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狗娘养的巴顿将军,在电影里复活了

2月4日,《巴顿将军》(Patton,1970)上映48周年。导演:富兰克林·沙夫纳(Franklin J. Schaffner)。

好莱坞善于造梦,造不够的永远是英雄梦。就像巴顿所说,美国人好战,美国人爱赢家。古往今来,多少个战争片打着反战的幌子,用暴力血腥的镜头满足无数和平爱好者空虚贫乏的内心。暴力与性,是电影经久不衰,且永远最受欢迎的主题。

那个狗娘养的巴顿将军,在电影里复活了

《巴顿将军》作为一部战争片,或是一部传记电影,在渲染暴力上不温不火,但是联系到整部电影的格调,算是十分恰当了。何况还有政治因素,那时候越战还没打完,还能再给广大美国青年打一记鸡血,但又不能太明显。巴顿本人的性格和经历,再加上乔治·斯科特(George C. Scott)出神入化的表演,真是占尽了便宜,想不卖座都难。

那个狗娘养的巴顿将军,在电影里复活了

巴顿倒是对女人兴趣不大,假如他还是个情场老司机,那这片子的亮点还会更多。不过他经常自诩为诗人,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古代战争情节,倒是给他增添了一点另类的优雅。

在如何塑造一个伟人方面,好莱坞当仁不让,威廉·华莱士式的英雄太过乌托邦,巴顿才是真的是肉血有肉,他都自称为狗娘养的。这部片子在整个基调上,就不是那种正统的英雄史诗,而是一个人的传奇。

那个狗娘养的巴顿将军,在电影里复活了

电影从头至尾,焦点都在巴顿身上,当然不是说,摄影机就盯着他一个人,而是影片中的情节(几次战役)、其他主要人物、众多次要人物,都为巴顿一个人服务。当然,巴顿也几乎是每一场戏的中心。

导演为了达到目的用心良苦。情节的编排不用多说,为了营造巴顿的伟大形象,他在二战中的所作所为和其他人事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仅在视觉上,就无所不用其极。

那个狗娘养的巴顿将军,在电影里复活了

巴顿的气质是演员本人呈现的,也是摄影机所赋予的。窍门是抬高的下巴和无处不在的仰拍。当巴顿一身戎装,手握马鞭,腰跨象牙手枪,胸前徽章闪烁,站得笔挺行军礼,头发和眉毛都灰白了,但掩盖不住一身的气宇轩昂,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就问你服不服?

那个狗娘养的巴顿将军,在电影里复活了

开头的这场戏是全片的重头之一,导演很有心计,让摄影机架在演讲台下,虽然没有给台下镜头,但我们知道底下是许多将去前线的士兵,巴顿在给他们战前动员。于是我们就会有和士兵们一同聆听巴顿演讲的错觉。

镜头始终固定,但有时会切到中景或特写。假入坐在电影院中,再假如自身就是巴顿口中那些“崇拜冠军,热爱胜利”的青年,情绪之激昂,肯定又是另一层次了。

那个狗娘养的巴顿将军,在电影里复活了

纵观全片,会发现在所有高级军官或政府要人中,就属巴顿最高。他不仅高大,在车上还很少坐着,总是站着,拿着他的马鞭,而且不避炸弹。路边炸弹齐鸣,天上敌机横飞,他也不管不顾。很多个镜头给了那辆从两星升到三星又升到四星的吉普车,我们远远就能看到车队中的那辆车,以及车上的巴顿。

那个狗娘养的巴顿将军,在电影里复活了

片中对巴顿有大量低角度仰拍。比如巴顿打飞机那场戏,仔细想想,其实是很滑稽的,而且有一处纰漏。但是观众们买账,看到巴顿不顾死活,一翻身就从阳台上跳下去,开始打飞机。几架敌机的子弹霹雳乓啷砸下来,竟然没伤到他分毫,如有金刚不坏之躯,其胆量,其气魄,怎能不令人折服?情绪激昂之下,也就忽视子弹从巴顿两腿间打了一溜,却没把他劈两半的漏洞了。

那个狗娘养的巴顿将军,在电影里复活了

随后的重头戏是一场战役,在这之前呈现了战前一静一动的两处场景。一个是巴顿的卧房,副官在为巴顿着装,基调是安静而庄重的,节奏缓慢。而战场上正由静转动,骆驼骚动起来,人们感觉到了什么,开始逃跑。一缓一急的交叉剪辑之间,我们知道有大事要发生了。

最后巴顿对着镜子中的自己说:“我这一生,都想要率领千军万把决一死战,这个时刻到来了。”这是仪式,生活中需要仪式,故事中更需要,它带来紧张感和使命感,往往是戏剧高潮的前奏。事实上这个“前奏”真的出现了,仔细听,会发现两个场景都间歇出现小鼓点。

那个狗娘养的巴顿将军,在电影里复活了

再看巴顿观战的段落。对这场战役的描画并不突出,甚至不算一个小高潮。因为巴顿的对手隆美尔并不在其中。不过巴顿仍然以他勇猛的军人姿态感染着我们,站得笔挺,显得比其他人都高(别人趴在垒墙上),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望远镜。

对战役的呈现并不充分,但在大远景、中景、近景、士兵特写间来回切换,形成动(战场)静(巴顿)的明显对比,能感到冲突不断积累,节奏不断加快,直到第一颗炮弹打响。

那个狗娘养的巴顿将军,在电影里复活了

牧师来视察军人精神生活的部分,也是一个大角度的仰拍。画面中,巴顿靠近摄影机,站在最高处,随后的特写还是微微仰拍。不仰拍的时候,巴顿往往会抬起他的下巴,面露一副唯我独尊的不羁气势。

那个狗娘养的巴顿将军,在电影里复活了

好莱坞很懂得诱导观众的情绪。好莱坞的理论是,故事中一定要体现人物弧光,就是说,除了要揭示人物性格,还要呈现人物性格的变化。如果人物性格一成不变,那么故事就不会有发展。

巴顿的性格孤光很明显,从一开始,直到巴顿要抢在蒙哥马利之前到达巴勒莫,三人召开作战会议,都是以褒为主,影片基调也是上扬的。这个作战会议,是巴顿唯一一处“矮”下去的,不知何种原因他躺在了沙发上,另外两个人站着。他们言辞凿凿,而巴顿理亏,我们意识到,巴顿犯错误了。

那个狗娘养的巴顿将军,在电影里复活了

接下来他果然犯了一系列“错误”,巴顿的形象开始走下坡,视觉方面马上跟上来了。先是桥头打驴,巴顿已经从一个坚毅果断、不畏生死的将领逐渐沦落为一个急功近利的战争疯子。驴被扔下河,马上接上士兵们震惊不解的表情。然后是山谷中撤职,巴顿走了,摄影机留下,那两个人骂他是狗娘养的。

那个狗娘养的巴顿将军,在电影里复活了

这下好了,从此巴顿就成了个狗娘养的。

公路上,抬着伤兵的担架示威般的停在巴顿车前,伤病嗫嚅着“送我回家”,巴顿冷眼观瞧,不为所动。同样的,车开走了,镜头留给伤兵们。“血胆老爹走了”,“对,我们的血,他的胆”。

那个狗娘养的巴顿将军,在电影里复活了

巴顿在逐渐失去人心,并在打胆小鬼一节达到最高点。但是,巴顿的形象下滑到一个残暴无性人的战争狂魔,只是为了展现巴顿性格的其中一面,是“弧光”的一部分。

果然,对全片中巴顿最“残暴”的描绘,导演手下留情了。在打人之前,他先让巴顿跪在重伤兵的床前,悄悄抹掉眼角的泪水,正如看到士兵横尸战场的那场戏,我们还没来得及痛斥战争的残酷,抱怨巴顿的好战,就给来了个巴顿亲吻士兵额头的镜头。天,他一这么做,我们就原谅他了,即使没原谅,也在心里为他找好借口了。“他打人,是因为一个铁血真汉子见不得旁人懦弱”。这下,几巴掌扇下去,“力道”并不大,从这之后,人物开始转向正面。

那个狗娘养的巴顿将军,在电影里复活了

巴顿道歉的那场戏,用了整部电影最大的全景俯拍、极低角度仰拍、大特写,这些都是正面的视觉提示。看巴顿从去教堂到开始演讲的几个场景,他像不像一个去认错道歉的军官?不像。反而像一个忍辱负重、具有强烈尊严和正义感的人。巴顿开始讲话后,镜头数次回到士兵们中间,就像影片开头一样。

那个狗娘养的巴顿将军,在电影里复活了

这里的镜头语言丝毫没有贬斥巴顿的意思,反而在提升巴顿的人格。

而且导演煞费苦心的设计了镜头与台词的接合——一到承认错误的台词,摄影机就不拍正面了,让我们看大全景,看群众。

那个狗娘养的巴顿将军,在电影里复活了

一个异曲同工的镜头是,在科西嘉岛,巴顿告诉记者他的下一站是马耳他,一名记者问:“您还打算在那里打士兵的耳光吗?”巴顿没有回头,没有答复,只给了巴顿背影一个超低角的仰拍。

那个狗娘养的巴顿将军,在电影里复活了

巴顿与布莱德利、蒙哥马利的对比,也为其形象塑造做了贡献。布莱德利太过温和,存在感极弱,蒙哥马利将军则是一个矮挫的有着滑稽英伦腔的人,几场和巴顿的对手戏都从视觉上有意“矮化”蒙哥马利,最明显的就是两国军队先后进入莫西拿后,巴顿和蒙哥马利见面,巴顿是仰拍,蒙哥马利是俯拍,显得他更加矮小了。

那个狗娘养的巴顿将军,在电影里复活了

影片前半部分节奏很好,有张有弛有亮点,后半部分就稍显拖沓了,而且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结尾和苏联将领互骂狗娘养的确实很逗),某些段落十分牵强。比如要表现巴顿性格上的转变,让巴顿走进士兵们中间,与他们说说笑笑,某国的新闻上,不是常能看到这样的镜头吗?

那个狗娘养的巴顿将军,在电影里复活了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亲民的巴顿更符合历史上的巴顿,据说巴顿去道歉的时候,他一要道歉,底下就开始咋呼,结果一句道歉的话都没法说,士兵们就这么帮他给糊弄过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