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級取消書面作業,家長爲何焦慮?

本學期開學前,教育部、國家衛健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提出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記者走訪瞭解到,開學近一個月,小學一二年級的書面家庭作業量的確大幅度下降,但家長卻不淡定了,“作業都沒有,還談什麼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呢?”有家長組團找學校負責人“討說法”,有的組建校際家長群,自行給孩子佈置作業,可謂各施奇招。(9月27日《武漢晚報》)

小學一二年級取消書面作業後,一些家長不是到處投訴,就是建群“加餐”,家長如此焦慮,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家長對改革初衷不瞭解。本學期開學前,教育部、國家衛健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提出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也許是這一政策宣傳不到位,不少家長對這一改革並不承情。在許多家長眼裡,學習成績比防控近視重要得多,眼睛近視了,大不了配個眼鏡,回家沒有作業,孩子勢必就會玩手機打遊戲,這樣下去怎麼得了?在這種情況下,隨便你學校怎麼解釋,家長也不會認同和支持這一改革。一二年級沒有回家作業,孩子肯定很高興,但是家長還是適應不了。

二是家長對孩子教育不在行。在許多家長看來,“作業都沒有,還談什麼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呢?”殊不知,好習慣的養成不一定都靠書面作業,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才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關鍵所在,只要學生跟著學校的教學節奏走,在課堂上“吃飽”,完成隨堂作業,並配合一定量的“聽說”練習,就是回家不做作業也不會影響學習成績。

三是家長對孩子前途太焦慮。家長投訴也好,加餐也罷,說白了就是怕沒有書面作業,孩子成績會掉下來。成績下降了,就會影響孩子前程:因為考不上重點初中就很難考上重點高中,上不了重點高中就很難考上重點大學,考不上重點大學,就會影響孩子將來的就業。家長對孩子前途過度焦慮,導致他們對學校的這一調整意見很大。

其實在我看來,做家長的應該為一二年級取消書面作業高興才是。因為書面作業沒有了,倒逼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珍惜每一分鐘授課時間,精講精練,通過課堂檢測來檢查孩子學習情況,查找教學漏洞,並對暫時困難生進行點對點輔導,課堂現場反饋更能精準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書面作業沒有了,孩子回家後有時間與家長進行親情互動,幫家長做點洗鍋抹碗等家務活;書面作業沒有了,孩子晚上還可以早一點睡覺,保證第二天有飽滿的精神投入學習。試問,家長還有什麼必要焦慮呢?

(作者系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揚州市雜文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揚州市邗江區紀委特聘宣傳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