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園老人」袁枚最著名的十首古詩,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錢塘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時期代表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和美食家。

一、美人含怒奪燈去,問郎知是幾更天

語出清·袁枚《寒夜》。寒夜裡點燈看書,煙火已逐漸熄滅了,卻還是不肯去睡覺;美人實在看不過去了,便把燈搶在手裡,憤怒地問他說:“你可知道現在是幾更天了?”

二、風光如此須行樂,莫管頭顱白幾莖。

語出清·袁枚《春晴》難得天氣晴朗,風光是如此的清新宜人,人生應當及時行樂,何必去管頭髮又白了幾根呢?春光如此美好,何妨暫忘白髮與衰老,讓心情保持輕鬆開朗。“風光如此須行樂,莫管頭顱白幾莖”兩句詩,可用來勸人放寬胸懷,及時行樂。

“隨園老人”袁枚最著名的十首古詩,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三、品畫先神韻,論詩重性情

語出清·袁枚清·袁枚《品畫》。要欣賞畫,首先要講求畫中所流露的神韻;要評論詩,則要重視詩中所蘊含的性情。作者認為品畫論詩有一定的方法,畫求神韻,詩重性情,藉此便可判斷詩畫的優劣。

四、栽花忙處兒呼飯,夜讀深時妾屏燈

語出清·袁枚《遣興雜詩》。我在花園裡栽花,正在忙亂的時候,兒女們已在那兒呼喚我過去吃飯;夜裡在燈下看書,讀到深夜的時候,妾女卻把燈火拿走了。原詩描寫讀書人在田園幽居,耕讀為生,逍遙自得,樂趣無窮;而作者自然的語調,更是給人一種十分親切的感覺。

“隨園老人”袁枚最著名的十首古詩,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五、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語出清·袁枚《馬嵬》。同樣是夫妻,同樣是悲慘的遭遇,也一樣值得同情、讚揚。“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是說杜甫在《石壕史》詩中所寫的因征戰而失兒子的一對老夫妻的悲慘遭遇。長生殿裡唐玄宗與楊玉環的生離死別的眼淚,哪裡有民間遭受戰爭之禍,夫妻、父子、爺孃間生離死別的眼淚多呢?詩人關心民間疾苦,一反過去只歌詠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文風,對民間廣大的民眾深表同情。

六、不逢大匠材難用,肯住深山壽更長。

語出清·袁枚《大樹》。作者以大樹比喻才華卓越的人。那些有偉大才能的人,若是遇不到有遠大眼光的人,就不容易受到重視,就像那些大樹一樣,若是遇不到大師傅,那些堅硬的木材就不會受到重用了。該句常用來形容那些才華卓越的人,若是得不到知音的賞識,往往一生失意落魄。

“隨園老人”袁枚最著名的十首古詩,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七、老夫心與遊人異,不羨神仙羨少年。

語出清·袁枚《湖上雜詩》。作者閒來無事,在湖濱郊遊踏青。一路上游人來往不絕,都說想做神仙。只有自己心境不同,一點也不羨慕神仙,只羨慕那些年輕的少年。

八、只覺當初歡侍日,千金一刻總蹉跎!

語出清·袁枚《傷心》。回想當初侍奉慈親的歡樂日子,真有如一刻千金般的珍貴,但是我總是把它蹉跎浪費過去了。

“隨園老人”袁枚最著名的十首古詩,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九、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難言,我易言之;詩便不俗。

語出清·袁枚《隨園詩話》。別人輕易就說出來的,我就少說;別人不易說出來的,我能用簡潔明瞭的話輕鬆地說出來,這樣的詩就避免了俗套。說明創作應獨闢蹊徑,不能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

十、寒夜讀書忘卻眠,錦衾香盡爐無煙。美人含怒奪燈去,問郎知是幾更天?

語出清·袁枚《寒夜》。寒夜裡點燈看書,煙火已逐漸熄滅了,卻還是不肯去睡覺;美人實在看不過去了,便把燈搶在手裡,憤怒地問他:“你可知道現在是幾更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