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便利店「第二春」但願不是一時「高潮」

身边的便利店“第二春”但愿不是一时“高潮”

曾幾何時,傳統便利店被資本視為雞肋,放棄太可惜,留著意義不大。特別是在無人便利店風頭的陰影之下,世人一度以為傳統便利店時代或許就此終結。卻不想,風水輪流轉,傳統便利店迎來了它的第二春。

7月底,中國規模最大的便利店企業之一——東莞市糖酒集團控股的美宜佳便利店,在21週歲“生日”之際公佈了一組亮麗的業績數據:有效門店數量超過13844間,遍佈9省市76座城市,月均開店300至400家;上半年業務總量增長超過40%,單店日均非煙銷(除香菸外)增長9%……

美宜佳的業績不是個例,據5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7年中國連鎖百強”名單,2017年,連鎖百強企業銷售規模達2.2萬億元,同比增長8.0%;百強便利店企業2017年銷售增長率達16.9%,門店數量增長18.1%,成為實體零售企業中增長最快的業態。

傳統便利店的復甦,與無人便利店的頹勢有關。過去的一兩年,無人便利店已經從多個側面證實了自己的落魄。體量上,各種概念的無人便利店並沒有如想象中開遍大街小巷;盈利上,幾乎沒有任何消息;運營上,也是遭遇貨物損耗、體驗不佳等難題。傳統便利店和無人便利店就像是天平的兩端,此消彼長地繼續著。於是無人便利店的慼慼然,給了傳統便利店的勃勃長。

面對無人便利店及零售巨頭的衝擊,傳統便利店似乎成了“金剛不壞”,事實果真如此?

一個行業勢頭正好的跡象很多,其中一個有力的證明莫過於資本的進入。雖然資本對傳統便利店的青睞談不上“蜂擁”二字,近期也算看好。特別是2018年以來,風投資本進入傳統便利店的進程明顯加快。3月,西安每一天便利店宣佈獲得2億元A輪投資;4月,福建見福便利店融資2.4億元,北京131便利店獲天使輪融資4000萬元;5月的中國便利店大會上,包括紅杉資本在內的各大頭部投資機構對便利店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到處散發名片,尋找有潛力的傳統連鎖便利店的標的;6月1日,武漢Today便利店宣佈完成3億元B+輪融資,估值超30億元。

資本的最終落腳點是傳統便利店門店的高速擴張。2016年便利店整體增速達13%,市場規模為1300億元。2017年增速上漲10個百分點,達到23%,市場規模超過1900億元。在無人便利店空有融資少有門店開設的情況下,從某種角度來看,這一上漲數據可以說基本上是由傳統便利店創造出來的,一些老牌傳統便利店更是擴張迅速。美宜佳的門店數量在去年突破一萬家,羅森加快擴張,僅在華東地區的門店就增加至1000家,和前幾年謹慎的開店速度大相徑庭。

在實體經濟低迷的當下,傳統便利店的逆勢而上似乎顯得不合時宜。其實看,隨著生活品質和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消費習慣改變,消費品市場已由以往的大眾化市場變為分層化、小眾化、個性化的市場。人們更加註重消費的品質和便利,傳統便利店省時、便利的特徵剛好符合了這種需求。尤其是新型便利店,融合了快遞、快餐、代購等業務,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便利蜂總裁陳明曾說,當初莊辰超和他的斑馬資本團隊在看了很多投資項目以後,最終選擇傳統便利店,是因為看到這個市場非常大。有數據顯示,在日本,便利店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大型超市,兩者的比例大概是54∶46。而我國,兩者市場份額之比則為8∶92。在單個便利店的輻射人數上,國內便利店的滲透率大大低於日本,國內26個重點城市單個便利店輻射人數為1.2萬人,而日本單個便利店的覆蓋人數約為2500人。“尤其是北京,滲透率遠遠不及發達國家,有很大市場空間,”陳明說。

資本的入局和市場的增長給了業者希望,但是兩者並不能解決傳統便利店這一業態固有的缺陷。尤其是對運營者來說,便利店是一個重體力活,供應鏈的來源、門店的選址、日常的運營,不管哪一步走錯了,都可能虧損。這也是日本便利店品牌711在面對加盟者時要求苛刻,甚至強迫加盟者入店實習,全職經營的原因。便利蜂為了克服選址、經營等困難,專門在選址方面藉助大數據,並且在商品種類、比例、供應線上模仿日本711,甚至其高管也是從711挖來。畢竟,難以預測的商品種類進貨量與出貨量的比例,新來的便利蜂難以駕馭。即使號稱便利店鼻祖的711,也不能很好解決門店的效率等問題。

這都是便利店消費的場景化和消費者碎片化“惹的禍”。面對不同地區、不同背景的消費者,小小的傳統便利店越來越難以滿足他們的胃口,這就需要“因地制宜”。就如好鄰居CEO陶冶曾在採訪時解釋的那樣,不同場景對便利店有不同的需求,“比如社區型便利店對生鮮的要求就更高,而對於寫字樓下的便利店,盒飯等即食商品的比例就要更大。”

因此便利店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便利”,截至目前那些能夠存活至今且越來越壯大的便利店品牌無一不是圍繞“便利”二字險中求勝。有業內人士將便利店的“便利”歸結為四重價值,即距離便利、時間便利、商品便利和心理便利。當然,在智能數據和智能設備發達的今天,適當地加入智能取貨櫃、電子價籤、智能大屏、自助收銀、刷臉支付等技術的應用,特別是在生鮮供應鏈方面,解決庫存優化和損耗控制問題,對行業來說,是如虎添翼。但是,最最核心的永遠是“便利”二字,因為對於消費者來說,能夠享受到便利店所提供的更多便利,永遠是最終目的。

選編:沈馨黁

本文有刪減,若

需《中國職業經理人》原文本閱讀、商務合作,請聯繫本社

曹女士:023-65356251 手機:185-2398-6739

身边的便利店“第二春”但愿不是一时“高潮”
身边的便利店“第二春”但愿不是一时“高潮”

推動建立中國職業經理人制度

推進建設中國特色職業經理人隊伍

推行建造中國職業經理人公共服務市場體系

推廣培育中國職業經理人新文化和社會生態環境

為職業經理人服務 為企業服務 為會員服務

長按下方二維碼,點擊識別,訂閱更多精彩內容

身边的便利店“第二春”但愿不是一时“高潮”身边的便利店“第二春”但愿不是一时“高潮”

歡迎關注重慶職業經理人協會官方微博獲取最新資訊

中國職業經理人雜誌

Chinese Professional Manag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