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觀察|泡椒鳳爪大王即將上會,有友食品如何穿透400股東?

轉自 | 第一財經

排隊時間近3年,有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有友食品”)終於要在10月10號接受發審委的審核。

說到有友食品,人們可能會有點陌生,但看到便利店、超市裡速食架上的友有“泡椒鳳爪”便會恍然大悟。作為泡椒鳳爪龍頭企業,來自重慶的有友食品早在2014年11月就在新三板掛牌。而今年8月20日,有友食品宣佈結束其近4年的新三板掛牌之路,“毅然決然”專心進軍A股。


IPO觀察|泡椒鳳爪大王即將上會,有友食品如何穿透400股東?


七成收入來自泡椒鳳爪

就在有友食品從新三板摘牌不到兩個月後,證監會公佈了公司上會的日程安排。IPO上會的這一天對於有友食品來說“來之不易”,公司2015年12月便向證監會首次報送招股書,到現在已排隊近3年時間。而在排隊期間,有友食品在新三板還曾遭遇了到“降層”,2017年5月有友食品由新三板創新層降到基礎層。

從有友食品最近披露的招股書來看,該公司計劃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擬發行不超過7950萬股。友有食品計劃將募集資金用在兩方面,一方面為建設其產業園項目;另一方面為建設營銷網絡及品牌推廣項目,共計將使用募集資金額5.6億元。

業績方面,有友食品2014年至2017年的營業收入呈先降後漲的走勢。根據公開資料,2014年至2017年,有友食品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8億元、7.5億元、8.3億元及9.9億元,同期扣非後的淨利潤分別約為1.2億元、1億元、1.2億元及

1.8億元

那麼,泡椒鳳爪為有友食品貢獻了多少營業收入呢?

根據其招股書,泡椒鳳爪在報告期佔據了友食品總營收的73%以上。也就是說,這家企業的大部分業績都是由泡椒鳳爪單一產品創造的,對於上市公司來說,產品結構過於單一也就意味著風險相對集中。

事實上,就如有友食品在招股書中提到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大規模禽流感疫情等事件都會成為其將面臨的風險。

三類股東問題亟待解決

據有友食品最新披露的招股書,公司目前有401位股東,其中19家為私募投資基金或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持股5%以下的股東有398名。

對於股東人數的問題,證監會在反饋意見中也進行了詳細問詢稱,“發行人曾經在新三板掛牌並做市交易導致股東人數超過200人,請保薦機構、律師核查並說明發行人股東人數超過200人是否取得證券監督管理部門的批准。”

業內不少人認為,有友食品此前在新三板摘牌就意在解決“三類股東”的問題。

事實上,不少新三板擬上市的企業在主板IPO的時候都會面臨“三類股東”的問題。但在今年初,隨著證監會對存在“三類股東”的擬上市公司的提出明確要求,先後有文燦股份、芯能科技、科順防水等企業相繼過會,為不少含有“三類股東”的擬IPO企業增添了信心。

不過,有友食品的情況較為特殊,公司股東人數超過400人,想要解決三類股東問題只有兩個辦法,要麼全部穿透,從源頭上防範利益輸送行為;要麼清理三類股東。而對於股東人數眾多的有友食品,想要全部穿透,困難較大。

有友食品的保薦機構為東北證券,這也是今年東北證券第一個保薦上會的首發企業。

食品安全或為監管重點

有友食品除了要解決“三類股東”外,還面臨著食品企業都頭疼的食品安全問題。

近年來,熟食、速食等零食類的企業紛紛盼望在資本市場站住腳跟。2016年11月,周黑鴨登陸香港聯交所,之後2017年3月,絕味食品登陸A股市場。

在2017年絕味食品的發審會上,發審委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對其食品安全事項進行了詢問。相比絕味食品,有友食品的主營產品儘管多用真空包裝,但仍存在食品安全隱患。業內人士預計,在公司10日上會時,食品安全問題估計也將成為發審委關注的重點。

另外,除了有友食品,目前在審擬IPO排隊的零食企業還有良品鋪子、南僑食品、三隻松鼠以及四川天味食品集團。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本應在去年12月13日參加發審會的三隻松鼠,因“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的原因在上會前一天臨停,目前還沒有任何明確進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