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媒刊文評中國對非洲投資:中國對我們只有友善 但美國人卻認爲

非洲財經通訊社(Ecofi)日前發表題為《中國對我們只有友善,但美國人卻認為……》

的文章,對中國在非洲的投資給予積極評價。文章不僅指出中國在非洲投資多元,非洲從中國的發展中獲利,還對比了美國在非洲的投資及其態度。

非媒刊文評中國對非洲投資:中國對我們只有友善 但美國人卻認為

文中指出,中非的長期友好關係,曾被美國官方公開地指責。但中國與非洲向人們展示了深厚友誼。不久前訪問中國的喀麥隆總統向喀中合作致敬,並表示這一合作讓喀麥隆人民從中獲益良多,希望中國能向喀麥隆進行更多的投資。

數據統計能說明一切。中非合作的數據令人印象深刻。據統計,中國對非投資每年高速增長,對非直接投資存量在10餘年間增長了十幾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份報告顯示,過去12年間,中國對非洲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影響最為關鍵,超過其他國家和地區。此外,2012年以來,中國已成為第二大非洲商品進口國,僅次於歐盟。

文章認為,中國對非洲的貸款沒有任何關於治理方面的條件。在西方開始對非洲的貸款收緊時,中國拿起了“接力棒”。按照麥肯錫公司(McKinsey&Company)的研究,至2015年中國在非洲基礎設施領域投資金額為210億美元,超過了非洲開發銀行、歐洲投資銀行、八國集團、世界銀行的總和。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中非研究所總結稱,中國在非洲新項目的外國直接投資中佔據重要地位。從項目數量來說,中國排名第三;從投資金額來看,中國位居第一。美國在非洲的投資主要集中在礦產、石油資源,而中國的投資更加多元化,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和服務領域,而基礎設施正是非洲需要跨越的真實鴻溝。貿易數字更為明顯,1992年至2016年,中國進口非洲貨物金額達8134億美元。

中國在非洲的投資,為非洲人民提供了最多的就業。中國也為非洲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商機,非洲企業應當抓住機遇。文章還列舉了非洲在與中國合作中能夠獲益的領域:

一是原材料加工。2008年,中國從非洲進口的80%是原材料和石油,現在,這一比例下降至53%,這說明非洲其他生產鏈開始吸引中國市場。研究顯示,非洲從中獲得了原材料加工程序的一部分附加值。

二是農業生產。非洲擁有廣闊的耕地,同時,中國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快速提高,對於食品需求日益豐富。

三是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這也是非洲的一張“王牌”。如果非洲能夠吸引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非洲的整體就業水平將有質的飛躍。為此,非洲也需要改善投資環境。

四是技術轉移。在為當地創造就業的同時,中國也在吸引非洲留學生。2016年,非洲留華學生超過6萬人,成為第三大留學生群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