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老眼昏蒙,无足观者” 文征明74岁时所作《琴赋》

“余老眼昏蒙,无足观者” 文征明74岁时所作《琴赋》

《唐伯虎2》剧照 周立波演文征明遭“暴打”

拜年

明代:文徵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余老眼昏蒙,无足观者” 文征明74岁时所作《琴赋》

文征明,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余老眼昏蒙,无足观者” 文征明74岁时所作《琴赋》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尤善书法,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

“余老眼昏蒙,无足观者” 文征明74岁时所作《琴赋》

非常擅长行书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余老眼昏蒙,无足观者” 文征明74岁时所作《琴赋》

《琴赋》在书法史上,文征明以兼善诸体闻名,其中尤以小楷造诣最高,正可谓愈老愈精、愈造愈淡。

“余老眼昏蒙,无足观者” 文征明74岁时所作《琴赋》

清代朱和羹甚至言:“明楷以文衡山为第一”。文征明《琴赋》中题款道:“余老眼昏蒙,无足观者”。

附参考:文征明还是文徵明?哪种写法对?

“征”与“徵”,本是互不相干的两个字,且两字都古已有之。两字都各民?的义项。“征”,只有一个读音zhēng,而“徵”却有三个读音:zhēng,召也;zhǐ,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chéng,通惩。

在现代汉语中,“徵”只保留zhēng和zhǐ两个读音。读zhǐ时不简化。读zhēng时已被简化为“征”。但即使“徵”被简化为“征”,与“征”仍有区别。“征”除接收“徵”的义项之外,“征”的本字另有多种义项,是被简化过来的“徵”不可替代的。

在一些词典中,“征”大体有六个义项:①远行。如“长征”、“征途”、“两万五千里长征”。②征战,征讨。如“南征北战”。③由国家召集和收用。如“征兵”、“征税”。④征求。如“征稿”、“征文”。⑤证明、证验。如“此事有实物可征”。⑥迹象。如“特征”、“征候”。以上六个义项中,①②两项为“征”的本义,在“徵”简化过来前,“征”就有此义。故为“征”所专有。即使“征”写为繁体字“徵”,也不能把“两万五千里长征”写成“两万五千里长徵”,不能把“证讨”写为“徵讨”。同样,不能把“平南部总管征讨正先锋宋”写为“平南部总管徵讨正先锋宋”。“征”的后四个义项则是作为“徵”的简体字接收过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