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雕人物像,文物價值高,17年價格相對較高的四尊雕像詳細介紹

象牙雕刻是指以象牙為材料的雕刻工藝及其成品,是一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民間工藝美術。象牙為大象身上最堅固的部分,其光潔如玉、耐用、珍貴勘與寶玉石媲美,因此象牙又有"有機寶石"之美譽。象牙雕刻藝術品,以堅實細密,色澤柔潤光滑的質地,精美的雕刻藝術,倍受收藏家珍愛,成為古玩中獨具特色的品種之一。

2006年5月20日,象牙雕刻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象牙雕人物像,文物價值高,17年價格相對較高的四尊雕像詳細介紹

15世紀末 象牙雕道教人物立像

明十五世紀末 象牙雕道教人物立像

成交價:RMB 3,510,540

尺寸:高29cm

2017年4月5日 香港蘇富比2017春季拍賣會 中國藝術珍品 Lot(3647)

來源:歐洲收藏Spink & Son Ltd,倫敦,1953年10月31日

象牙雕人物像,文物價值高,17年價格相對較高的四尊雕像詳細介紹

十七世紀象牙雕賢士坐像

17世紀 象牙雕賢士坐像

成交價:RMB 891,000

尺寸:高10cm

2017年4月5日 香港蘇富比

水松石山房舊藏。此坐像採用圓雕技法,雕琢精細圓潤,面部表情細膩,衣帶紋理自然。此雕像應產於福建漳州作坊,當地以神仙或吉祥圖案為題材的作品深受國內外藏家之青睞。賢士頭上所戴綸巾應為道家穿戴的道巾,因此此像應為道教中人。

象牙雕人物像,文物價值高,17年價格相對較高的四尊雕像詳細介紹

北齊皇建二年(561年)象牙雕一佛二菩薩

北齊皇建二年(561年)象牙雕一佛二菩薩

成交價:RMB 556,875

尺寸:高17.3cm

2017年4月4日 香港蘇富比

銘文:皇建二年四月八日佛弟子魯洛和為上父母造像一,又為合門大小恭之同心。

此象牙佛像,雕工精緻入微,釋迦牟尼佛佇立中央,弟子阿難與迦葉伴兩旁。據刻文,乃佛弟子魯洛和於皇建二年(561年)為父母恭造。尺寸類同之北齊佛像,多為銅製,至於較為碩大之例,則多為石制,採象牙而雕者極罕,遍查文獻,公私收藏未見有類似佛像。與前朝相同,牙雕之形和飾,與當時青銅、玉器類近,但牙雕易朽,傳世極稀,昔時所制牙雕數量何如,現已無從稽考。

福格藝術博物館藏北齊銅像,也是佛立中央,二弟子立兩旁,神姿同樣祥和自然,下承方座也與此相類,錄於松原三郎,《中國仏教雕刻史論》,東京,1995年,圖版402a。另見一尊石雕佛像,兩旁站阿難與迦葉,但尺寸較此大,出處同上,圖版417a。

象牙材料珍貴,高古之時已有采用,以制藝作巧具。然牙之易朽,僅次於木,不及金石之堅,是以古代牙雕,大多難敵歲月無情,再不復存。1976年安陽晚商婦好墓出土一盒,內除象牙、玉器、孔雀石及貝殼外,有一嵌松綠石象牙杯,杯身取觚之形,獸紋作鋬,通體以松綠石拼湊成青銅器上常見獸面紋,整體造型與禮祭吉金一脈相承,觀其杯大飾巧、傲存千載,雖有腐損,已屬難得。

商代以後,縱有牙雕,也難倖存。如戰國牙作,僅少數傳世,紋飾多與玉器類。魏晉南北朝至李唐間所制牙雕,傳世亦罕,若為墓葬,現幾乎盡歸塵土,除個別例子,唯罕獲宮廷珍藏者,才得以流芳後世,如日本奈良正倉院,所貯牙雕甚豐,計有骰子、撥子、 刀把鞘、尺子及橫笛等。

象牙雕人物像,文物價值高,17年價格相對較高的四尊雕像詳細介紹

十七世紀象牙雕半蹲胡人像

17世紀 象牙雕半蹲胡人像

成交價:RMB 445,500

尺寸:高9cm

2017年4月5日 香港蘇富比

在十七世紀,福建漳州為國內及歐洲市場雕造了大量的牙雕品,此胡人像極有可能為其中的一件作品。此胡人圓臉、頭髮捲曲、胡服束帶,與 H.R. Norton、 Frederick Mayer 和 Rafi Y. Mottahedeh 夫人舊藏的一對荷蘭商人像相似。該對雕像曾數度現身拍場,最近一次在紐約蘇富比2000年10月19日,編號454。並著錄於 David Howard 和 John Ayers,《China for the West》, 卷2,倫敦,1978年,圖版 684。書中筆者認為胡人特別的行為態度,可滿足漢人之好奇心,並非為出口市場而作(頁660)。該對胡人曾展出於東方陶瓷學會展覽,見《Chinese Ivories from the Shang to the Qing》,大英博物館,倫敦,1984年,編號134,展覽目錄中提到此對胡人身上的裝束正是十七世紀下半葉荷蘭、法國和英國流行的時髦服裝。

此胡人半跪,雙手高舉,應受人形底座啟發而作。可作比較的半跪胡人像,其一手高舉,另一手垂放於膝,於紐約蘇富比1982年2月26日拍賣,編號258,香港佳士得1996年4月28日再次拍賣,編號539。另一件半跪童子為美國克里夫蘭美術館藏,曾展出於《Severance and Greta Millikin Collection》, 克里夫蘭,1990年,編號171。一件掐絲琺琅爐,下承胡人足,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見《中國美術全集.金銀玻璃琺琅器》,卷10,北京,1987年,圖版3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