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泰遊客三分之一是中國人,如今銷聲匿跡,泰國卻說:不愁?


近五年中國人赴泰國遊客約來越多。 一方面是為了體驗泰國的特色“人妖”文化,另一方面為了感受異國海島、低廉物價、美味食物。與此同時,泰國的很多物美價廉的商品,諸如:乳膠枕、驅蚊液、曬後修復等,也是吸引中國人赴泰旅遊的重要原因。

2017年,中國遊客赴泰旅遊已達到980多萬人次,站泰國全年如今旅遊人數的1/4,不斷增加的遊客數量,也給泰國帶來了巨大的營收,一年內狂賺5000億泰銖,站泰國總旅遊收入的1/3,還不猶豫的說,中國遊客已經成為泰國旅遊市場的半邊天。

除去首都曼谷外,最受中國人青睞的便是泰國的海島遊。 設備完善、最具代表的普吉島;景色最美、鮮有人知的瑤諾島; 如童話般的浪漫的甲米島;如“西天取經”般的皇帝島; 泰國三大島嶼之一,未經雕琢的蘇梅島;海上最具原始味道、需經允許進入的南園島等不勝枚舉的海島,另國人前赴後繼。


但是你知道泰國導遊是如何評價中國遊客的嗎? 一位當地導遊表示:“韓國人比較能砍,什麼東西都要貨比三家,精打細算;印度遊客比較摳門,甚少買;最喜歡中國遊客,土豪多,只要服務好了,錢只是個數字。” 敢情,在他們眼裡,中國人是人傻錢多型?

泰國清邁大學曾做過一項調查:清邁市民將中國遊客視作“討厭鬼”,並希望生活中沒有他們的打擾。他們稱:中國遊客吵鬧、拒絕排隊,公共場合抽菸,亂扔垃圾、吐痰等。泰國多數其他地方對中國遊客這些類似行為表達過批評。在不少泰國人眼中,中國人是很有錢,但素質不高。

因受泰國翻船事件的影響,暑假期間,泰國海島旅遊市場遇冷,多位旅遊行業的從業者反應:海島遊客下降7成左右。 在暑假期間,不少家長會帶著孩子出行,不少上班族也會選擇這段期間赴海邊度假,可見7、8月份是“海島”遊的旺季,而泰國旅遊,又多以海島為主打,吸引各國前去,這段期間可謂“備受煎熬”“海島旅遊遇冷”,所以導致如今“價格跳水”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今再提起泰國,遊客第一個反應就是“不安全”、“甩鍋”。 不少人對於“泰國翻船事件”心有餘悸,隨之而來,關於出海的產品,都紛紛出現退團的狀態。 以泰國普吉島為例,中國遊客7-8月間,就將原究竟預定了7300多間房取消。相關負責人認為,“鳳凰號”事故,將未來3個月都會都對中國遊客有影響。預計9月份會有所回暖。

在7月2日時,泰國在2019年旅遊市場營銷計劃會議上,泰國旅遊局長育他薩還指出:“預計2019年,外國遊客量會增加6%,達到4000萬人次,旅遊業預計收入3.4萬億泰銖。”沒過兩天,出現的天災,導致赴泰遊客銳減,在八月份,泰國政府迅速做出反應,將預期7-12月份,中國赴泰的人數下調近67萬人次。

同一時間,泰國的5個機場:曼谷2個,清邁1個、普吉島1個、合艾1個,都專門設有“中國遊客通道”,希望加快入境流程。 一位遊客說“入境辦理僅需要3分鐘,在酒店入住、看泰拳、人妖等表演,幾乎看不到中國人的身影,多數都是韓國人、日本人。”


各位網友,看了泰國如此評價和調整政策,你會計劃再赴泰國旅遊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