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经济”浪潮下的消费风口

得女性消费用户者得天下"。随着女性收入与地位的提升,围绕女性消费需求形成的"她经济",成为零售、医疗美容、旅游等行业必争的焦点。现阶段25-35岁消费能力旺盛的女性青年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人群,中国80、90后的现代女性更加独立自主,更为关注自我的提升与修养。"她经济"的提出引领着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为商家提供了无限机遇,但其呈现的个性化和定制化特性也对传统商家的转型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女性消费经济概述

女性消费经济是指在原有消费经济的基础上,产品生产商与服务商为了促进消费经济发展而针对消费经济的主要群体"女性"进行产品研发、包装和宣传的经济手段产生的新经济形态。女性消费经济的本质在于对传统的消费经济内容进行升级,针对女性新增需求进行改良,进而完成新经济的业态转型,促进消费增长。女性消费经济的兴起扩大了传统消费经济行业的天花板容量,补充了消费经济的增量市场范畴,同时使得一部分消费经济因为女性消费经济概念的提出,得到一定规模的市场增长。女性消费经济涵盖美容、医美、服饰、健康、母婴等产业。

中国女性消费经济市场规模,2013-2022预测

“她经济”浪潮下的消费风口

来源:fsTEAM软件采编,沙利文数据中心编制

沙利文以2012年为基准年测算女性消费经济市场规模得出,2017年中国女性消费经济市场规模达到3.26万亿元,2013-2017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3.1%,预计该市场规模将在2022年达到8.55万亿元。

医美行业消费趋于年轻化,政策监管加强

颜值经济下,医美产业从最初的特殊治疗演变为大众医疗消费形式,医疗美容成为化妆品消费的延伸和升级。消费升级、女性医美意愿上升和女性抗衰老需求的增加叠加社会对医美接受度的提高共同促进了医美市场空间的不断提升。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医疗美容第三大国家,医美项目中女性消费占比达到80.2%以上,成熟女性和年轻白领是主要消费人群,医疗美容的消费趋于年轻化。

2017年起,中国政府集中对医美行业中存在的乱象进行整治,对医美行业的监管趋严。未来在政府的严格监管下,医美行业将会更加规范化,医美机构良莠不齐的问题将逐渐改善。医美市场的成熟化和规范化发展之后,消费者对医美的认识将会进一步加深,消费观念会偏向理性发展。消费者会更加注重医生的医疗技术和机构的行医安全,中国医美行业将走上规范和健全发展之路。

医美行业的高速发展吸引众多民间资金和外资进入医美行业,民营和中外合资医美机构应运而生,这也预示着行业竞争加剧。这种竞争表现在经营理念、经营体制、设备、质量、人才、技术、品牌等各个方面对行业造成冲击。在激烈的竞争中,民营医疗机构将依托体制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服务优势,吸引经营管理专家、市场营销专家和公立医疗机构高水平的医美专家加盟,成为公立机构最强有力的竞争者,并有可能替代公立医院,成为主导中国医美市场的中坚力量。此外,借助互联网App的助力运营,未来医疗美容服务预计将更加趋向于对顾客采取量身订制专属方案,客户体验得以增强。

“她经济”浪潮下的消费风口

中国国产品牌在化妆品中低端条线占比有望提高

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城镇居民总量的持续增长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步提高共同驱动了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的高速增长。从中国化妆品市场消费结构来看,护肤品、护发产品、口腔护理产品、沐浴用品和彩妆是前五大品类,占比超过90%的市场销售额。鉴于行业高壁垒的存在,且资本回归理性,沙利文认为中国化妆品行业进入存量竞争、优胜劣汰时代。对本土企业而言,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其能否在与外资品牌的角逐中占据上风。

从品牌角度出发,消费者品牌偏好转变下,本土化妆品蓄力发展。目前本土企业品牌多样化程度略低,且主要为中低端,高端居于弱势地位。外资企业品牌梯队更全面,且高端占优。国际巨头化妆品公司拥有更为成熟、完善的产品线,基本实现全跨越式发展。以资生堂为例,其产品类型囊括护肤品、彩妆、洗护类,其中护肤品、彩妆按价位和消费人群定位的不同,分为顶级、一线、二线、三线品牌,品牌差异化战略成熟,形成了阶梯型分布的多维布局。而国内老牌日化厂商如上海家化,虽然已经初步形成类似布局,品牌阶梯却不够丰富。其他化妆品企业如上海百雀羚、伽蓝集团、上美等,多品牌并线发展,但仅初步形成集团化规模,且品类多为护肤品,在彩妆品牌培养上后继乏力。此外,本土企业多深耕大众品牌,中低端相对占优,而高端品牌的培育仍为本土企业的短板,目前能与外资高端产品一较高下的仅上海家化旗下的佰草集。考虑到高端产品的研发非一朝一夕之事,未来几年内本土品牌还是以中低端为主,但在高端偏好趋势加剧背景下将逐步发展高端线。

“她经济”浪潮下的消费风口

女性消费经济未来展望

当下,女性在经济层面和世界秩序方面都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当代女性希望她们的消费对等交换到的是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从大环境来看,女性消费经济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来自两大驱动力,一是,女性作为消费服务的购买者,整体的经济独立能力日益提高的同时购买力也大幅提高,而未来此趋势也将日渐突出。二是,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女性群体超过2亿,受益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消费的便捷性和加速整合的线上及线下渠道,中国庞大的女性消费群体的购买潜力将进一步集中爆发。

女性经济能否盛行,最终还是取决于商业决策。近年来,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女性的经济能力在不断增强,成为消费增长的主要推动者。深耕"她经济"的企业将再次迎来风口,这种大环境也将会创造出新的主题经济。主题经济是继假日消费后占领中国市场消费领域的又一个重点,而女性消费无疑是主题消费中的重要组成一环。

沙利文预测女性消费经济未来的发展机会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技术、服务、品牌。技术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先驱,所以随着技术根本性改革的变化,生产及服务效率不仅大大提高,而且还能建立起稳固的"护城河"。具有落地应用场景的技术未来在中国将具有显著的发展趋势。今天消费者们更希望看到的是能够服务某个垂直细分领域的用户:一方面要把客户深入发掘并服务好;另一方面,当成功地建立起一批高粘性的客户后,可以考虑进一步在其他的相关领域进行拓展。最后,互补短板相互融合是当下的消费生态趋势,创业者应该注重跨品牌间的合作,以他人之优势弥补自身之劣势,借助平台及生态效应放大自身品牌影响力,从而打造坚实的品牌壁垒。

“她经济”浪潮下的消费风口

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全球市场战略规划副总裁兼中华区总裁王昕博士指出,企业必须更深入地了解细分市场里的女性特定需求,利用大数据分析挖掘女性产品与服务的潜在重大机会,把握女性消费经济利好政策与趋势,持续推出迎合女性心理需求的产品及服务,将女性消费需求转变为自身的商业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