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村」十幾年的恩恩怨怨

南稻要求北稻立即停止侵害商標權的行為,並要求北稻立即停止在其生產銷售的糕點商品包裝上使用“稻香村”文字標識,同時,賠償蘇稻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人民幣115萬元。

“稻香村”十幾年的恩恩怨怨

“稻香村”十幾年的恩恩怨怨

《南方飲食掌故》一書中記載:乾隆皇帝南巡至蘇州時,某日閒暇無事,微服私訪遇到“稻香村”,頓覺店名頗為雅緻,遂信步走進店門。品嚐店內蜜糕後讚不絕口。回行宮即責令蘇州府臺日後將稻香村蜜糕進貢至京。乾隆在宮中吃到蜜糕,龍顏大悅,特御賜稻香村一塊葫蘆招牌,上寫“稻香村”三個大字,字體飛金。

那這個稻香村的名號是怎麼“流傳”到北京的呢?

清朝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握有稻香村食品製作絕技和經營謀略的金陵人郭玉生,帶著幾個夥計來到北京,在前門觀音寺打出了“稻香村南貨店”的字號,自此,稻香村落戶京都。魯迅先生寓居北京的時候,經常前往購物,《魯迅日記》中有十幾次記載。稻香村,於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創立於蘇州,並在清朝就已經具有極高的知名度。是中國糕點行業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企業之一。

南北稻的恩恩怨怨到底是從多久開始的呢?

在2005年之前,兩家稻香村彼此的市場之間並無太多交叉,蘇州稻香村主要在南方市場,而北京稻香村則深耕北京,兩家相安無事。

2006年7月的時候,蘇州稻香村就已經提出“稻香村”商標註冊申請

2015年9月開始,北京稻香村再次就蘇州稻香村商標侵權行為提起民事訴訟

2016年3月28日,北京稻香村又將蘇州稻香村的三個公司告上朝陽法院,要求判決被告在其企業名稱和商店牌匾等處增加“蘇州”兩字,以便消費者容易識別。

2017年10月26日訊,近日,北京稻香村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申請的行為保全,又讓“稻香村”商標戰硝煙再起,也引發了大眾對商標權問題的再次討論。

希望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能夠給蘇州稻香村一個說法,不要讓苦心經營的中華老字號寒了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