也不让其看电视和报纸,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密集地灌输一夜暴富的思想,唤起人们对金钱扭曲的追求。传销组织组织严密,活动隐秘,流动性大,发展迅猛,以几何级数层层制造骗人者和受骗者。

应届大学生求职时,常会遇到哪些骗局,注意了!

11、电话骗局

一般而言,毕业生在收到用人单位的回应后,会主动进行联系。有些人正是利用毕业生的这一心理,假借联系工作传呼或发送短信给毕业生,让毕业生给一些收费很高的信息台回电话,以骗取高额电话费。

12、职业不符

不少公司会给一些学校发来招聘通知,例如:招聘营销助理若干名。于是不少毕业生前去报名,结果就是招业务员,工作从事电话销售。还有一些单位在招聘时按照职位招聘,但毕业生报到后却安排到其他岗位,有时甚至安排干一些劳动强度极大的体力活。对于诸如此类“挂羊头卖狗肉”的招聘伎俩,毕业生一定要警惕,清楚自身职场定位,从适合自己的岗位做起,逐渐展现自己的才华,不要轻信高端岗位招聘。

应届大学生求职时,常会遇到哪些骗局,注意了!

13、扣押身份证、押金

有些非法的公司,在你应聘期间,承诺什么工作,要交一定押金,需要提前交取体检或者其他费用,最后还没正式上班就通知不用来了,或者叫了钱,最后发现公司不存在;或者是通过并在实习期,想方设法让你走,同时在此会用某些理由,扣押你身份证等手段。

14、高薪、高职位骗局

很多公司,利用大学生刚出来就想拼搏,一步踏上人生高峰的心理,开出高薪水、或者是实习期转正后升职某某职位的诱惑陷阱。让学生在培训期间,或者是未入职时交取一定的费用;或者是有些非法公司,公司非法盈利,或者是本身就是榨干骗取员工钱财进行盈利,从而员工离职频繁,需引进新水,则利用无知的大学生高薪水诱惑等手段,骗入操作。

应届大学生求职时,常会遇到哪些骗局,注意了!

同时:怎样避开求职陷阱

1、不要轻信路边的招聘信息(广告),而应该通过合法的、正当的、信誉好的信息渠道来掌握和了解招聘信息。路边的招贴广告多是非法中介机构用来骗取求职者钱财的幌子,其许诺的职位、薪水多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只有骗取求职者的求职费才是货真价实的。

2、要尽可能直接到用人单位求职,不要把求职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人才中介公司上。有些求职者天真地以为自己交了 求职费 ,对方就一定会给自己找到工作。事实上,有些 黑心 人才中介公司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收取求职者的各项费用,对是否找到合适的工作不闻不问。

应届大学生求职时,常会遇到哪些骗局,注意了!

3、求职者不要轻信对方收取报名费、介绍费之类的言语,更不要交押金。求职者有权拒绝各种不合理的收费。

4、拒绝高薪诱惑。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也没有免费的午餐,高薪虽然诱人,但首先要斟酌清楚自己的条件和特长,看自己是否能为用人单位创造良好的效益,是否能对得起 高薪 。若答案是否定的,则要在心里多打几个问号:为什么他们会录用我?多长个心眼便少一份受骗的可能。

应届大学生求职时,常会遇到哪些骗局,注意了!

 

小编寄语:求职者尤其是大学应届毕业生刚刚踏上求职之路,缺乏经验,而且防心比较低,很容易被社会上各种求职骗局忽悠,吃一堑,长一智,相信朋友们看完后也懂得怎么去挑选应聘的公司,以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