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南四環、湖光路馬上跟堵車說拜拜!這座立交橋也即將完工……

一到早晚高峰道路就被堵的水洩不通?彆著急,為了讓城市設施更加完善,施工人員日夜趕工,這幾個地方馬上就可以通車了!


長春南四環、湖光路馬上跟堵車說拜拜!這座立交橋也即將完工……


南四環路下穿臨河街隧道,預計本月16日通車

彩練君獲悉,南四環路下穿臨河街隧道預計16日通車,通車後將於生態廣場互通立交橋工程項目相連接,南四環路上行駛的車輛將不必再經過南四環路與臨河街路口,通過南四環路下穿臨河街隧道就可以順暢通行,實現南四環路全線快速化功能。


長春南四環、湖光路馬上跟堵車說拜拜!這座立交橋也即將完工……


長春南四環、湖光路馬上跟堵車說拜拜!這座立交橋也即將完工……


工人正在隧道內佈線。

長春南四環、湖光路馬上跟堵車說拜拜!這座立交橋也即將完工……


隧道內正在鋪設路面。

長春南四環、湖光路馬上跟堵車說拜拜!這座立交橋也即將完工……


隧道地上地下正在加緊施工。

目前,隧道主體已經完工,正在進行瀝青混凝土的鋪設。該立體交通節點建成後,將有效快速地容納更多車輛,緩解交通擁堵,南四環路(人民大街—生態廣場)段6公里將實現全部快速化。“南四環路下穿臨河街隧道起到的作用和衛星路下穿人民大街隧道類似,2017年年底我們對工程進行了先期維護,並完成維護樁的建設。”項目負責人彭鋮說,“今年4月初工程全面開工,施工至今克服了下穿隧道內管線對施工的影響,為了方便市民出行,我們連續奮戰,提前實現隧道主線通車。” 目前臨河街與南四環路交會處的雙向8排車道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車輛通行需求,因此這個解決城市南部交通的重要工程項目受到市民廣泛關注。

長春湖光路打通工程預計10月末完工

今年,長春市對市區內的斷頭路、卡脖路和交叉口等道路的渠化、打通工程一直備受市民關注。其中,湖光路打通工程是市民關注的焦點。據施工人員表示,該工程預計10月末完工,打通後,從前進大街到南湖新村中街又多了一條路,駕車僅需幾分鐘,同時還可以有效緩解繁榮路和南湖大路的交通壓力。

該項目為新建項目,道路等級為城市支路。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等。道路全長984.353米,其中規劃紅線28米,車行道寬16米,人行道寬6米×2,佔地面積26741.37平方米,總投資3064萬元。項目地點位於長春市朝陽區,起點為前進大街,終點為南湖新村中街。湖光路打通工程將成為朝陽區連接東西方向道路、緩解區域交通壓力、方便周邊居民出行的重要節點。


長春南四環、湖光路馬上跟堵車說拜拜!這座立交橋也即將完工……


在施工建設之前,從湖光路和前進大街交會處步行至南湖新村中街,需要20多分鐘。而駕車則需繞行至繁榮路,至少多走出2000米,如果趕上交通高峰期,還會遭遇堵車。長春湖光路打通工程後,將會緩解前進大街、繁榮路的交通壓力,同時更加方便居民出行,同時,周邊6個主要樓盤的居民也將會受益。

二道區英俊鎮英凱大街跨琿烏高速、分離式立交橋即將完工,預計明年9月全部建成通車

二道區英俊鎮因為長雙煙鐵路和琿烏高速橫穿轄區中心將這裡“一分為二”,一直以來都是影響區域內交通和經濟發展的瓶頸。近日,由中鐵一局承建的長春市二道區英俊鎮英凱大街跨琿烏高速、分離式立交橋預製箱梁架設完成,立交橋建成後將解決長春市南北發展不平衡及區域發展受限的瓶頸,市民通過這座橋可直接到達興隆綜合保稅區、九臺卡倫開發區等。


長春南四環、湖光路馬上跟堵車說拜拜!這座立交橋也即將完工……


工人們在橋面施工現場進行混凝土灌注。

為了推進二道區英俊鎮新型城鎮化建設項目,中鐵一局承建了總投資27.02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工程7.96億元的項目,工程涵蓋9條道路、8座橋樑,二道區英俊鎮英凱大街跨琿烏高速、分離式立交橋成為重中之一。目前,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預計在2019年9月全部建成通車。


長春南四環、湖光路馬上跟堵車說拜拜!這座立交橋也即將完工……


“海綿”道路可以讓綠色的人行道“喝水”。

“這條路長5.47公里,是9條路中最長的一條。”現場施工負責人說。這條路具備海綿的功能,可以把路面上的積水“喝”進埋置在路面下的儲存罐中,等到需要用水澆灌路兩側的植被時,“喝”下去的水能“吐出來”再次利用。這樣環保節水的理念在二道區英俊鎮新型城鎮化建設項目中涉及9條道路,它們都包含“海綿城市”理念,採用彩色透水混凝土、縫隙透水磚、下沉式綠化帶等技術手段。

為了區別於以往市政道路施工,這裡的道路還在行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之間設計了一條1.5米寬的下沉式綠化帶,吸收車道兩側的廢水,多餘的雨水通過溢流口進入雨水管網統一排放,可以防止黑臭水體產生。二道區英俊鎮新型城鎮化建設項目的整體規劃中,新建的汙水管網將主要服務於物流園區和休閒商務區的工業和生活汙水處理,並連接蓮花山國際中央休閒區部分生活汙水,承接著阻止汙水直排飲水河和霧開河流域的重任,從源頭上解決飲馬河流域“黑臭水體治理”排放問題。

在最關鍵、風險最高的180米下穿琿烏高速公路頂進施工時,室外溫度低至零下20多攝氏度,項目方通過技術研討,採用加熱注漿液和膨潤土泥漿、管道表面塗刷潤滑劑等方法,在5天內安全準確地完成任務,把最關鍵、最具挑戰性的“硬骨頭”拿下。

來源:綜合自長春晚報、新文化報、彩練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