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圣米歇尔山

关于圣米歇尔山的历史我知道的不多。简单描述一下,这是一个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的故事。这座海边小山丘叫圣米歇尔山,上面建着的庙叫圣米歇尔山修道院。

它在诺曼底,相当于布达拉宫在西藏,对教徒来说是朝圣之地,对游客来说是排名NO.1的景点。其实圣米歇尔山全景得要傍晚时分天微蓝,山上亮起灯火来才好看,如果有水拍摄倒影也非常美丽。但由于气温实在太低了,体感温度大概就几度,穿着秋装的我俩白天出去一趟回酒店第一件事就是冲进厕所挤在一起抱住暖气片,夜里实在没有勇气再出去了。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圣米歇尔修道院脚下的小村子,其实大概意思跟丽江差不多,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酒店

美爵酒店

许多前往圣米歇尔山的游客会选择附近的城市落脚,比如圣马洛,但我们选择住在圣米歇尔山风景区内的酒店,景区内大多是MOTEL,价格还不便宜。我们定了美爵酒店,他们做事风格略草率。风景区里有若干酒店,但凡进入风景区的车辆,都必须是酒店的客人,所以酒店会提供给客人车辆过门禁的密码。但我们的酒店没有提前告知,所以我们的车就卡在了门禁处,后面积压了好多车。按呼叫铃,通话的工作人员不会英文。后面来了一姑娘帮忙翻译,景区工作人员也骑着小自行车赶来了,最后还是晓月打了酒店电话核实了信息才得到密码进入景区。check in时问前台为啥没提前告知密码,前台天真可爱的说,因为我不知道你们的邮箱地址呀。


酒店跟景点的位置关系如图,我们住在1号美爵酒店。景区有免费的shuttle bus将游客带到圣米歇尔山脚,游客不可以把自己的私家车开到山下去。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餐厅:

LaMere Poulard

圣米歇尔山这家餐厅,就在上山口不远处,价格较贵。特色是当地一种巨大的带泡沫的蛋饼,类似omelette,我俩都觉得一般。后来点甜品,两人揣测着法文菜单看到类似“焦糖”和“苹果”的单词点了一个甜品,结果那甜品就是口吐白沫的大蛋饼包了一些焦糖苹果酱,我俩当着服务生的面就笑出了声。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奥哈马登陆海滩与美军纪念公墓

提到诺曼底,大概人人都知道点二战关于诺曼底登陆的故事。诺曼底登陆行动中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选择了五个海滩登陆法国诺曼底。这张地图非常清晰的标注了双方攻防地理位置,从左至右依次是宝剑海滩、朱诺海滩、金滩、奥哈马海滩和犹他海滩。其中,奥哈马海滩的伤亡最为惨烈。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我们将车开到海滩边的草地上,走下沙石遍布的海滩,看着海浪一次次的涌上来落下去,捡起几块石头作为纪念。即使在明媚阳光下,人们依然被寒风吹得裹紧了大衣,在风中神情凝重的面对英吉利海峡,似乎二战时的血腥味还未消散开去。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纪念美军的公墓也设立在这里,法国政府将公墓这片土地赠予了美国,所以我们可以说也是站在了美国的领土上。我们遇到两位已无法行走的老人,被家人用轮椅推着来到这里。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在如此高龄还要到美军纪念公墓呢?我想一定是当年参加过诺曼底登陆的老兵吧。我试着揣测两位老人的心情,七十年前就是在这里,他们和战友们在硝烟中浴血奋战,那被战友们鲜血染红的奥哈马海滩,如今已是蓝天白云绿草如毯,而当年死在自己身边的战友们,却永远的被埋葬在异国他乡这片土地之下,自己不久后也将追随他们前往天国。唏嘘感慨却平静从容。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公墓里绿色草坪上,整齐排列着洁白的十字架,墓碑上刻着阵亡士兵的名字、番号、军衔、家乡和死亡日期。突然看到一个无法核实身份的阵亡士兵,他的墓碑上写着:“here rests inhonored glory a comrade in arms known but to god.” 我看到一句非常好的翻译:“埋骨于斯荣耀兵,唯有上天知其名。”当年的诺曼底海滩上多少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在这里献出生命,这个无名英雄的人生永久的湮灭在那一场硝烟中,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只留下平生荣耀埋葬于此。当时的我站在墓碑前,微风轻徐日光和煦,想起脚下踩着的这片土地,当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心中震撼不已。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纪念馆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埃特勒塔

车驶入埃特勒塔小镇,层层叠叠的房屋挡住海岸线,空中飞翔着肥大的海鸥,一声声鸣叫仿佛是在提醒我们,已从血雨腥风的战争海滩来到了一个浪漫多情的海滨小镇。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我们找到酒店,在路边停好车。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小镇,感觉除了公共设施,一切都还保持着多年前的陈旧模样。我们住在一家侦探酒店的四楼,没有电梯,一人一个20多公斤的箱子显然不可能拿上去了,于是蹲在路边打开箱子取出自己要用的物品,来来回回跑了好几次。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酒店在小镇中心,离海滩很近。很有意思的是,老板是个侦探迷。每间房都在向一位名侦探致敬,房间没有门牌号,只是挂着该侦探的照片,房门钥匙上写着侦探的名字。但不是每个人都认识所有侦探嘛,所以老板给了我们提示,“我们住的那间房,侦探有一副小胡子”。我俩上了四楼一看,有两个侦探都有小胡子,只好两间房都试了试。给线索才能找到房间的酒店,不愧为侦探酒店。末了老板还说了一句,“你们房间里有条密道哦。”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房间面积不大,家具多年使用的痕迹明显,略显陈旧,窗外便是夕阳余晖下的埃特勒塔。我环顾四周,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房间里似乎没有卫生间?别急,老板不是说有一条密道吗,原来镶嵌圆镜挂着风衣的就是卫生间的门啊,现场看还真不容易看出来。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有谁认识这个侦探吗?睡了人家还不知道人家是谁呢。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埃特勒塔镇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走到海边,大自然鬼斧神工般将断崖开凿出如同象鼻的石拱门,这是法国北方海岸线上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在凛冽的寒风中裹紧大衣和围巾,走在卵石沙滩上,忍不住去想象人们在南法海滩沐浴阳光的场景。当来到教堂所在的山顶悬崖往下看去,海岸线如一道温柔的臂弯将整个小镇揽入怀中,一只橙嘴海鸥陪我坐在崖边,听着海浪声层层推进,受这冷风也是心甘情愿。象鼻拱门一共有三个,像一家三口似的,在这岸边戏水玩耍。很多大画家来到埃特勒塔作画,其中最为声名显赫的就是莫奈,他画过很多幅象鼻山。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餐厅

这个小镇的特色菜是白葡萄酒煮海虹,就是青口。一家1851年的老店,名叫“DEUX AUGUSTINS”,有中文菜单,它对面的“brasserie pizzeria”跟它菜单一模一样,但没有中文。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鲁昂

鲁昂是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城,在中世纪的欧洲非常繁荣,它是一个在二战中遭受过沉重苦难的城市,很多古老建筑被损毁,后来才得以复建。它之所以如此声名远扬,是因为我们熟知的那位带领法国人对抗英军的女英雄圣女贞德,她就是在鲁昂以被处以火刑的。


但对于我这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唯物主义者,我是不相信一个十几岁的文盲少女得到神谕这种离奇故事的。如果真如大家所说,这是圣女贞德自己讲出来的,那我觉得可能跟洪秀全做的梦性质差不多。但无论如何,贞德在法国人无计可施的时刻,作为信仰一般的存在鼓舞振奋了法国人的士气,她的确带领着法国军队打了很多胜仗。可惜后来不幸被俘,被英国人以非常残忍且极具侮辱性的方式烧死在鲁昂(具体细节你们可以自己了解),那时贞德还不到二十岁。鲁昂老城中有一处圣女贞德教堂,是在她被处死的原址上修建的,但修建于十九世纪。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曾经关押过圣女贞德的大蘑菇。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鲁昂圣母大教堂

这是非常标准的哥特式建筑。莫奈画过几十副色彩各异的鲁昂圣母大教堂,无一例外全都是极具他个人特色的混浊笔触,就是那种近视一千度的眼睛透过沾满雨水的平光镜看出去的感觉。来,你们感受一下,我选了一副我喜欢的颜色,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酒店

best western

酒店位置不错,步行走到景点密集的老城中心不远。但停车不太方便,大门口只有街边一排公共的狭窄车位。我跟晓月刚到就捡了个空,极其激动的停了进去。下午六点到第二天早上十一点不收费。旁边有个停车表,只收硬币,不收卡和纸币,上限四个小时。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吉维尼

从鲁昂返回巴黎的路上,会经过一个被阳光与鲜花簇拥,美得像副油画般的小镇。这个小镇因印象派大画家莫奈在此居住,而声名大噪,使得全球旅客慕名前往,其中必到的景点便是莫奈故居及其精心打造的“莫奈花园”。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莫奈当年把自己大部分钱都花在了居所前的花园里,种植了各种争奇斗艳的花卉,这个花园既是他的作品,又是他作品的灵感。后来他又在花园附近挖掘池塘种上睡莲,就是在这里,他画出了传世佳作睡莲系列,其中一些被收藏在巴黎的橘园美术馆,我记得英国国家美术馆里也有。

都说日本画家葛饰北斋影响了很多欧洲印象派画家,莫奈也是其中之一,走入莫奈花园纪念品商店,中间赫然摆放着封面为葛饰北斋所作“神奈川冲浪里”的画册,莫奈本人生前收藏了大量日本浮世绘作品,就挂在他故居的墙上。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就是这个著名的睡莲的池塘,我俩神情呆滞的游玩了一番。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说到他故居的装潢,这位大胡子胖画家的室内颜色,粉蓝、艳黄,还有大量使用的碎花,严重的少女心啊。家具和装潢都很讲究,看得出来他活着的时候作品价格已经飙升了,生活还是比较富足的。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莫奈搬到吉维尼后,在这里住了40多年直到去世。他和家人的被安葬在小镇另一头教堂边的墓地里,他的坟墓就在通往墓地的小路边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一不小心就会错过。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餐厅 Restaurant Baudy

这个餐厅是莫奈生前经常光顾的餐厅,非常推荐,里面的装潢陈设展示着它的历史,重要的是食物味道也非常的棒。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ON THE ROAD


法国西北自驾到莫奈花园为止,我和晓月开着这辆男人味十足的黑色大轿车,在寒冷凛冽的西北兜了一圈,便返回巴黎了。但吉维尼与巴黎之间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足足折腾了四小时,这个悲催的故事留在巴黎篇再告诉大家吧。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生活在别处 再见法兰西(法国西北自驾之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