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话说起,谈老百姓的梦想成真

从电话说起,谈老百姓的梦想成真

我印象中第一次见到的电话,是一部黑色的拨号电话。每次打电话时都是左手拎起电话,右手食指插入拨盘相应的号码拨号,拨到位后抽出手指,电话号盘会自动复位,并发出嗒嗒嗒嗒的响声。

上世纪六十年代电话很少,有些小一些的单位连一部电话都没有,在家中装电话的更是罕见。记得当年西安工程兵工程学院的电话只是三位数。

从电话说起,谈老百姓的梦想成真

七十年代我当了兵,当时每个连里只有一部电话,连里电话是一个带盖的长方形盒子,没有拨号盘,只有一只揺柄。每次使用时,掀起电话盒的盖子,左手按着电话,右手连续摇转揺柄,然后左手提起电话放在耳旁:“喂,喂,你好总机,请给我接一下卫生队,噢,好的,谢谢!”这是在本单位范围内的通话,功能基本是正常的。如果距离稍远,其通讯功能的可靠性就难说了。有时候我在连部会见到这种情景,一位同志手持电话站在电话机旁,直着脖子扯着嗓子喊:“喂?喂?宜昌吗?喂!你说什么?什么?声音太小,让我再大声点,嗨!……”

一九七六年我复员回到西安,部队办理的复原手续不全,地方无法安置。可是部队远在新疆,幸好我一位战友的父亲办公室有一部电话,听说下班后电话比较好打,我们几位战友下班后就去那里给部队打电话。打电话时,先要总机转陕西省军区总机,再转兰州军区总机,之后转新疆军区总机,接着转步七师总机,再接着转我们团总机,最后转团军务股电话。

这些总机如有一个不通,前面接通的电话就算白忙活了,只得放下过一会重打。好在我常打电话,熟悉这里的门道。我会对总机说:“总机你好,我在西安打这个电话实在不容易,一会新疆军区线路不忙了请你转过来好吗?好的,谢谢你了。”好在那时候的总机服务态度一般都很好。我记得那次拨了一个多小时,电话才打通。

从电话说起,谈老百姓的梦想成真

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话大部分不能打外线,只能在本单位内使用。有一次,我有急事需要给外地打个电话,有朋友说他的办公室里有一部直拨电话,到了他的办公室,朋友帮我拨号,耳机里却传来嘟嘟嘟、嘟嘟嘟的占线声音。朋友说先等等。过了会他拿起电话,告诉我不用再一个键一个键的拨号了,只需按下重播键就可以了。可是朋友按下重播键后,耳机里依然传来嘟嘟嘟、嘟嘟嘟的声音。朋友说你再接着拨,我反复多次拨打总是不通,嘴里嘀咕道:“这是什么直拨电话?”朋友听到有些尴尬,笑了笑自我解嘲地说:“现在装直拨电话的多,可是电话线还是那么多,所以总是占线,我们单位的同事们开玩笑说,直拨电话就是要一直拨的电话。”

上世纪八十年代,老百姓自己装电话需要到邮电局登记排队,还要预交不少的钱。

邮电局美吧,美不了几天了。移动、联通等公司分家后,手机兴盛起来了,装电话的也少了。可是手机双向收费和昂贵的漫游费,说什么也降不下来。该到移动、联通他们发财了。

从电话说起,谈老百姓的梦想成真

移动等公司发大财的日子也会有头的,随着QQ、微信等工具的出现,人们之间使用新的工具联络,不仅可以听到声音,而且可以看见图像,还可以书写文字,传输照片、文件。智能手机还引进了第三方功能,支付、转账、收取费用,各种功能操作便捷。智能手机给客户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还大大地降低了使用者的费用。

如今说句笑话,就是要饭的也有手机。网上就有这样的搞笑视频,要饭的对过往的人说:“给点钱,给点钱,没零钱,发个红包也行。”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奶奶说:“解放前,共产党对乡亲们说,打倒了老蒋,老百姓就过能上好日子了,到时候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当年的老百姓就是怀揣着这些的美好梦想,跟着共产党打倒了蒋介石。如今这些梦想早已变成现实。

人们都知道是谁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面对这一切,心中只有感激和庆幸,感谢如今国泰民安时光,庆幸自己生逢盛世,能在晚年过上平安、祥和的好日子,我心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