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飞鹏:一技在身不怕贫困压顶

通讯员 杨贵云

秋意在汝城县显得特别浓厚,10月8日晌午时分,汝城县濠头乡高源村三江背组贫困户何飞鹏在养鸡场里忙着清扫鸡圈、喂鸡。何飞鹏说,因为绿色无污染,他家养的鸡肉质很好,如今销路稳定、供不应求,不少鸡还没长大,就被客户预订了。

何飞鹏今年42岁,家里有4口人。2014年,何飞鹏上山伐木不慎胸骨断裂,花了近4万元的医疗费,加上之前为了翻修旧屋背负的外债,一家人顿时陷入困境。

“最困难的时候连孩子的学费都交不上了,住不起医院只能回家疗养,几个月卧床不起,让村诊所的大夫开点药。”何飞鹏说,一家人就这样因病返贫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之前,何飞鹏也养过猪,但因为文化程度不高,又缺乏专业技术,产值效益不好,除了季节性地上山伐木找些零活干,何飞鹏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

近年来,汝城县把强化技能培训作为开展精准扶贫的关键措施之一,大力实施“人人有技能”培养工程,按照“培养一项技能,帮扶一个家庭,带动一方发展”的思路,对有劳动能力和培训需求的贫困户分类进行产业、创业、就业技能培训,让贫困户零成本学技术。

何飞鹏每年都会参加畜牧技术培训,因为勤学肯钻、勤劳肯干、为人热心,他当上了乡里的动物防疫员。多次的学习充电让他转变了观念,扩展了视野,增强了脱贫的信心。何飞鹏还鼓励妻子参加了育婴师家政服务培训,培训后他的妻子觉得应该摆脱传统思想和保守意识,放开手脚去干事业。

2017年,在驻村工作队的鼓励下,何飞鹏决心用好精准扶贫政策,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发展养殖摆脱贫困。项目启动后,何飞鹏得到了2500元的产业政策补贴金和驻村工作队支持援助的鸡苗,他将高源村十多户贫困户吸纳入股,成立了高鹏种养合作社。短短一年时间,合作社的肉牛就达到了30多头。

“党和国家政策这么好,让我学习了一次又一次,感觉很振作,做产业也有了些底气。”何飞鹏说,“按照这个势头,今年预计年纯收入可达4万至5万元,入股贫困户的分红能达300元以上,今年我们家就能脱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