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皇帝給自己起了個別稱,被日本全部照抄,直到今天都還在用

根據《後漢書》的記載,在公元57年的時候,東海小國來到中國拜見皇帝,表示願意歸順漢朝,並請求當時的光武帝賞賜給他們國家一個名字。光武帝看到來人的身高不到一米五,問起緣由,得知在他們的國家,身高一米五已經算是高個子了,於是當場就有了靈感,賜給他們一個名字——倭奴國。自此,兩國修好,書信往來,該國便稱自己為倭奴國,自己的國王也被他們稱為倭奴王。而這個倭奴國,就是今天的日本。

中國皇帝給自己起了個別稱,被日本全部照抄,直到今天都還在用

倭奴國的由來圖示

然而,到了今天,日本的國王為什麼就變成了天皇?查看歷史資料,這個稱呼其實很早就有了,這是怎麼做到的呢?被漢光武帝賜名之後,日本嘚瑟了很多年,都覺得這個名字很好。隨著和中國的接觸越來越多,許多日本使臣通曉了漢文化,才知道這個倭奴國並不是個好名字,於是就有了換名字的想法。

中國皇帝給自己起了個別稱,被日本全部照抄,直到今天都還在用

天皇

到了隋朝大業年間,日本就派出使臣來訪,在國書中擅自更改了自己倭奴國的稱謂,自稱為日出之國,隋煬帝一聽氣就不打一處來,告訴手下人直接把國書扔掉,這一回,日本是碰了一鼻子灰,國名愣是沒換掉。緊接著隋朝很快就滅亡了,到了貞觀盛世,李世民去世之後,兒子李治繼承皇位,還培養了一個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的皇后,名字呢就叫做武則天。武則天與眾多的妃子不同,她對後宮沒什麼興趣,最愛乾的就是干預朝政,但是相對於後來的慈禧太后,武則天倒是做了不少值得誇讚的事情,比如說開創武舉,不然練武之人不會寫字,一輩子也別想有出頭日。

中國皇帝給自己起了個別稱,被日本全部照抄,直到今天都還在用

武則天

漸漸地,武則天就覺得這個皇后的稱謂已經配不上自己了,在當時正值盛世,武則天有如此的與眾不同,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於是乎就在李治的枕頭旁邊瞎吹風,最終李治耳根子一軟,就一聲令下,王公大臣們注意了啊,咱這皇后實在是太能幹了,皇后的稱謂已經配不上她了,從今兒個起,咱就一起喊她天后吧,大家跟我念:天后萬歲萬歲萬萬歲。不過話說回來,皇后都叫天后了,皇帝總不能還叫皇帝吧,多少得給皇家一點顏面不是?武則天就說了,大家看咱們的皇帝多麼開明,知道尊重女人,知道聽女人的話,咱們就給皇帝也改改名字吧,就叫天皇,天皇當然也是能夠萬萬歲的。大家鼓掌。

中國皇帝給自己起了個別稱,被日本全部照抄,直到今天都還在用

天皇

於是乎,唐高宗李治自此就被臣子們稱為天皇。在那個時候,日本使臣頻繁來往中國,見到中國皇帝改了個新名字,很是喜歡。回去後就去商量自己的主子,要不咱也把名字改改吧,你看人家唐朝皇帝的那個天皇叫的多麼順口。於是在日本內部,天皇這個名字就這樣被流傳開來,但是隻敢在自己國家內部叫,對外還是自稱為倭奴王。後來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攻打日本一再失利,日本就驕傲了,看看我們日本多牛逼,即使是上帝之鞭來了,也給他整折了。於是這個天皇的稱號就正大光明地被叫了出來。

中國皇帝給自己起了個別稱,被日本全部照抄,直到今天都還在用

日本天皇

天皇的稱呼不僅被叫出來了,而且還處心積慮把自己的歷史中記載的倭奴王也給改了,比如日本的第一個天皇神武天皇,那個時候日本都還處於繩文時代,哪裡知道什麼是天皇?一直到了今天,天皇的稱號一直被沿用,可有誰會想起,這個名字是抄襲我們中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