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耳機做保養了嗎?

耳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既常見又重要的電子器材配件,我想,人人至少有一副耳機吧?耳機價格不一,從幾塊到上千上萬不等,品質達到一定程度,性能每提高1%,價格就會翻一倍,惜愛度隨之上漲!那麼面對心愛的東西,你是如何保養的呢?下面我們一起討論

頭戴式耳機組成部分

一個典型的頭戴式耳機大致有5部分組成,頭帶、耳殼、驅動器、耳墊、導線(耳麥不做討論)

頭帶

你的耳機做保養了嗎?

又稱“頭梁”,顧名思義他是兩個頭殼的橋樑,因為耳殼不可能違背牛頓萬有引力;頭帶一般設計為可伸縮,根據腦袋大小做調節,後來延伸出的後掛式耳機,也是基於他的原理。

耳殼

你的耳機做保養了嗎?

耳殼是耳機最主要的組成部分,相當於音箱的箱體,耳殼大部分採用塑料,因為塑料容易塑型,而且輕便,也有少數耳殼採用木製或者鋁製。值得注意的是木製或鋁製對音質並沒有影響,只是廠商為了外觀設計增加成本的噱頭而已!

耳墊

你的耳機做保養了嗎?

耳墊主要材質是海綿,為了緩衝頭帶帶來的麻煩,增加佩戴舒適度,表皮主要有人造革、真皮、絨布、網布等;不要小瞧耳墊,耳墊對音質也有很大的影響,它包圍驅動器到耳朵之間的空間,形成腔體!

驅動器

你的耳機做保養了嗎?

耳機驅動器也就是耳機揚聲器,這是耳機的發聲部件,大部分是電動揚聲器結構,也就是動圈;音圈通電後形成電磁體,與永磁體產生吸斥作用,推動振膜發聲,原理和音箱發聲差不多。

導線

你的耳機做保養了嗎?

導線的主要材質是銅、少數是銀,當然有些還會加入尼龍絲增加抗拉扯的性能;導線的主作用是為驅動器“供電”,有些耳機會將導線設計為“可拆分式”,方便發燒友換線,因為耳線會影響音質,影響程度我們不做討論。

頭戴式耳機保養知識

1. 頭戴式因為架構偏大,不宜在睡覺的時候佩戴,容易將其壓壞。

2. 耳墊表皮材質不一,受汗漬影響,容易視掉渣掉皮等,因此使用後注意擦乾表皮體液。

3. 新買的耳機最好先煲機,平時音樂不易太大聲以免耳機振膜損毀。

4. 耳機在存放的時候避免高溫、潮溼環境,如果可以摺疊最好按照官方指導進行。

5. 耳機在使用前應該把輸出設備聲量關小,然後適當調節音量,避免音圈被燒燬。

6. 針對所有耳機,耳機線都是極易損害的地方,避免硬彎折,最好買個耳機架,讓耳機線自然下垂。

7. 插頭在拔插的時候切記左右亂掰。

8. 強磁會使的耳機內部元件磁性消弱,久而久之靈敏度就會下降,從了降低了耳機的音質;強磁會把耳機磁場破壞、失真。所以頭戴式耳機應該遠離強磁。

9. 注意愛護耳機衛生,私人物品,應當適當清潔;

a. 耳墊、頭戴、導線根據說明書提示,採取不同的清潔方式

b. 在清潔導線的時候特別注意插頭,不然會造成接觸不良

c. 在清潔布涉及不到的地方,適當採用軟毛牙刷或者棉籤進行汙垢清潔

入耳式耳機組成部分

你的耳機做保養了嗎?

你的耳機做保養了嗎?

入耳式組成部分大致和頭戴式一樣,少了頭帶轉化成入耳硅膠套塞,但是這裡需要區分一個概念問題,入耳式部分插入耳道內,形成密封的聽力環境,所以隔音降噪自然是最好的,耳機造型凸出;而耳塞式則是平頭,不會進入耳道;一般在大街等吵雜環境,我們都會使用入耳式耳機;入耳式耳機的驅動沒有頭戴式高檔,容易驅動,所以也省電;但是非要論個孰好孰壞,我們不做討論。

入耳式耳機保養知識

入耳式耳機和頭戴式保養大同小異。

1. 跑步的時候多用入耳式,所以及時擦拭耳機;

2. 入耳式耳機產線最麻煩,因為便攜,很多人用完就直接塞進褲兜,一團亂,值得注意的是整齊的纏繞,但是不宜太緊,避免拉傷導線

3. 其他參加頭戴式保養

你換過多少副耳機呢?每一副耳機你都好好愛護過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珍愛物品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