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不读书?写在结尾处

设计师不读书?写在结尾处


Shuck在这段时间里面一直想着我应该用一篇什么样的文章来给大家结尾。上周shuck回到了自己的大学参加校友会,说白了就是一个老友会,在和自己曾经的老师交谈过程当中,让我感触很深,所以我在结尾的地方写上一篇给我的学弟学妹,也是写给所有刚刚走出校门设计从业者的生存法则。

很多刚刚走出校门的设计从业者,都会说我要怎么生存在这个市场上面呢,我的老师告诉我他们实习的时候普遍的反应是有很多的不适应。有几个普遍的问题,我一个一个来讲。

First:我会用ai,不会用ps;我会用ps,不会用ai


设计师不读书?写在结尾处

这个问题其实在我看来有一点匪夷所思,不过这个已经不是单个问题了,包括我之前在广告公司任职面试的时候也遇到过,ps只停留在会用这个level。我这么来说,其实在国内大部分的艺术院校课程设置都是不合理的,很难和社会接轨,我换句话说艺术系的学生,能不能有一个好的能力取决在自己。这个问题是一个很棒的问题,是一个从点看到面的问题,不单单是软件的问题,包括空间概念,材质概念,这些东西的课程也是很少的,甚至是没有的。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给大家的建议的是:ai、ps这两个软件大家要结合使用,甚至可以在网上找一个不能单用ps或者单用ai就能完成样张,试着临摹,强迫自己将两个软件联合;在讲到面这个大问题以后,我想说的是,每一个设计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自己也是,你在正式踏入工作之前,你有实习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是你“贪婪”吸取知识的时间,你要弥补你在这个领域或缺的所有知识。

Second:为什么我做出来东西,总是会说我的过程做的并不好?


设计师不读书?写在结尾处

Ok这个问题我简单的思考了一下,其实这是一个心态的转变。在学校做设计的时候,很少会碰到问题,为什么,老师在做教学任务的时候,会把遇到的问题告诉你,然后再把怎么解决告诉你,所以你会觉得设计之路还是平坦的。我在这边给大家一句话:uncover the problem so u can develop a better solution(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就是你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要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的不确定因素太多,或者现场搭建的时候问题太多,你要学着自己考虑可能遇到的问题,准备好planB,不是等到客户或者老板来告诉你怎么去做,在通俗一点是从问为什么到问可不可以这样做的一个转变。

我来和大家说一个我平常的方法,假如说有人来和我噼里啪啦说一通要做让我做个网页或者是kv,我会给他抛几个问题:what is this for(为什么而作)why are we making this(为什么我们要做这个)is there something missing(我们现在没有这个东西吗)is there

something that already exists(我们能不能通过现有的东西修改)。在这几个问题一提以后,你的工作效率会提高的很快。我们会从这几个问题当中了解更多的细节。(ps:由于我的随和导致我平时没有怎么用过哈哈哈哈哈,但我相信这个一定是有用的)

Third:如何在设计工作中保持新鲜感,很多时候设计工作让自己心灰意冷,浑浑噩噩?


设计师不读书?写在结尾处

这个问题又是一个特别好特别现实的问题,的确当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我身边一片同学朋友都转行不做设计了,那如果我再过5年是不是又少掉一批,再过10年是不是就只剩我了。现实很无奈残酷,设计这一行特别是你还是在国内做设计,你会遇到一些循规蹈矩不远创新永远重复着相同事情的客户(比如说我们的啊大家都懂的),又或者是遇到了“农民企业家”无法理解你比比皆是。我来告诉大家怎么应对这样的情况,还是一句话:why u do this(你为什么做这一行)别和我说因为读书差画画考大学,不存在的如果真的是这样你在出校园的那一刻你就已经放弃这条路了。一定是你想把自己的想法附之于实物,创造美。但是国情不允许你创造美,那你就自己创造美。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要让审美突破你自己审美的底线;留住最原始的那一版(我称这个为设计师版或者导演版);自我创造与提升,闲暇之余做一做自己的设计,把自己的想法落地。Shuck现在的状态就是这样的,我会自己在双休日创作自己的东西,工作中的设计随便改,留住自己的想法,不然可能会自废“武功”,也会接一些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没有任何的限制,把自己抽象的想法实际落地。

时间过的很快啊,设计师不读书的文章最后一篇文章到了结尾处,我很欢迎大家来和我提意见,甚至成为好友,接下来的文章呢我也会给大家写一些很棒的文章,不过这些文章我会更多的偏向技法类,帮助大家去迎合现在时代的潮流。

哦对了悄悄告诉大家我为什么会写设计师不读书?这个系列的文章,因为有一次我的老板说艺术的文化水平不太高哈哈哈哈哈哈,我想告诉我的老板,在文学啊学术领域我们的确欠缺的比较多,但是做设计我们是认真用心的。(还有大家不要学习我做配图的方式,在国内是不存在这种做法的,国内要炫,logo放大的同时缩小一点哈哈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