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平庸,佳能EOS R“专微”初体验

2018年9月5日,佳能全画幅微单EOS R正式发布,继索尼之后,尼康、佳能也在今年迈进全画幅微单时代。俗话说好饭不怕晚,作为三大厂商中最后一个推出全画幅微单产品的,佳能这款“专微”显然酝酿已久,虽然拿到手的时间并不长,但作为一个EOS系列产品的忠实用户,小编还是想谈谈近期的拍摄感受。


拒绝平庸,佳能EOS R“专微”初体验



这款EOS R轻便小巧、五脏俱全是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新“专微”融合了30多年来EOS系列之大成,无论是握柄造型、翻转屏、还是拨盘和顶盖的设计,都能从中看出EOS系列其它经典产品的“身影”。同时,依旧延续了5D/6D系列良好的握持感。

EOS R在“Canon”标识的两侧我们还发现了立体声麦克风拾音孔,在肩屏下方加入了对焦辅助灯,这款EOSR含带存储卡及电池的机身重量仅为660g,轻量化的机身及坚固的镁合金材质具有高刚性与电磁保护效果,且对外壳接缝等处进行了防尘防递减处理。


拒绝平庸,佳能EOS R“专微”初体验



全新的RF卡口内径与EF卡口同为54mm,但作为全画幅微单,法兰距只有20mm。更近的法兰距可以获得更多的垂直光线,提升成像质量,并且与EF镜头可以通过转接环进行完美的转接。同时具有前瞻性的采用12触点设计使得镜头与相机可以高速联通,在拍摄时及时实施数码镜头优化处理,充分发挥RF镜头的光学性能。

EOS R机背搭载了3.15英寸210万像素点的触控翻转屏,支持水平方向约175°旋转,垂直方向向后180°旋转、向前90°旋转,并可显示网格线、电子水准仪等。方便各种角度拍摄,极大地增加了拍摄自由性。


拒绝平庸,佳能EOS R“专微”初体验



虽然EOS R采用了全新的按键布局,但依旧延续了多年以来的操作逻辑,使老用户也能很快适应新的按键位置进行操作。不仅如此,佳能还尝试加入了多功能条的设计,可以通过用户自定义,触摸触发多种拍摄功能切换,这点真是一大创新,增加了操作灵活性和趣味性。


拒绝平庸,佳能EOS R“专微”初体验



EOS R的EVF电子取景器采用了369万点像素,0.76倍放大倍率的设计,不仅观看时十分舒服,而且其所呈现出的色彩也堪称标准适度。手柄侧是电池仓及SD单卡槽,采用的电池也是与5D系列相同的LP-E6N电池。另一侧是左上部为快门线接口,下部则是外置麦克口及耳机接口,数据连接方面提供了Type-C接口以及HDMI输出接口。值得称赞的是当相机处于关闭状态下,快门帘自动闭合,可以更好的防止在拆装镜头时进入灰尘。


拒绝平庸,佳能EOS R“专微”初体验



“拒绝平庸”是我对这款EOSR的第二印象,之所以认为它“不平庸”,是因为它更注重实际拍摄体验,EOS R所使用的3030万像素传感器,以及全像素双核AF系统,配合翻转屏5655个对焦点位,使得对焦更加快速和准确,而且这也是目前全画幅微单产品中对焦点最多的产品。

同时,相机整体系统上也更加稳定,即便使用转接环,转接EF镜头,也能快速准确对焦,彰显佳能在对焦性能上的一贯优势。DIGIC 8影像处理器的加持,使EOS R在追焦精度与速度、高感降噪效果,以及宽容度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EOS R支持4K延时短片拍摄,在后续的固件上更新间隔拍摄设置这一功能可能也只是时间问题。


拒绝平庸,佳能EOS R“专微”初体验

EOSR宽容度对比


相比全画幅微单容易被人诟病的电池续航问题上,EOS R还是比较给力的,在拍摄300张左右照片,附带12秒4K延时短片的情况下,还剩余15%的电量,不得不说,在相机能耗方面,这款EOS R控制得相当优秀。


拒绝平庸,佳能EOS R“专微”初体验



再来看看镜头,本次试用的是一支RF 24-105mm F4L IS USM镜头(以下简称为RF 24-105mm镜头),与EF卡口的2代产品相比,取消了对焦窗在镜头红圈处增加了控制环的镜头,这显得格外的别致。以往使用EOS系列单反相机,左手似乎没有太多操作,而新RF 24-105mm镜头加入了控制环后,提高了操作效率,减轻了右手的操作负担。用户可以在机身上进行设置,更改控制环的功能,如调整ISO、光圈、曝光补偿等,不过我个人还是偏好左手调整光圈。


拒绝平庸,佳能EOS R“专微”初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标准转接环以外,佳能还推出了附带控制功能的EF卡口接环,这也为使用EF镜头组转接的用户提供了新的拍摄体验与乐趣。

放几张十一期间用EOS R扫街的样片供大家参考


拒绝平庸,佳能EOS R“专微”初体验

EOS R+RF24-105mm F4LIS USM

拒绝平庸,佳能EOS R“专微”初体验

EOS R转EF35mm F/1.4 II USM

拒绝平庸,佳能EOS R“专微”初体验

EOS R转EF35mm F/1.4 II USM

拒绝平庸,佳能EOS R“专微”初体验

EOS R转EF16-35mm f/2.8L III USM

拒绝平庸,佳能EOS R“专微”初体验

EOS R转EF35mm F/1.4 II USM


在佳能EOS R发布后,有幸也应佳能中国之邀,来到位于东京以北栃木县的宇都宫工进行参观,了解到镜头加工、组装的过程以及佳能引以为傲的SWC(亚波长结构镀膜)镀膜技术。相对于应用较为广泛的ASC镀膜技术,SWC大多用于广角镜头,像我们熟知的EF 35mm F/1.4 II USM、EF16-35mm f/2.8L III USM等都应用了这一技术,佳能SWC亚波长结构镀膜通过表面数量众多的小于可见光波长的纳米级楔形显微结构,抑制入射到镜片的光线反射现象,增加了透光率,利用这些光学镀膜技术,使得镜头可减少因光线反射而产生的眩光和鬼影现象,从而实现更高画质。而RF镜头组中让人期待的RF 28-70mm F2 L USM镜头也正是采用了ASC+SWC镀膜技术。


拒绝平庸,佳能EOS R“专微”初体验



不得不说,佳能绝对是相机厂商中最会卖产品的,EOS R稳中出彩的性能,相对更加亲民的价格设定,以及对庞大镜头组用户群的支持,如果你拥有一台EOS 5D4想增加一台副机的话,EOS R也许是不二之选,小巧轻便,电池通用、翻转屏都是它强有力的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