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最大意義,在於可能性

關於高考網上曾經有個有意思的段子:說一個人在考試之前很糾結,萬一考試超常發揮,是上北大呢還是上清華,但是等分數出來之後,發現自己想多了,根本沒有糾結的必要。玩笑歸玩笑,但是這種有意思的心理現實中真的經常存在。

生活的最大意義,在於可能性

大一的時候討論考研,大多數同學看不上本校的研究生,想著要麼不考,要考的話就要考個外面好的學校,但是當真正考試臨近的時候,想法就變了,想著不管什麼學校能考上就行。找工作的時候也是同樣的心理。大抵因為距離抉擇的時間還久,未來還有大把時間,還有大把的可能性;但是一旦考學和畢業的日子臨近,知道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想著在自己的能力內有學上、有一份工作就足夠了。

在一件事精的結果沒有出來之前,我們總是不滿於現狀,有很多憧憬,想象著最好的結果;同樣的道理,在人生之路沒有走完之前,也是有無限的可能性,有很多種選擇。有人想歸想,但是安於現狀不願改變,最後把自己活成“想的多了”那群人;有人把生活的可能性當成目標,併為之努力,最後活出了不一樣的自己。這或許就是生活的意義所在吧。

生活的最大意義,在於可能性

每個人都出生在屬於自己的特定前提裡,如家庭、出身等,這些前提你只能去適應而無法選擇,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的生活是部分“先天的”。但是生活的真諦不在於“先天”的前提,還在於後天的可能性。趙汀陽在《論可能生活》中對此作了界定:如果一種生活是人類行動能力所能夠實現的,那麼就是一種可能生活。顯然,實現更多的可能生活意味著生活的豐富多彩,是實現生活真諦的價值所在。

生活的最大意義,在於可能性

生活的意義在於可能性。很難想象一個人從一種按部就班的生活中得到幸福,正如一部看見開頭就知道結尾的小說很難討喜一樣。生活的開頭差萬別,生活的過程也應該五彩斑斕,而我們的努力就是要讓這種可能性變為現實。

生活的最大意義,在於可能性

龍應臺在給兒子的信中寫到: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為什麼要讀書,為的是獲得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的工作和生活;為什麼要進取,為的是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而不是被生活所迫,沿著規定的路線,由生活推著向前。

不要停下堅持的腳步,不要對自己說“想多了”,做生活的主人,活出無限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