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超级实用的10种阅读方法

文丨梨子

干货!超级实用的10种阅读方法

最近在看阅读技巧的书,偶然翻到了秋叶大叔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这本书不同于一般介绍阅读技巧的书,这本书中包含了秋叶大叔大量的拆书稿,以及近来读书的心得体会,提供了很多思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此书偏重于扩展思考,可以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学习,适合有一定阅读基础的人。

何谓“懂”,“心”与“董”联合起来表示“心里面掌握着各方面的情况”、“心中有数”。本义:洞悉、知道。

一本书,不是通篇阅读完就结束了,要与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融会贯通,不依赖于书,能有自己的见解,能将书里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并应用于工作生活学习中。

干货!超级实用的10种阅读方法

书中简单介绍了10种读书方法:

1、通读法

读新领域的书时,可以选用这种方法。可以先选择几本相对结构化、体系化的入门经典书,通读全书后,基本明白书中所讲的大致内容,涉及到那几个方面等等,读者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框架。从基础的概念定义出发,慢慢理解,读懂,读明白了,后期再吸收新的知识时,可以直接往框架里面套。运用这种方法,最终可形成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框架,可要想更进一步地去理解框架里面的内容,后期就要进行分析阅读、主题阅读了。

2、树读法(主题阅读)

何谓主题阅读,如果觉得有必要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至少要看十本同类书籍,总结、汇总这些书的观点,那些是重复的,那些是不同,在整理的过程中,就建立起自己的思考框架,这种阅读方式就叫主题阅读。

3、图解法

这种读书方法适合口碑好、内容多、思想含金量高的书。利用图解的方法来读这类书可帮助理解。常见工具有思维导图,读书笔记PPT等。

以《平凡的世界》为例,读书笔记应该围绕作品的外围去介绍:作者路遥的故事,此书的传奇性(销量和影响力),为什么这书能影响一代人?简单介绍主人公的经历,分析他代表了当时怎样的人?对当代青年有什么启发?我们如何在平凡的世界去努力做一个不平凡的人?谈一点自己的思考,结尾戛然而止。

4、框读法

框读法适合读一定难度的书,例如经管类图书。利用自己学到的思考框架去理解作者的逻辑,借鉴作者的思考逻辑,举一反三,最终化为己用。

5、炼读法

炼读法适合读畅销书,可能觉得畅销书也不过如此,但既然可以畅销,便一定有其成功的地方。从书中提炼出作者的逻辑,变成自己能够说清楚的核心观点。

干货!超级实用的10种阅读方法

6、逆读法

逆读法适合读作者貌似“大牛”,或者观点很有名但其实有偏颇的书,如“伪鸡汤”。运用批判性思维,提出理由,对书中的观点进行一一反驳,这也是一种学习思考的过程。

7、抄读法

抄读法适合读“大牛书”,把书中令人眼前一亮的部分、值得借鉴的地方,摘抄下来,适当的写下当时自己的感想和感悟,看看自己与作者的差距在什么地方。

8、仿读法

仿读法适合读工具书,一般工具书中会列明详细步骤,可仿照这些步骤一一去实践。

9、诵读法

诵读法适合读文艺书,例如诗歌,在诵读的过程中,加深感悟。一看到美景,只想到“啊,真好看,真漂亮。”便再也想不出别的词来形容了。如果出现这种语言匮乏、情感匮乏的情况,要多多读文艺书,以此来丰富我们的情感,充实我们的精神力。

10、闲读法

闲读法适合读快餐书,天天啃书也很累,看看快餐书,可以适当的换换脑子,也许某一天,快餐书里面的内容也会给读者带来好的灵感。

干货!超级实用的10种阅读方法

阅读技巧因人而异,因书而异。还是要自己多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去学习,去实践。

书中介绍了秋叶大叔大量的思考模型的拆书稿。从知识点介绍,然后是扩展思考,拆书建议。读书早已不再是死读书,就像书中所提到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再好的知识,如果自己不能内化吸收,不能为自己所用,也终究是别人的。

正如书中所说:

中国人做事追求“天时、地利、人和”,就是说人与环境的匹配度、融合度越高,做事情的成功率就越高。理解世界运行的基础规则,才能更好地调整我们的行为,实现高度的匹配。

还有一部分篇幅是,介绍怎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怎样进行时间管理。附了《奇特的一生》的读书随笔,讲述如何学柳比歇夫那样进行时间管理。

干货!超级实用的10种阅读方法

1、首先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

目标越明确,就容易成功。实现目标的每一步都要想清楚、计划好,剩下的就是执行了。没有目标,人容易浑浑噩噩,没有干劲。目标不明确,走弯路不说,还会时常的否定自己,整日用一个模糊的目标来麻醉自己,实际是止步不前,或是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

2、保持规律的生活

经常能看到鸡汤文,看完之后心情澎湃,像打鸡血似的,干劲十足。可没坚持几天就放弃了。是没有自控力吗?是自己不够坚持吗?不全是。

老话讲“心野了,便很难再收回来。”最近办公室里听到最多的一句抱怨是:国庆放假回来,都不想上班了。

精神一旦放松下来了,便很难在短时间内去集中精神,应付高压的工作生活。

要想达到柳比歇夫那样几十年如一日的自律生活。保持规律的生活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不用每天花时间,花精力说服自己要自律,习惯使然,这样更容易坚持,也更能将精力用在学习中,形成“心流”。

3、专注有效工作时间

市面上有很多记录时间的软件,一看上面记录着读书一小时,一问还真的是一小时都坐在那,可实际上只有十分钟是在认真看书,其余的时间都是玩手机。长此以往,沾沾自喜,其实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只有记录有效的工作时间,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有效地把控每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