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盤點瀘州「殺豬」的高超手藝~

古時,養豬除了作為食物,重要的是作為祭祀的用品,“殺豬”作為一種手藝流傳了下來。

瀘州:盤點瀘州“殺豬”的高超手藝~

殺豬的工具有扒膛的木架,宰殺的桌案,煺毛的鍋灶,有一個類似套馬杆的套杆,只不過杆短而粗,既可套豬,又可在吹豬時捶打,還有挺豬的挺條,刮毛的刮刨,殺豬的尖刀,俗稱“鋟條子”也叫攮刀子。

兒時的農村,殺豬前,須先空槽,即殺豬的前一天不餵食。殺豬時,將捆著四條腿的豬抬上長板凳(條案),殺豬的一條腿跪在豬身上,一隻手搬住豬下巴,用力向後搬直突顯出咽喉部位,另一隻手握尖刀順向直捅進去扎到豬心臟,然後將刀翻轉一下再拔出來,血立即隨刀噴流而出。流在預先接在下邊的血盆裡(如果做血豆腐就放些鹽),搬住豬下巴的一隻手搖動豬頭,壓腹部使膛內的豬血流淨。

將豬殺死後,在豬上側的後腿蹄寸子處割開寸餘長的口子,然後,用“梃條”從這個口子捅進去。第一下,直挺到耳根處,然後抽回一半再挺背部和腹部,挺完上面將挺條抽回沿後襠皮下挺至下邊那條腿。將豬翻過身來挺另一半身,將豬的皮下梃活,抽出梃條。從挺豬的口子裡向豬的體內吹氣,邊吹邊用木棒在豬身上敲打,豬像氣球一樣滾胖溜圓方便刮毛,用麻繩紮緊吹氣口,將豬抬上灶臺。帶“接口”的鍋裡燒滿開水,將豬放進開水鍋,迅速地翻轉,全身燙遍、燙透,趁熱分別將豬鬃、豬毛採下單放,剩餘就用“刮刨”刮乾淨。

刮乾淨的豬被倒掛在木架上,準備開膛。開膛前,先用清水將豬身清洗一遍,邊洗邊用刀刮乾淨,從肛門處開刀,剖開豬腹,小心不能割破豬腸、肚(胃)兒,開至胸腔隔膜處暫停,迅速地從直腸處割下所有的“白下水”,即大腸、小腸、肚兒。然後,剖開胸腔拿出“紅下水”,即心、肝、肺等,再用清水將整個豬腔沖洗乾淨。

“紅下水”擇下後,掛在一邊不作處理,立即處理“白下水”。先將豬肚兒割下,將豬糞倒淨翻過來,洗乾淨;豬小腸,割下來從一頭擼一下,邊擼邊將其網(盤)起來。關鍵是擇大腸,大腸的腸衣很薄,附在腸子外的“掛油”(脂肪)很厚,擇“掛油”要十分小心,不能將薄薄的腸子弄破,不然潔白的脂油沾上糞便就不好清洗,不值錢了。擇下掛油,再將大腸翻過來,倒掉糞便沖洗乾淨。

在農村,平時殺豬,是殺豬的自己擇腸子。過年過節殺得多,家裡人就幫著幹些雜活,主要是擇腸子,不然時間一長就不好擇了。一般殺豬的妻子都會擇腸子,所謂“嫁給當官的做娘子,嫁給殺豬的擇腸子”。

殺豬,除了傳承及生活需要,更多是養者,看者,食者,晰者享受過程而也。

瀘州:盤點瀘州“殺豬”的高超手藝~

瀘州:盤點瀘州“殺豬”的高超手藝~

瀘州:盤點瀘州“殺豬”的高超手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